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专家组完成对榆林市横山区申报“中国陕北民歌之乡”命名考察评审工作

   刊发时间:2019-05-16  

5月1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专家评审组一行11人,对榆林市横山区申报的“中国陕北民歌之乡”工作进行考察评审。榆林市民协,横山区委部分常委,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文旅局、文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陪同考察。

   

考察组一行先后参观了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俗展馆、波罗古堡、横山民歌展馆和横山曲艺展馆,并观看了横山老腰鼓、陕北民歌、横山说书演出,深入考察横山在陕北民歌发源、传承以及兴盛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积极作用。

      

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通过观看视频、听取汇报、专家评审等环节,对横山区申报“中国陕北民歌之乡”项目进行细致研究讨论并形成评审意见。

   

评审过程中,专家们纷纷表示,陕北民歌在横山地方特色明显,群众基础深厚。申报“中国陕北民歌之乡”,横山自身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并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建议下一步可深度挖掘、整理横山民歌,加强文化多样性建设,建立有关横山民歌的数据库、博物馆等,同时要运用现代传播方式,做好陕北民歌的传承推广工作。

 

评审会上,王勇超主席表示,考察评审组来到横山考察“中国陕北民歌之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协对横山在陕北民歌传承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的肯定;下步要紧紧围绕党的政策方针,进一步挖掘、传承、保护、发展好陕北民歌这块资源,使它走出横山,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指出,横山地理位置独特,黄土文化、草原文化、边塞文化在这里交融,在此产生的横山民歌,既有陕北民歌的代表性,又独具横山地方特色。在后续的传承发展中,首先要坚定信心,加大投入,要相信民歌不死,相信“味知乡愁”“歌知乡愁”,在陕北民歌的教育普及上下功夫;其次,要深入挖掘,做好整理出版工作;第三,注重媒体传播,形成自身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