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40年:与时代同频共振

来源:中国文艺网   刊发时间:2018-12-20   作者:王锦强

民间文艺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民间信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审美体现,是民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为抢救与保护广泛流布散落和点缀在整个中国大地上的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口头文学遗产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普查,成为海内外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

 

历程 从新时期到新时代

 

一、新时期新征程

 

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普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后不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前身(以下简称“中国民协”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国民研会” )迅即于1978年秋恢复工作,各地的民间文艺机构,亦相继恢复,并以极大热情展开民间文学抢救。各地先后组织了调查小组,对各族民间文学进行调查、采录。

 

中国民研会在全国普查、采录的基础上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倡议,得到了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支持。1984年5月28日,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研会联合签发《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中国歌谣集成〉 〈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这项宏伟的文化工程从此正式上马。

 

从1981年至2009年, “三套集成”从酝酿、立项到全面实施,经历了近30年。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总编委会和各省卷编委会始终坚持贯彻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三性”原则,强调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科学选编、力求完备,从采录、遴选到编纂、审稿各个环节,无不重视“三性”要求,力求使“三套集成”拥有高标准、高质量。

 

“三套集成”在立项和实施过程中,各地文联、民协和其他文化机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建立了专业的工作机构,组织培训了专门的普查队伍,动员了数以十万计的文化工作者,广泛深入第一线,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全国总共搜集到故事184万篇、歌谣302万首、谚语478万余条,总计超过40亿字。据此编选出县级资料本3000余种,当时全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未包括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港澳台)完成编纂出版“三套集成” ,成书共90个卷本,总计1亿多字,堪称里程碑式的成果。

 

二、新阶段新探索

 

21世纪以来,针对口头文学遗产突出的生活文化属性,中国民协加大了对该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活态保护力度,为增强社会各界有关民间文学的表演性、活态性特征的认识并推进其有效传承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02年起,中国民协发出倡议并启动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下称“抢救工程” ) 。“抢救工程”计划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我国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再一次全面普查和抢救。 “抢救工程”是对既往工作的深化和延续,其抢救对象广及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

 

目前, “三套集成”累积形成的县域资料本,正在进行数字化存录。这些转换而来的电子文本和数据化产品,将以“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 (以下简称“数据库” )的形式,强化、细化保护与保存。该“数据库”将打造成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全、资料最丰的“民间口头文学数字图书馆” ,人们大可使用浏览器在线阅读和资料检索,方便广大学人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珍贵的口头文本记录资料,极大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抢救工程”实施重点项目图书出版成果——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2卷本、 《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10卷本等先后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此外,还有节日文化、民间工艺、古村落、服饰文化的调研、研讨、展览展示活动及相关成果,亦博得社会各界好评。

 

各省积极发掘本省历史文化资源,组织调查和编写出版系列民间文化调查与研究成果丛书,成功地宣传了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文化特质,纷纷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田野调查资料档案库,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和实物档案。如《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南通市分卷(县卷本) 》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分卷(县卷本) 》 ,更多地关怀地方民众的社会生活,关注一方民众的文化逻辑,突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边疆地区,围绕民族民间文化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既展示了边疆民族民间文化的创作成果,同时也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又有力地捍卫了民族尊严,有效地维护了边疆地区的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和宝贵文化遗产。自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被列为我国法定节假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倡导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旋即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中国民协充分发挥民间文艺传承民俗、广接地气的优势,紧紧抓住“人民的节日人民办,人民的节日人民过”的特点,联手地方党委政府及文化宣传部门,在传统节日的生发地、流传地以及调研采风地、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在节日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广泛的地区,在边疆或内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具有时代风貌的节庆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民俗传承和文化内涵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和弘扬,也使得诸多沉寂已久、濒临消亡的地域性节庆礼仪和二十四节气习俗等重新回归民众生活与视野,让各民族群众充分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人伦亲情与节日欢愉。

 

三、新时代新任务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项目,计划通过逐步完善“数据库”工作,在全面搜集整理史诗、长诗、小戏、说唱、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俗语等类别的民间文学精致文本及汇通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精选出版中国民间文学的原创文献,为中华民族文化保留弥足珍贵的鲜活文化记忆。其中,“数据库”对60年来采集的民间文学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存录和电子文本产品编码。目前,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已形成了11000余册、约18亿字的资料,包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其中50 %经过了数字化转化,为“大系出版工程”做了雄厚的资料积累。

 

与此同时, “大系出版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发动与布局,系列实施项目成果正在紧锣密鼓地收割和汇集。“大系出版工程”的社会宣传活动,如“中国故事节(会) ”系列,首届中国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以“保护口头文学、传承史诗文明”为主题的《格萨尔》艺人说唱及学术研讨,中国“秃尾巴老李”传说学术研讨会,全国胡仁乌力格尔大会暨乌力格尔演唱与蒙古族民间文学蒙译汉翻译培训, “中国首届情歌会”暨中国颛顼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壮语歌谣会暨中国壮语言民间文学与壮语歌谣编纂工作座谈会等取得良好效果和社会共鸣,江南民间小戏交流大会暨《 “大系出版工程” ·民间小戏》编纂工作学术研讨会也将不日举办。

 

“大系出版工程”繁重浩大,并且普及率高,涵盖性强。 “大系”文库将辐射和囊括中华大地上所有地区和民族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遵从科学标准和编选原则,以期把所有具有文化价值、文学价值的作品遴选出来,使之成为传之后世的遗产性的文学作品。

 

经验 化“无形”为“有形”

 

40年来的民间文艺工作将几千年来散落在民间的无形精神遗产,变为有形的文化财富,有效避免了民间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下的快速消减和泯灭,为世人了解中华民族民间文艺发展规律、应对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转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积淀了丰富的田野经验,获得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思想理念。

 

“三套集成”时代色彩浓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民间文学方面最重大的成果,也是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项学术工程。近3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并建立了一支人数众多、能征善战的学术队伍,对民间文艺领域的许多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对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收集和整理、研究,获得了空前丰富的原始资料。民间口头文学遗产来源于基层、来源于农村、来源于群众,它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文化血脉关系。这些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普查记录资料,全部来源于田野调查,并且遵照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每篇作品附有讲述者基本信息(身份、年龄、职业、性别、民族) ,采集者与记录情况(采集者个人信息、采录时间、地点及作品流传范围等要素) ,符合记录民间文学的国际惯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民间口传文化本质特征。该项目推广的“成书在县、初审在市、复审在省、终审在国家”的运行机制,经过多年实践被证明行之有效,也被各省、市、县等各层级民间文艺工作者所普遍认同,并得到他们的热情响应和积极配合。

 

“抢救工程”提升文化情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获得大量成果,填补了我国文化史的许多空白,许多重大发现及时,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抢救工程对传承人的调查,推动了对民间艺人的尊重、保护和技艺传承;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基础理论、方法、人才、成果;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行动,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交流;在全国各地实施与展开,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紧密配合国际行动和国家文化战略,提升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影响,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我们的节日”夯实民意基础。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对于一年中极为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如何发掘其潜在的传统文化魅力,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让传统节日成为赓续绵延民族精神与情感力量的重要载体,是当今文化界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当代青少年如何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认知我们的优良传统,认知我们祖先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的永恒期盼。这是“我们的节日”之共有主题,也是中国民协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真正意旨。

 

紧扣主题,服务大局。更多民间文艺工作者认真思考节日文化与地方文化建设、旅游经济、民间艺术的关系。在具体施中,将节日文化活动有关内容与开展民间文化旅游、发展文化特色产业、非遗项目申报相结合,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故事创作新气象。改革开放以来,新故事作为一种现象辉煌一时,全国有150多家故事刊物,全国每月故事类刊物出版发行量高达1000多万份。时至今日,全国各地频繁举办民间故事活动,包括民间故事征文比赛、故事演讲,其内容与当地党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服务中心工作,得到党、政机关的重视和支持,群众参与面甚广。尤其是童谣成为青少年健康精神食粮,着力抢救保护地域或族群中有着重要影响和濒危性代表性的民间文化样式及传承项目,成为时代共识。

 

民间文艺进校园成为新常态。鉴于社会历史诸多原由,民间文艺的传承人是整个文化发展环境中的弱势群体。随着传统社会生活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大部分民间文艺面临传承人断层、在商业化中被歪曲的处境。对传承人及民间文艺人才的培养,始终是民间文艺工作的重中之重。优秀民间文艺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经验,推进民间文艺精品迈进学生教材,对孩子思想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及传承保护优秀民间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商业活动助力创新发展。总体上来说,商业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文艺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适应,并且激发了一部分传承人的参与自觉,对民间文艺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保护民间传统文艺,不仅仅只是静态的对其表面进行保护,而应真正地提高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使其在脱离保护的前提下也能更好更持续地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在商业化和传统性之间取得平衡。

 

概而言之,中国民间文艺自身在持续传承并适应社会经济变化进行调整和创新的同时,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超越、保护与创新、与时俱进与坚守本质的辩证关系,也得到了更多来自政府部门和主流文化的关注与影响,正在时代的浪潮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望 以发展为主题

 

新世纪以来,民间文艺发展创新已经或正在“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并深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从民间文艺工作者个体创新,延伸到“互联网+”及创新模式的运用等。当下,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既要积极宣传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人们更多地了解民间艺术资源,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认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又要为民间文艺发展寻找出路和对策,搭建推介平台,服务民间文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全面综合考量,探索新时代发展新机制新途径。

 

加强针对性调查研究。首先,通过全面摸底,发现重点民间文艺门类传承人和传统形式,及时做好采访和调查档案。其次,要在广泛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发生学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所调查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建立民间文艺学术基础和理论支撑,填补专业理论深化研究空白。同时,要加强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民间文艺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探讨。深入研讨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开展当代民间艺术复兴等重大课题。再次,要将民间工艺有系统地纳入各地博物馆、艺术馆、民俗文化旅游胜地的陈列窗口,举办相应节会活动,便于推动和宣传地方文化。

 

规范传承人评估体系。不断提高传承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添其作品的附加值,做好重要门类及重点民间文艺家和传承人的跟踪调查研究,对已呈衰退之势的民族传统文化给予保护措施和政策倾斜。逐步疏通民间艺术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渠道,使传承人与经营者在流通环节上有所依靠。同时,要重视对他们传承和发展的权益保护,建立一套能够持之以恒的传承发展机制。支持和鼓励在民间文艺传承、创作、抢救、保护、研究及产业开发方面有突出贡献者。鼓励和支持新民间文艺组织、新民间文艺群体和民间艺术家到国内外参赛、参展,促进中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对外开放民间文化资源和市场,为传统工艺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延伸文化创意空间。“互联网时代”是当下民众日常生活区别以往诸多生活模式最突出的特征。尝试融媒体传播、多领域运用、众平台推广、跨行业实践来促进民间文艺发展,是民间文艺能够在现代生活中深入人心,并使民众获得经济效益的全新理念和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意味着资源的重新整合、优化运用,它不仅意味着虚拟网络的建设,更意味着实体平台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民间文艺”的模式催生新的民间文化推广形式。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网站、论坛、交流群、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平台,日渐成为民族民间工艺传播的重要平台,这些形式与经营模式的改变,为大众深层次了解民间文艺,以及民间文艺当代市场化中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更多可能。

 

纠正民间文艺保护误区。民间文艺的各个艺术门类是相互依存的。如,公共桥梁庙宇园林建筑、村落民居、服饰刺绣、灯彩、风筝、皮影、年画、剪纸、唐卡等,它们不仅体现着非凡的技艺和和天才般的工匠创造精神,更多的是与族群信仰、传统习俗、民间戏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民族情感、民众审美、民间智慧和民间经验联系在一起。现在这些被人为分成了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间工艺,被人为割裂开来,这就无形中肢解了民间文艺的整体氛围和格局。只有把民间文艺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守护和平衡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生态环境,才能不断复兴传统技艺,光大人文精神,使所有的民间文艺门类“东边日出西边雨” ,“前度刘郎今又来” 。

 

发挥传承主体意识。推行民间文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后备力量。保护民间文艺,要兼顾保护与发展。作为民族民间工艺传承的主体, 2016年,许多民间艺人在坚持家庭技艺传承的基础上,尝试开展社会收徒活动,以避免传承乏人的尴尬。与以往收徒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当代民间艺人更看重徒弟的艺术素质与审美能力。中小学依旧是民族民间文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迫切需要在国家相关机构的指导下,在地方政府及教育单位的重视下,将民间文艺纳入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编撰民间文艺幼儿园读本、小学读本、初中读本、高中读本和大学读本,为各级学校提供基础读物和精品教材。

 

“一站式”服务和一步到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挥资源优势,促成各地的文化研究与资源共享,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促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融合。要不断探索介入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利用的方式、方法和领域,以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供百姓观赏的文艺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建立国家、省、市、县、乡镇街道、村落社区六级协作体制,实现民间文艺的“一站式”服务和政策措施的一步到位,以真正接续地气,精准把握规律和方向。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发挥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使民间文化研究成果落地开花。增强学界与民间文艺从业者以及社会受众之间的联系,找到理论研究课题与基层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发挥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增强社区民间文化建设的专业性,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村落街道社区,更好地推动各地区民间文化事业建设与产业发展。

 

今后的民间文艺工作,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并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的总体目标;要继续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通过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以逐渐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把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行动、田野经验与“我们的节日”文化理念,与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国家文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继承优良传统,发挥学术优势,并以丰硕的民间文艺成果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更多的精品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