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编纂工作推进会在南昌召开

   刊发时间:2018-11-21  

10月14-15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送欢乐下基层——民间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小分队第十站来到鲁班故里——山东滕州市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枣庄职业学院、滕州滕东中学、滕州龙泉街道中心小学三所学校成为本次活动的主角。鼓励、辅导和展演三大核心内容一如既往收到了120所学校师生代表600多人的热烈欢迎。

小分队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带队,《民艺》杂志社长刘加民、山东省民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王映雪,以及民俗专家邹明华,民间文艺家李连伟、秦永超、陈海茜、甄齐、赵广群、山楂妹、等三十多人成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

侯仰军同志代表中国民协分党组发表讲话。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复兴脚步的加快,各个层面的文化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起风浓厚。中国民协率先发起的“民间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开启了“文教融合”的新时代。他认为,文化与教育结伴而行,是中国民族各种优秀传统中最重要的一条。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观念始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我们历朝历代的文化教育机构,上至国子监,下至各种私塾、书院,甚至书会、戏楼,都是把知识传授与个人修养、生存能力与文明素养结合在一起的。

其次,现代社会更加重视素质教育,而教育的天职就是传承优秀文化。我们认为,多年来,高扬素质教育旗帜却让应试教育的温度居高不下,或许根本症结就是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累积而忽略了文化的熏陶,把课堂教学不仅与鲜活的现实生活隔离,也与生动的民间文化隔离了。这几年大家开始重视国学教育,但是如果把国学教育演变成多背几首古诗词,多认几个生僻的古汉字,就大错特错了。国学是静止的民艺,民艺是活着的国学。生活的文化和文化的生活,是现代所有人文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存源泉。

第三,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全面普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必然会由各级各类的学校承担起来。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的党政机关和人民政府,在岗位设置上,都是把文化教育合并在一起的。分管文教的政府副职,通常是一个人。这符合“文教不分家”的基本规律,也为推动“文教融合”提供了行政便利。

作为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教育示范学校”专家评审团考察枣庄职业学院、滕州市滕东中学、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进行了民间文艺教学考察和调研。经过了省市民协、教育局遴选推荐,中国民协组成的专家组经过听取汇报陈述点评等环节,枣庄职业学院、滕州市滕东中学、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被评为“民间文化教育示范学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侯仰军、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映雪、枣庄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延亮分别为枣庄职业学院、滕州市滕东中学、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授牌。

中国民协《民艺》杂志社长、活动领队刘加民等为三所示范学校赠送冯骥才先生题写的“小小民艺馆”匾额。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邹明华博士为师生们作题为《日常生活中的吉祥图案》的讲座,让学生们深切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送欢乐下基层——民间文化进校园”文艺演出异彩纷呈,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山东快板《猪八戒拱地》、蒙古民歌《天边》、山东民歌《包楞调》《沂蒙山小调》、魔术《彩巾联结》相声《歌曲达人》唢呐吹奏《百鸟朝凤》等节目引发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

本次活动是我会品牌活动“民间文化进校园”的第十站,也是“中国民协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出发。由冯骥才主席题写的“小小民艺馆”匾额作为中国民协送给有志于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工作的学校的重要礼物,也是第一次出现活动中。枣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枣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枣庄市工艺美术家协会、滕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滕州市教育局等单位领导参加了活动。

 

摄影:刘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