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刊发时间:2020-08-31   作者:蔡浪 李跃忠

我国民间文学丰富,就形式而言,散文类的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童话、民间笑话等,韵文类的有民歌民谣、谚语、史诗、谜语等,韵散结合的有民间小戏,以及评书、弹词、渔鼓、快板等说唱;就其题材内容来说,虽有少量的朝代更迭、军事征战等重大题材,但更多的是表现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小素材,范围极广。

 

我国民间文学的作品浩瀚如烟,其思想主旨虽然良莠不齐,但绝大部分作品的思想主旨是积极健康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吻合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民间文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的融入民间文学。关于民间文学对人之教育、教化的作用,我国先民有过不少这样的论述。以民间文学的重要体裁戏曲为例,它在给民众传授文史常识、提高民众之艺术欣赏力、培养其乡土情怀,对他们进行传统道德、为人处世等社会规范教育方面,均有着较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一点,元人胡祗遹认为“台官不如伶官”,高明也提出戏剧创作若“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看法。到了明清时期,这一点更为统治者和文人所关注,如朱元璋大力称颂高明的传奇《琵琶记》,而他看重的就是作品的教化作用。又,清初湖南湘潭文人黄周星在《制曲枝语》一文中也认为戏曲:“感人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趣勃勃,生气凛凛之谓也。噫!兴观群怨,尽在于斯。”近代以来,一些进步文人也注意到了戏剧在“开通民智”方面的作用,如1904年时,陈独秀在《论戏曲》一文中推戏曲为“世界上第一大教育家哩”。

 

民间文学除了在主题思想方面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美育等培养目标有相通之处外,也可将民间文学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以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具体而言,民间文学融入中学语文教学,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必修教材中适量增加不同类型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相较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对中学生提高对虚构与现实的把握能力和对联想与想象的运用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能力,都有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多年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强调学习人类文学经典,重心倾向于作家文学经典。“标准”之教育目标第十项指出“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达成这一目标,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不少我国古代的文学经典、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但我们发现这些作品明显的是以精英文学、作家文学为主,而民间文学作品明显偏少。以近些年通行的中学语文教材而言,教材中常见的民间文学作品仅有《诗经》中的民歌《关雎》《蒹葭》《氓》《静女》《无衣》,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有限的篇目。不仅数量少,而且形式也单一,除几则神话外,其他的就是民歌,而这些民歌都已经流传了千年以上,已经经典化了,至于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的作品则很难在语文教材中见到踪影。具体教学中,无论是民间文学的作品赏析,还是它的历史文化、审美特征等均很少被作为学习的重点。这一情形相较于我国民间文学之丰富的体裁、优秀作品的浩瀚数量,显然是不太合理的。因此,我们以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适当增加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要增加一些仍在“活态”传承的作品。而事实上,民间文学由于生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其与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因此,民间文学的教学更能使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现实感和生活趣味。

 

二、语文课堂授课,适当引入民间文学形式。如教师授课时有意识地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如影戏、相声、木偶戏等讲授部分课文等;作文课时,通过介绍、观摩地方民间文学,让学生熟悉民间文学的体裁特征,而后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民间文学作品创作;师生合作以民间文学,如影戏、说唱等形式改编部分课文,在课上或课外进行表演等。民间文学,本是地方文化知识,是每一个当地人都应知晓甚至能传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中学生大部分不了解家乡“活态”的民间文学,或者虽有了解,但亦不太深入,更不用说去传承了。因此,教学中若引入这些,其新颖的形式自然会对青少年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融入民间文学,也能使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灵活,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乡土教材、校本课程建设,将民间文学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补充资源。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均是重要的语文课程学习补充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和课外学习资源,种类较多,蕴含较广。“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就现行教材中的篇目而言,其容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意识地利用好民间文学这一巨大宝库,建设一些包含民间文学的乡土教材和学校课程。比方选取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地方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说唱、民间小戏、史诗作品等,编纂成册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外读物;将一些简短的优秀地方民间文学作品,如民歌、寓言、童话等搬上课堂进行赏析。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校园活动,以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我国民间文学体裁多,且多数有着很强的表演性,很适合于用来开展语文校园课外活动,如举行“家乡民间故事会”“民歌演唱”,组织“校园剧社”“校园曲艺社”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民间文学艺术家进校园,依据语文课程内容需求,进行民间歌谣教唱、民间故事讲述、民俗展演等活动。此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如节假日期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感受地方民俗,搜集资料,撰写图文并茂的调查报告,有条件的还可将其制成专题片。通过这些活动,既能传承传播优秀民间文化,也能提高学生运用新媒体和计算机的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帮助学生全面展示自我,并增强学生的乡土情结、文化认同感等。

 

五、强化语文教师教授民间文学的意识。教师是教学的主体、组织者,因此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与民间文学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很密切。我们知道民间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创作、传播规律,对这些作品的赏析与解读也不完全同于精英文学、文人作品。如对民间歌谣作品的赏析与解读,应从以下一些角度入手:作品的主题与内容、作品的艺术技巧、作品的文化功能等。其中有些作品,比方仪式歌、情歌等的文化功能解读,还需要结合其演唱“场景”来分析。民间文学的这些特性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民间文学教学意识,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民间文学素养。就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民间文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或者上课时都没有融入“民间文学”的意识,也忽略了民间文学的文体特征及其特有的审美特征。显然,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学生自然是无法领略民间文学的艺术魅力的。

 

“标准”指出“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民间文学,不仅在内容、形式上能丰富语文教学,而且民间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学中自觉地融入民间文学,这自然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彰显,且这一教学行为对我国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