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许多云南人一样庆幸自己出生在云南这块土地上,这里有太多的歌舞,而它们却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濒临消失,我痛心疾首。我们不能阻挡文化的减少、消失,唯一能做的只有行动起来,用我擅长的舞台表演将这些充满人性光辉的民间歌舞记录下来。”这是著名舞蹈家、大理女儿、白族骄傲杨丽萍的肺腑之言。它也道出了,在社会急速转型中民间文化成为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所面临的普遍的传承发展的危机与窘境。
2017年,中央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由中国文联牵头、中国民协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就是名列其中的首批重点实施项目。5月4日至7日,正逢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期间,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唱着情歌去大理——中国民歌展演·大理情歌汇”在云南省大理市盛大举行。本次展演活动历时4天、5个展演场地、20场演出,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22个民族260多位民歌传承人欢聚大理古城。他们以激情的演唱和美好的祝福,带来了源自大地的芬芳和民族地域的多彩魅力。
本次展演活动全部采取不插电的表演形式,全场清唱或简易的民族乐器现场伴奏,舞台尽量还原产生民间情歌的生活场景,呈现原生态民歌的质朴无华。这十分考验非遗传承人和民歌手的演唱实力,任何的表演华彩、演唱气息与表情达意都得到了纤毫毕现的呈现与放大。在大理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之下,风格鲜明、多姿多彩的民歌腔体浓情绽放,各种演唱方式、表演形式逐一展现,你侬我侬、情深意长尽情抒发,可谓是“金鸟银鸟飞起来”。
“坚持不用伴奏带,呈现民间口传文学特点。让《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卷》采录的作品在舞台上得到立体活态的展示,让文本与节目形成一种生动可感的‘互文’关系。这是民间文学大系社会宣传推广活动一贯坚持的原则。”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介绍道,“2018年,我们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举办了首届全国民间情歌大会;2019年,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举办了‘山歌越唱越快活——中国·吕家河民歌会’;202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举办了中国北方民歌那达慕;2022年,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举办了‘山间铃响马帮来——茶马古道民歌展演’,无一不是如此。”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采集和收录本真、原初的民间文学,让后人的文艺创作可以从先辈的集体智慧中汲取灵感和素材,传递理念和精神。各种杂乱无序的改编和编曲配器,极易让民间文化遗产“找不到北”,失去了基因库、素材库的基础性作用。正如来自黑龙江的赫哲族歌手齐艳华和她的搭档演唱的赫哲族民歌《狩猎的哥哥回来了》,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在副歌的吟唱部分“啊啊啊尼呐——”,明显可以感受到广为传唱的《乌苏里船歌》取材于此的旋律与节奏。
今年年初,文旅部发布了《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发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参与性强的特点,让游客感受当地民风民俗,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要将旅游空间作为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向国外游客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可以说,作为国际性旅游城市云南大理,此次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三月街民族节”期间,举办如此盛大的传统情歌展示活动是一次优秀的实践范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大理频频发力,打出了漂亮组合拳。治愈系田园偶像剧《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大理的美景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入了大众视野,赢得了极好口碑。与此同时,“苍山为盟、洱海为誓”“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以爱情为主题的文旅IP,更是让无数人将大理作为见证爱情的人生重要一站。这次活动的企划,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巧妙联结,让大理文旅品牌进一步提档升级。在热闹的传统三月街街场,巍峨壮观的崇圣寺三塔下、翠色欲滴的蝴蝶泉旁、游人如织的天龙八部影视城和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大理石馆中都设有“中国民歌展演”的分会场。可谓是“天下情歌汇大理,风花雪月歌如海”“苍山有意云追月,洱海无弦情歌扬”。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歌谣组副组长朱智忠认为,“本次‘中国民歌展演’既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力,又能让那些来自于大山深处、茫茫草原及江河湖海旁的原生态民歌手、一批年轻传承人充满文化自信,以文化遗产持有者的姿态登上舞台,这是举办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毋庸讳言,对于民间文化而言,尤其是口传文学其濒危性和脆弱性,“人去歌息、人亡艺绝”的生存困境还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跟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首先要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一样,对于提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消费,是更高层级更具难度的社会政策层面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只有持续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和拉动消费需求,让文化创意产业、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全产业链的良性高质量发展,这是内在动力机制。其次,在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上,放权放手,让民间的事民间办,让生活文化真正回归生活本身,才能让民间文化在不断融入生活中活起来、靓起来、强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具体的层面上,今年两会就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保护好八大方言,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提案,以期形成学方言、讲方言的社会氛围。民间文化都是基于漫长农耕时代所形成的地域性集体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一旦失去了方言的语言环境,很多民间文化随之就失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对于口传文学的传承保护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因此,这个提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非遗传承人和民歌手来说,待遇过低,面临着生活的压力。来自云南玉溪的彝族四腔省级传承人李成刚说,“民歌手大多处于散兵游勇、务农务工的个体户状态,自己虽然也获得过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也没有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仅靠微薄的传承人津贴还是入不敷出,生活比较拮据。相较而言,玉溪花灯戏和滇剧的传承人都已经进入体制之内,成为各大院团、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的编制人员,个人的生活待遇和传承条件就要好很多。”
本次活动海南代表队领队,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蔡葩说,“作为海南岛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海南民歌与黎族织锦,因为后者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得到了多方重视。海南民歌作为口传遗产,亟需各方形成合力,投入更多心力,加强区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我们正在发起实施‘海南民歌抢救工程’,对多个方言区民间歌谣进行抢救性田野调查和口述实录。依托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今年海南省民协启动了八个卷本的《民间歌谣·海南卷》的编纂工作。我们殷切希望可以通过宣传文化部门一起投入这项宏大工程。”声名远播中外、国家级非遗项目云南石屏彝族海菜腔的传承人张美珍,她是来自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全职教师。该传习所成立于2011年,通过与昆明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坚持“三免一补一发”(即免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发补贴、发学历)政策,同时不断创造对外交流展示演出的机会,千方百计地提高艺人和学员的收入。传习所师资力量和学员梯队都较为稳定,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国家级、省级传承人领衔的民间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从2016年8月开始举办假期青少年传承班,累计完成十一期传承教学,参与学习学员近1000人。从2019年12月启动了基层传承人才培训及舞台技能提升培训。目前完成了四期,参与学习培训人员达600余人。得益于民办教育公益性资金的长期稳定注入,省州县各级政府的有力扶持,自身广开门路、自谋生路的创业发展,形成了全国难得一见的民间歌舞活态传承的示范性个案。
彩云之南,歌之方向。蝴蝶泉边,歌声流淌。人民艺术,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