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河南卷》第一次编纂推进会在郑州召开

   刊发时间:2019-09-27  

9月22日上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河南卷》第一次编纂推进会在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会议室召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景亮、谭静波、韩德英,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珊珊,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刘炳强及编辑部有关人员出席,会议由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吴亚明主持。

 

刘炳强秘书长介绍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基本情况、价值意义、河南省目前总体推进进度、对河南卷的基本要求等。其中,“小戏卷”由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担,时间安排为从2019年6月开始至2020年6月完成。专家们高度肯定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重大意义,认为河南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对《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河南卷的编纂表示期待,并围绕“小戏卷”工作开展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小戏的界定,目前容易产生分歧,在操作上也有许多模糊的地方,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判断。大体来说,要注重这三个标准:在剧种上属于地方小戏;在剧目上短小精悍;有一定的民间性、口头流传性。此外,要注意区分折子戏和小戏,地方小戏与民间小戏。       

 

二、在河南剧种中,基本确定属于民间小戏的有道情、杠天神、扁担戏、二夹弦、落腔、地灯戏、眉户戏、商城花篮戏、嗨子戏、花鼓戏(含河阳、光山、虞城、山口)、柳琴戏、皮影戏、木偶戏等。此外,目连戏、四平调、四股弦、坠剧、二股弦、扬高戏等剧种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对之前了解不多的一些小剧种需要再核实。此外,对一些大剧种早期发展阶段的一些小戏剧目要进行探寻,对民间社火中具有一定戏曲元素的演出如推小车等,也需要留意收集。   

    

三、在体例上考虑主要根据剧种进行分类,挑选每个剧种的代表剧目。对于同一个剧目有不同剧种演出的,尽量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或者最能体现某个剧种特色的版本,对于其它剧种的演出情况可以视情况加以说明。     

  

四、要将此次编纂活动视为一个综合工程进行,以剧本为核心,同时要高度重视其演出环境、音乐唱腔、舞台表演、道具脸谱、行规习俗等综合呈现,剧本要坚持以口述本为主,已整理出版为辅。

 

最后,吴亚明院长强调,河南戏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作为该项目的承办单位,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特长和资料优势,扩充编辑队伍,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河南卷》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