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刊发时间:2019-09-27   作者:裴诗贇

9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民协、山西省文明办、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联主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山西省民协、中共高平市委、高平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丰收、祭神农’”系列活动在山西省高平市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各级领导、各地专家学者与当地农民群众相聚在神农炎帝故里、上党梆子戏曲之乡,共同庆祝丰收佳节。

 

9月23日上午九时,拜祖炎帝仪式在炎帝陵大殿广场正式开始,领导嘉宾及农民代表心怀至诚,在颂乐声中庄严肃立,击鼓九通,鸣钟九响,净手上香,敬献贡品,上表疏文,行施拜礼,祈福丰年。

 

拜谒结束后,在神农炎帝尝百草、种五谷的羊头山下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庆典。中国民协顾问夏挽群,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刘德伟,山西省文联副主席、晋城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贾大一,高平市委书记胡晓刚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高平市农民代表出席庆典。

 

庆典开幕式上,夏挽群代表中国民协致辞,他指出,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广大农民朋友设立的节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三农”重中之重战略定位的深刻体现。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组织开展好农民丰收节,对于调动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向往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汇聚脱贫摘帽的强大合力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各级干部群众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解放思想,扎实苦干,在庆丰收、话丰收的同时,再加一把劲,再使一把力,为如期完成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任务做出新的贡献,用智慧和汗水继续描绘“三农”发展的绚丽画卷。

 

胡晓刚代表高平市委、市政府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近年来,高平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围绕市委“两件大事、两个率先”发展战略和“六创赶考、三年答卷”发展思路,不断延伸生猪、蔬菜、黄梨、丝绸“四条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开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借助丰收节契机,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更好地挖掘高平神农炎帝农耕文化资源,展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庆典仪式上,夏挽群、刘德伟、樊积旺、王建国、贾大一等共同向丰收仓汇聚五谷,共享农民丰收喜悦,正式开启丰收节系列活动的序幕。

 

庆典演出由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上党八音会《庆丰收》拉开帷幕,《巍巍炎帝》、《风调雨顺》、《谷子好》等音舞节目充分展现“好收成”“庆丰收”“炎帝颂”之主题,“梅花奖”获得者杜建萍献演上党梆子《长平绣娘》选段。

 

9月23日下午,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和农民代表共同参观了高平特色农产品和非遗工艺展示,并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良户村和苏庄村调研考察。高平是古村落的富集地,目前有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7个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文化遗产,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9月24日上午,本次丰收节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中国农民丰收节文化论坛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寻农耕文明之源,铸现代农业之魂,旨在深刻阐释时代赋予农耕文化的精神文化价值,探索新时代炎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论坛由山西省民协主席李荣钢主持,胡晓刚书记致欢迎辞,杨秀副研究员、刘德伟副主任分别就农民丰收节的当代意义、使命担当,以及如何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展现丰收节的文化内涵展开论述。

 

来自湖南、山东以及山西本省的8位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献策,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丰收节期间还举办了“唱响梆子腔、讴歌新时代”上党梆子戏曲展演、融合式直播节目《我们的节日——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主题活动。

 

丰收,是农民忙碌一年最大的期盼,是秋日里最美丽的风景。国务院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前夕,高平市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一次深度挖掘、弘扬炎帝农耕文化的寻根之旅,更是充满家国情怀、展示高平市农村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重要举措。

(摄影:黄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