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对民俗的依存关系

   刊发时间:2019-06-29   作者:齐易

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历史上说唱艺术是紧密依托各种民俗活动而存在的。民间百姓是艺人的衣食父母,民俗活动是艺人展示才艺、以艺谋生的商机,民俗活动-艺人-说唱表演-百姓艺术生活四者之间构成了一个良性的、相互依赖的民间文化生态圈。传统的民间说唱就是依赖这样一个文化生态圈得以存续和发展的。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农民一年四季是有农忙农闲之分的,从春天开始,忙过了夏收和秋收,等新一茬麦子种下地,就到了“挂锄”的农闲时节。从秋末到来年开春的漫长时间,农民们有大把的空余,这段时间也是大家以听说书、看唱戏、兴花会,以各种艺术的、娱乐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机会。

 

这时也是民间说唱艺人生意最忙的一个阶段,他们被邀请到各个村落,在村里的打谷场或较为宽阔的场院进行撂场演出,并由村中主事人筹募资金作为演出的报酬,还要负责说书人的吃住。这种应邀串村的演出,被称之为“说乡档子”,演出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至一月不等,一般为夜场演出。村里来了说书先生,往往是会轰动全村百姓的大事,村民们早早吃罢晚饭,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拢在场院内,就等着说书人上场。演唱和伴奏者上场后,往往先说一段趣味性的“书帽”,再续讲长篇大书。历史知识、人情世故等传统文化知识,就借由这样的场域代代传承。

 

村民遇有红白喜事或老人祝寿,邀请说书艺人前来说书,称之为“唱堂会”或“家档子”。其中为办丧事人家说书称“白棚”或“丧牌儿”,视丧事办的大或小,一般说一至五日不等。还有的时候有“白事送书”的情况,就是有人家办丧事,其亲友乡邻筹资为丧主请艺人说书,以为吊唁,俗称“白事送书”。说书艺人在唱白事的堂会时,往往需要先参灵祭拜逝者,以示尊重;为结婚的家主说书称“红棚”,为庆寿或给孩子过满月说书称“喜棚”,一般只说两天,三至五场书。说书艺人在说“红棚”或“喜棚”书时,也要先向主家拜寿、贺喜,并在所说书目的选择上要选择喜兴、应景的内容。“红棚”说书,主人或贵宾可点唱小段,每次点唱也都会给“赏资”。其他说“家档子”的场合,主人除给商定的书价外,往往也会另给“赏钱”。

 

还有的大户人家长期养有说书艺人,多为当地的著名艺人,他们说“家档子”没有固定书价,依艺人知名度与艺术水平而定。这种常聘的说书艺人不是当场结算说书钱,艺人平时用钱先到主家柜上取,年关时再结算清一年的说书钱,主家备上年货,才送说书先生回家过年。

 

“说愿书”是与民间信仰行为相关的一种演艺活动,分“祈愿书”与“还愿书”两种。村民有求子、增寿、祛病、消灾等生活的种种实际需要而祈求神佛时,为了表示虔诚,往往请来说书艺人,或在庙前或在村内说“祈愿书”。如自己祈求的某个愿望已经实现,则要再请来说书人说“还愿书”,表示对神灵的感谢。也有的时候祈愿时不说书而只说“还愿书”。如是农民集体祈愿,书资由村中支付或集体摊出,如果个人祈愿则自己出资。

 

“求雨书”也是“说愿书”的一种,但求雨说书还多伴有一系列求雨的仪式活动。有时某地久旱不雨,村民即认为这是老天爷在惩罚人们,是人力不可抗拒的灾难。于是大家就聚在龙王庙或关帝庙前,以说书的方式求雨,一旦下雨则认为求雨成功,还要再说书还愿。

 

“赶集说书”是艺人赶在各村的集日这天前往说书,有的乡村艺人即以赶集说书为生。城镇和较大的村落往往都有农民交换商品、购销物品的集日,在这天附近的农民往往前来赶集,卖出自己家里种养的菜蛋蔬果,换得零钱购回家人生计所需的一应物品。说唱艺人也趁人流汇聚时来集市“撂地”说书,有的知名艺人则支起书棚说书。这种流动的书棚往往可容二三百人,并设听众座席。而“撂地”露天说书的,演员站着说唱,听众站着听。各村镇的集市日期不一样,相互错落开来,艺人即按各个村落的不同集日时间,赶往各个集市说书唱曲。

 

“庙会说书”是艺人的又一个说书场合。在冀中一带,过去一年一度的任丘鄚州庙会会期长达一个月,有“天下大庙数鄚州”之说,届时说书艺人云集,常达数十档。有时庙会完了,书场仍在继续演出。听说书是庙会的一大热闹事,艺人们的云集,常常会出现说“对台书”的情况,各路表演者各展绝技,哪家的台口听众多,就意味着这家的获胜。

 

“说灯棚”是过去春节期间各地都有的风俗,到了“说灯棚”的日子,艺人们纷纷赶往各地的书会献艺,现今的河南宝丰县马街书会(正月十三)、山东省惠民县的胡集书会(正月十二)因历史较悠久、影响较大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冀中一带,过去影响最大的是徐水灯棚,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一开始,在徐水县白塔铺村孙老厚客店(后几度迁移)的大院里有来自周围各县及沧州、廊坊等地的西河大鼓、竹板书艺人轮流登场献艺,各村的请书人则以其书艺高下当场议定酬金及书目。一旦谈妥,请书人即把说书人的书鼓拿走,以示成交。艺人即随之到请书人的村内演出,一直演至元宵节过后才告一段落。在此期间,艺人的吃住皆由村内主事人安排照料。这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商业性质的艺术交流会,极盛时一期徐水灯棚曾有百多个班社赴会,群英荟萃各显其能。一直到20世纪的90年代,徐水灯棚还在举办,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涌起,历史悠久的徐水灯棚不见了踪影。

 

19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急遽现代化转型。今天的农民再也没有农忙农闲之分了,除了老年人在家看护那些不多的土地,家里的年轻人大多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去打工,直到临近年关才回到村里与长辈和孩子们有一个短暂的相聚;人们的文化生活趋向多元化,不再只是“听书看戏”这样有限的方式,百姓的艺术审美趣味也受时尚文化影响而与传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城市的流行文化也开始向县域及农村蔓延,这一切改变使得说唱这类乡土艺术难以为继。

 

在雄安新区三县,1950年代这一带尚有西河大鼓艺人1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王魁武、李国春和王魁武的弟子李成林、李全林,容城县的王书祥等人。时至今日,西河大鼓演唱和伴奏艺人还剩下约20多人,而且这些人也大多不以唱西河大鼓为正业,有民俗场合需要就去唱,没有机会时就干其他营生。

 

在今天民间说唱艺术虽然急遽萎缩,但还一息尚存。之所以还未完全灭绝,是因为由于传统的惯性,民间的红白喜事、老人祝寿、商家开业、庙会活动等民俗事项对说唱艺术还有一定需求。许多传统文化的局内人,也在为说唱艺术的传承和新生而做着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