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推动民间文学社会普及

   刊发时间:2021-04-02   作者:张影

3月29日至30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以下简称“大系出版工程”)实施项目编纂工作(华南片区)培训交流会在深圳举办。抢救保护民间文学遗产,大系出版工程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在会上介绍了大系工程的整体进展,并提到2021年计划举办“山间铃响马帮来——茶马古道民歌展演活动”“说唱中国——民间艺人口中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展演活动”等活动,激发和鼓舞民间文学“双创”热情。

 

让民间文学“活起来”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国文联牵头组织,中国民协具体实施,收集整理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及理论方面的原创文献,编纂出版《大系》大型文库,完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

 

邱运华介绍,大系出版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实际启动编纂省卷本共195卷,进入编校出版程序的30卷,已出版12个示范卷。在大系出版工程基础资料数据库方面,2020年已启动数据库三期和应用平台建设工作。

 

翻开一页书,扫描文章标题下的二维码,悠扬的民间歌谣便从手机里传来。江西省龙南市文化馆研究馆员廖小凤向记者展示了“活起来”的民间歌谣。大系出版工程涉及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多类别的民间文学。专家深入基层,进行田野普查,记录图文,采集音视频信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简易步骤,读者就能直接看到活态传承的民间文学。这一切得益于大系出版工程基础资料数据库的建设。

 

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介绍,“数据库建设从2010年开始启动,在规划设计时就预留了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多媒体兼容的方式。它能够容纳图像,文字、声音、视频。”

 

社会宣传工作也是大系出版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大系出版工程通过一系列以民间文学为主题的活动,促进民间文学的普及与传播,2020年,组织了“中国北方民歌那达慕暨北方民歌生态保护与传习座谈会”“传统‘二人台’与民间‘二人转’小戏研究与交流展演活动”等活动。

 

王锦强在内蒙古举办的“二人台”活动中看到,当地的旺旺艺术学校当场看中了活动中的表演爱好者,并招收他们为学生。这些人以此为契机,走上专业的道路。

 

“‘中国北方民歌那达慕’一天就有40万人在线观看”,王锦强欣喜地谈到观看数据,“我们和央视的团队、抖音、快手合作,对歌唱完以后直接转到后台采访。每个歌手采访结束后,还会跟网友在线交流对话。”

 

“我们分析寻找宣传手段创新的难点和瓶颈,以图破解,在精选优秀传统民间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着力突破原有宣传理念,寻求融媒体合作单位,共同研究讨论对社会发布的创新点和兴趣点。”邱运华表示,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又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大系出版工程计划在云南省举办“山间铃响马帮来——茶马古道民歌展演活动”、在陕西省举办“说唱中国——民间艺人口中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展演活动”、在内蒙古举办“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与祝赞词大会”,将党史、新中国史、中国民族发展史融入这些活动中,激发和鼓舞民间文学“双创”热情。

 

编纂社会普及系列读本

 

“认知人类学认为每个社会的成员头脑里都有一张‘文化地图’,只有熟知这张地图才能在所处的社会中自由往来。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这张‘文化地图’。某种意义上看,大系编纂是为每‘一方水土’绘制‘文化地图’”。辽宁大学教授,大系出版工程“民间故事”专家组副组长江帆表示。

 

会上,江帆、刘晔原、向柏松、徐华龙、高荷红、王晓葵等专家,针对“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史诗”“谜语”等种类的编撰体例、工作规范等开展了培训讲座。福建、广西、江西、海南、广东和深圳市民协的负责人,大系出版工程相关省区分卷的主编、副主编,中国民协、广东省民协、深圳市民协的工作人员、中国文联出版社的编辑深入交流,探讨推进大系卷本编纂工作。

 

民间文学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建构社会记忆。专家、学者在会上也道出了对当下民间文学传承的担忧。


“小孩一提就是奥特曼,有提咱们大禹治水的吗?有提咱们刑天舞干戚的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大系出版工程“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刘晔原感叹。


过去,一代代的孩子聆听着白蛇传、牛郎织女等故事长大,从中接受文化熏陶,塑造朴素的价值观念,“民间文学对儿童成长的滋养不可估量”。据了解,大系出版工程的社会普及系列读本已于2020年启动实际编纂工作。“2021年,争取推出一批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读物,配合小学教材进行民间文学的延伸阅读。”王锦强说。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中国民协也尝试与其他机构合作,用动漫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民间文学走进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