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冒雪,“皮影戏大篷车”开进赤峰小山村

   刊发时间:2018-02-05  

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旗乌兰牧骑队员的的回信,激发了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1月19至26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组织的“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实践活动推出了“皮影戏大篷车系列巡演活动,首站奔赴内蒙古赤峰地区开展调研考察和慰问演出。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主任魏力群教授一行,到赤峰地区对皮影艺术现状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考察活动。在宁城县牤农乡的小皮影馆里,墙上挂着秦作荣老先生的照片,这位曾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代表当地参加全国文联皮影汇演的宁城皮影代表性人物去年已经去世了。锣鼓响起,四弦伴奏,皮影戏开台,魏力群教授等专家仔细倾听了他们的唱段,观摩了表演,并询问艺人们的生活境况与影戏的当下市场。在大双庙皮影艺人刘发家里,调研组见到了从外地演出刚刚回家的刘发。这个五十几岁的大个子,孩子都落户在外地城市,老伴去给儿女照看孩子,村里的老宅已经没人留守,只有他制作的影戏人子,静静地留在家里。刘发经常一个人往来,但是他并不孤独,众多的作品和获奖证书陪伴着他。在宁城占巴营子村,调研组采访了当地的一位能人——张书元,他没有正式拜过师,但是创作的皮影作品很精美,并有所创新。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他就到丰润老艺人王维堂家里购买皮影箱子,当时只有20几岁的张书元,现场第一次观摩王维堂老先生雕刻,就默默地记在心中,回到家里不断摸索,完全自悟,创作出了当地一流的皮影雕刻作品。在赤峰敖汉旗,调研组专门考察了“蒋家班”皮影戏,这个班社地处偏远农牧结合地区,专家们仔细聆听他们的演唱,并询问班社的由来、传承体系,以及艺人的祖籍、迁移路线。初步判断,这个班社古朴独特的演出很有可能就是大家认为消失已久的古滦州影戏的活化石!在赤峰巴林左旗,当地皮影协会会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申凤山专门组织艺人,演出了一段新编皮影戏《大辽双星》,展示了当地近年皮影艺术传承和保护的成果。

1月20日下午,调研组来到了宁城汐子镇。在蟠龙山下的北山嘴村,见到了村里最后一位从事皮影艺术的老先生林志一。经询问,林志一讲述同村一户蒙古族人家,当年经常聚集喇嘛说书、念经、拉马头琴唱影戏的经历,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因为有资料显示古代就有“僧人俗讲”结合影戏说唱的表演形式。林志一这些口述记忆,很可能就是蒙古族地区失传已久的“喇嘛俗讲、蒙语说唱皮影戏”的一种历史遗存,是蒙古族地区独特皮影艺术存在的一个重大发现。很幸运的是,林志一老人还能记得蒙语皮影说唱演出的形式和基本腔调,还现场展示了他根据记忆恢复排演的蒙古族说唱皮影戏《马头琴传说》。林老儿子林中虎、儿媳乌云高娃,已经在开始努力传习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建立了新农村文化大院。这个蒙汉家庭在蒙古包里演出的皮影戏,无疑是蒙汉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一个生动范例。

调研期间,魏力群教授还应赤峰市邀请,举办了题为《我国皮影艺术保存现状和创新发展》的专题讲座,精心准备了大量图片和详实资料,讲述了我国皮影艺术的起源,各地区皮影存在的现状,皮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等诸多内容。讲座现场座无虚席,3个多小时的讲座,赢得了阵阵掌声。

1月24日,正值“腊八”时节,天寒地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办的“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实践活动,顶风冒雪持续开展。新时代民间文艺轻骑兵——“皮影戏大篷车”,开进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宁城县鸡冠子山村进行春节慰问演出。首场演出安排在赤峰市金哈达剧场,演出的是新编皮影戏《精忠报国》。已多年没有看过皮影戏的70多岁“影戏迷”们来到了剧场,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剧场,大家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溢于言表。国家一级作曲呼格吉夫先生专程赶来观看。他说,“我从小就看皮影戏,皮影戏的音乐很美,我创作的的不少作品,都曾经从地道的乡土音乐中汲取养分,受到启发!”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院长杨红村说,“皮影戏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历史上曾经十分盛行,所以当地有不少老人年轻时候都看过影戏,如今熟悉的四弦琴、婉转的唱腔又回来了,大家很高兴!”赤峰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玉华说,“皮影戏大篷车”送戏上门,太好了,这种文艺志愿服务的形式,十分接地气。从现场的热闹劲儿,就能看出孩子们由衷地喜欢皮影戏。

1月25日下午,“皮影戏大篷车”经过长途跋涉,冒着零下23℃严寒开进宁城县鸡冠山村,这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皮影戏大篷车”的开场锣鼓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少,村委会小礼堂里,人头攒动,挤满了四里八乡赶来的群众。夕阳落山,繁星满天,村民和演员们的互动联谊活动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晚上,演出队就睡在村民家里的火炕上,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欢乐的生动场景给他们的职业生涯都留下了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