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乞巧节”在甘肃陇南西和举行

   刊发时间:2019-08-13   作者:刘洋

2019年8月1至3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陇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西和县县委、西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我们的节日·乞巧节”在甘肃陇南西和县举行。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中国民协顾问夏挽群,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马青山,甘肃省民协主席王贵生,中国民协活动管理处处长李倩,甘肃省民协副主席路学军等领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北京大学教授王娟,甘肃省非遗中心副研究员封尘等专家学者;以及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成员、陇南民间文艺研究专家、《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网等媒体记者共约100人出席活动。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度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节寄托着女性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许多地方都保留着乞巧的习俗。西和乞巧节是集民间崇拜、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节日时间持续较长,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拉开序幕,七月初七晚上结束,经历七天八夜。9岁以上的未婚姑娘们以虔诚的心情、隆重的仪式,祈求织女星的化身“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美满。整个乞巧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多个环节。西和乞巧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感情之真挚、程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全国绝无仅有,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七夕节的乞巧活动被国务院增补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2月西和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从2006年起,西和县已举办了十届乞巧节会,其中,在北京举办了三届高峰及国际乞巧文化论坛,对传承、保护、发展这一优秀民俗节庆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们的节日·乞巧节”是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8月2日召开的“我们的节日.乞巧节”理论研讨会上,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西和县副县长任静,陇南市人大副主任高天佑,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马青山致辞,甘肃省民协主席王贵生主持会议。侯仰军在致辞中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统节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环,起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一方面,能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另一方面,能够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多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抓手,大力倡导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风,让传统节日真正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希望通过本次乞巧节活动,让人们从乞巧文化的历史积淀中感悟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美好,传承其中所蕴含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使传统乞巧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萧放、夏挽群、王娟、封尘四位专家学者围绕乞巧节的传承、保护、开发等方面发表了各具特色的主旨演讲。萧放认为,传统节日同时具有本土百姓、外来观众共同享受和喜爱的文化特性。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经济振兴与文化复兴的协调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七夕作为传统的女性节日,在当代社会要适应时代变化,既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也要变革创新。作为国家非遗的乞巧习俗与作为旅游开发的乞巧文化节之间需要得到更好的协调,旅游文化不能掩盖、遮蔽非遗传承的习俗。乞巧的一些广场的表演改变了原本在庭院中、家中对巧娘娘祈求的习俗,如果只有广场表演没有本来的乞巧习俗,乞巧的文化内涵将会有所流失。他建议保持和传承乡村民俗文化的品质特性,不要把城市文化简单照搬到乡村;应有选择性地传承村落民俗传统,并且与乡村的环境相融合,转化为公共文化建设;作为具有陇南地域文化特点的西和乞巧活动,可以与自然环境、生计方式结合来予以考察保护,实现人、地、物的有机结合,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产业业态的齐头并进。

 

夏挽群从乞巧节的历史、乞巧节与七夕节的关系、乞巧节的核心价值、七夕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西和乞巧节的理论构建已有良好的基础,但研究没有止境。西和乞巧节是专门为女性设置的节日,尽管它表现出多重的文化意涵,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主线是对女性的社会诉求和价值做出了形象的言说,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它不容置疑的主题。乞巧节极有创造性地开辟出一个女性的空间,以“超人间”的想象和心理塑造、诠释了她们丰富的心灵世界,给她们以安慰、意义和尊严。乞巧节在某种程序上是为女性寻觅生活中的支持力量,于是织女成为妇女群众的钟爱、榜样和崇拜的偶像,成为女性心目中的保护神,并从她那里找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劳动者的理想情感、人文心态、哲学理念和道德标准皆蕴含在其中。

 

王娟以“乞巧节的生命史”为题,从乞巧节的源流展开论述,结合西和乞巧习俗与其他地区的乞巧特点,介绍了乞巧楼、穿针乞巧、种生乞巧、祀神等节日习俗。她认为西和乞巧节就像是宋代乞巧节仪式的重演,较好地保留了乞巧的民俗形态,由此可以感受到节日生命力之旺盛,建议明确对乞巧节的定位,抓住主题,提炼并保持西和乞巧节的特点,如以9岁以上的未婚少女为主体,以多种形式的占卜乞巧为核心,是当地女孩所独有的成年礼等,将有效扩大西和乞巧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封尘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探索需要回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定义,回到对本质属性的认知,西和乞巧节发展到现阶段,需要对既有的成果进行理论总结,以解决快速发展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王贵生、蒲向明、余永红、李凤鸣等甘肃本地专家学者们分别从乞巧节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歌诗舞”融合的文化意义、母性智慧崇拜的文化传统、西和乞巧歌中所蕴含的礼仪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对西和乞巧文化的理论研究、传承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与会领导专家还观摩了“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赴晚霞湖湖岛、乞巧传习所、姜尧乞巧人家、稍峪镇稍峪村等地考察迎巧、祭巧、娱巧等西和民间乞巧习俗的传承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