中国民协“陇西古丝路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侧记

   刊发时间:2018-05-28  

5月2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陇西县巩昌镇二渠村召开"到人民中去"——陇西古丝路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在第5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甘肃省陇西县召开“到人民中去——陇西古丝路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就陇西县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展开对话。

座谈会选在甘肃省陇西县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云阳板”的唯一活态传承村——陇西县巩昌镇二渠村召开,会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乔晓光主持。此次座谈会邀请了多位陇西县当地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到场,来讲述自己在乡村生活中传承民艺的故事。

巩昌镇二渠村“云阳板”领队董全禄、陇西县剪纸传承人郭廷俊、陇西市级剪纸传承人柴桂兰、陇西县唱曲艺人倾宗仁、陇西县纸扎艺人汪前、陇西县木匠传人陈继祖,以及陇西县民间艺术收藏及研究志愿者杜彬等就当地民间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发展以及遭遇的挑战进行了发言讨论。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教育培训处主任朱芹勤、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路学军、甘肃剪纸艺术创作交流发展中心主任何霞等与村民四十余人参与了座谈。

在发言中,民间艺人们纷纷表示,文化遗产如何传承成为了他们最担心的问题:随着窗格的变化,当地特色剪纸样式——“一架山”已经非常少见,如何吸引年轻人来学习也成为了当务之急;在董全禄看来,当了22年“云阳板”领队,如何原汁原味地传承和发扬也成为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已经62岁的陈继祖积攒了许多木窗格图样,他渴望能让这些木窗格花样继续流传下去……

座谈会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陇西县巩昌镇二渠村村委会、陇西县文化馆非遗中心、陇西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陇西县渭州学校赠送了《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和《民艺》杂志等图书资料。

陇西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作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文化积淀深厚,至今在当地人的生活中仍有丰富、活态的民间文化留存。为了真正走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把志愿服务的工作落在实处,在座谈会举行之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行深入巩昌镇北关、二渠村、牛站村等多个村庄,深入考察了剪纸、纸扎、木匠、陇原小曲和甘肃省级非遗“云阳板”等当地特色民间文艺,并多次进入二渠村采访村民和艺人,观看村民制作道具、艺人化妆和排演,并一路随云阳板表演队到仁寿山考察当地民众朝山会“浴佛节”的过程,为了解陇西县民间文艺的发展和传承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乔晓光表示,甘肃省陇西县是民间文化的基因库、民间艺术的图书馆,中国民协此次深入陇西向民间取经、向生活学习,也为陇西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和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