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把民艺之美、生活之美传承好

   刊发时间:2021-07-06   作者:潘鲁生

我是一名民间文艺的研究者,近四十年来一直行走乡村,从事民间文艺的研究和教育传承。乡土的艺术、老百姓的创作、人民群众朴素乐观的生活精神滋养了我,使我不仅热爱民间文艺,不断向人民向生活学习,更渴望把祖祖辈辈创造的民艺之美、生活之美传承好发展好,希望我们的民间文艺能维系乡愁、振兴乡村、融入教育、反哺生活,踏踏实实践行好一名党员服务人民的使命。

 

从事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研究工作,最坚定的初心和坚守,不仅源于对民间文艺深切执着的热爱,也深受人民群众朴素执着的影响。2017年,我到内蒙古调研民间剪纸,走进乡村老艺人的家,只见窑洞不大但井井有条,阳光照在炕桌上,格外鲜亮的不仅有剪纸花样,还有一本党章。平常老艺人剪纸的时候,她的老伴儿便读报读党章,虽然已有不少人离开乡村,但他们喜欢这样劳动读书剪纸的日子。老人家说:“几十年的老党员了,学党章、干活儿,日子过得踏实。”

 

这次调研的记忆格外深刻。我们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实不仅在于手艺精湛、内容的趣味和娴熟的技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精神的食粮,更深层的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境界,就像这位让我充满敬意的老艺人老党员,他们有信仰、有追求、有胸怀,所以作品充满了正能量,有欣欣向荣的气象。我们研究民间文艺,发展民间文艺,要了解民间艺人的心声,懂得民间之美为何美、何为美,传承中国人的精气神儿,留住和传承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境界。唯有如此,才能扎扎实实从专业出发,做到忠诚事业,不负人民。

 

由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转型,受到新发展新变化的冲击,民间文艺有自己的困境和难题。作为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为民族文化而计之长远。所以我们不间断地开展田野调研,走访民间艺人,整理口述档案,记录工艺流程,留存影像资料,抢救整理民间手工技艺,收集民间文化艺术物件和作品;并在1998年创办了民艺博物馆,留存实物的活态的文化档案,常年向社会免费开放。最近,我们的《中国民艺馆》丛书,作为国内首套大型系列展示中华民间造物艺术的原创作品,输出多个语种版权,促进中国民间文艺的世界传播。与此同时,续传文化创造的精神力量,也在于不断探索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中国的民艺学、手艺学,研究民间文化创造性转换的方案,并努力在大学建立文化遗产学和民艺学科,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当代视野。希望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开,把民间文艺的薪火传承好,使新时代乡风文明创建有特色有生命力。这是我们的专业使命,也是一名党员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使命。

 

艺术来自人民、来自生活,更要服务人民、造福生活。2019年在人民大会堂七十周年国庆招待会的装饰设计时,我们邀请了陕西榆林剪纸艺人和山东济南面塑艺人参与创作,让来自陕北的民间艺人为庆祝共和国的70华诞剪山丹丹花和红石榴,塑造五十六个民族载歌载舞的欢快形象,这个过程畅快而难忘,因为创作表达的正是来自人民的语言、来自人民的心声,是发自肺腑的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文艺是充满感情的,人民大众的艺术更能反映现实的生活,体现时代的精神。这些年,我们调研全国不少农民画之乡,举办“中国梦”主题的农民画展览;调研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手艺扶贫的公益服务;在中国文联领导下,和全国的专家、民间文艺工作者一道编辑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弘扬的是民间文艺昂扬向上的力量,书写表达的是新时代的精神。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丰富人民群众高质量的生活,离不开这样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我们不断探索艺术设计实践和转化,振兴乡村文化,帮助文化富饶的乡村走出经济贫困,实现文化致富。我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手艺农村”的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记住乡愁"展览,宣传手艺致富的经验,推广乡愁文化传播;在大学开展了“为人民而设计”的主题创作,用设计求解民生问题,用设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开展防疫主题的宣传设计,以艺术构筑精神防线,因为时刻都怀揣对党和国家的责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党员的使命,需要我们守初心,见行动,立足本职和专业,点点滴滴落到实处。

 

在民间文艺研究和设计教育的道路上,感恩党的培养,感恩乡土的陶冶,感恩人民的教诲,唯愿更加勤勉踏实地工作,服务发展民间文艺,立足教书育人责任,践行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