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凝结发绣情

——记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得主孟永国

   刊发时间:2018-11-22   苏康宝

孟永国出身于台州农村,当年就读温州师范学院时,从未想过,有一天竟然会与发绣结缘,并且转眼已是25年。这过程中,他也曾陷入过低迷的境地,也曾想过放弃发绣,可能是爱得太深,始终难以割舍,一直坚持到了如今,且欲罢不能。

初选发绣为业 回家隐瞒实情

1990年,孟永国就读于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他任系学生会主席时,美术系老师魏敬先先生为学生做一次发绣讲座,他没有想到那天晚上的主讲人后来成为了他的恩师。

时光虽然久远,但是孟永国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的活动:“讲座在原师院电化教室里举行,大家对发绣都感到很好奇。魏老师讲课时还带来了一副绣架,上面的发绣肖像作品虽未完工,但已能看出大致效果。魏老师的讲课很生动,他事先准备了一些发绣作品照片,与大家互动,谁猜对了就奖励给谁,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活跃。”

“发绣”一词由此跃进孟永国的脑海里,第一次看到发绣后,他认为发绣与绘画相似,其实也不难,他也能做的出来。那一刻,他怎么也没想到,后来自己的命运中竟然与发绣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在一年之后的1992年8月,他最终选择了发绣。

1992年7月,孟永国以优异的成绩成为省级优秀毕业生,顺利留校分入人像绣研究所,但学校宣传部向他征求意见到宣传部工作。当时他面对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去学校宣传部,要么留在刚刚成立的人像绣研究所。考虑到前者属于行政工作,担心会荒废专业的孟永国,依然选择了人像绣研究所。“好歹能从事自己喜欢的美术工作,不至于学到的东西全丢了。”孟永国阐述了当时的想法。

谁都没料到,孟永国在选择了发绣专业后,竟然一直瞒着家人。当时远在台州的父母以为他留校,肯定是当老师,没对他的职业产生过任何怀疑。

对于家人隐瞒真相,并非是孟永国的本意,因为,当时的农村有偏见,刺绣是农村妇女干的活,一个大男人而且是大学生操针弄线,那是没出息的,为了不让父母在乡亲们面前羞于启齿,孟永国在一年之后,才向大家公布了实情。

一年多后的那个暑假,已经掌握了发绣技巧的孟永国回台州看望父母,他趁暑假将绣绷带回了老家创作,作品内容是美国前总统福特。父母这才恍然大悟,儿子留在温州学的竟然是刺绣。

四周的乡亲们闻讯赶来原本为了看笑话,听孟永国介绍发绣作品都是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时,先前鄙视的态度顿时转为仰慕,连声赞叹不已。来自乡人的态度让父母颇感自豪,此时非但不反对,同时还为在制作“国礼”的儿子感到无比欣慰。

针尖伤指成蜂窝 突破单色为彩色

采访中,孟永国用了四个词语概括个人的发绣之路:好奇——职业——事业——追求。简单八个字,却真实地体现了他的从艺之路。他说,“发绣实现了我的人生体验,而我则将发绣这门艺术不断地提升,当发绣成为我的事业和追求时,它就成了我生命价值的体现”。孟永国并非言过其实。1992年8月,他进入人像绣研究所后,在魏老师的指导下,孟永国第一次真切细致地接触到发绣技艺,这份感受已与一年前的那个夜晚,初次邂逅发绣时的感觉大为不同。

施针度线过程中,拉下的是发丝,穿上的却是构成形像的线条,手指拉的力度直接关系到发丝呈留在面料上的图案形态,若是一手重一手轻,针脚线条受力不均,会影响绣面效果。轻了,就会比较松弛,不能服帖底缎;重了,拉得太紧,底缎就会被拉皱。对于从未拿捏过针线的孟永国来说,确为不易,为了能掌控那枚小小的银针,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投入了不少的精力。

孟永国笑着说:“头一两年,搞发绣创作,左手食指头经常被针戳到,上面的针眼如同蜂窝,常用创可贴保护着才能继续干活。每次跑到校医那里,不等我开口就知道来意,校医就会拿出10个创可贴递给我。”

学艺的过程虽为艰难,期间孟永国也曾动摇过,可是,在魏老师的指导下,经历锻炼的过程, 孟永国熟练掌握了发绣的技巧,并尝试着突破传统施针度线技巧,探索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1994年,孟永国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从改变发绣材料入手,绣出了温州发绣史上的第一件彩色发绣作品《蒙娜丽莎》。这是他突破单色发绣首创的彩色发绣代表作。

往事重提,孟永国感慨依旧:“在《蒙娜丽莎》之前,我曾对单一的黑色发绣有过长时间的思考,一直在想,是否能运用不同人种不同天然色泽的头发混合使用,让发绣作品的颜色和层次更为丰富。当时,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是友好学院,每年双方学校都会交流互访,我特意委托了去荷兰交流的魏老师,帮我带些白种人的头发回来,结果如愿,外国人的头发带来了,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用人类的发丝演绎永恒的微笑——《蒙娜丽莎》。”发绣可以说是时间的艺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4年的5月,历时6个月,孟永国一心扑在了创作的过程中。

创新注定要承认理解和不理解的压力,就连孟永国也不知道作品完工后会有怎样的效果。在绣的过程中有人曾不看好这件作品,但是为了突破和创新,孟永国始终坚持了自己的目标。彩色发绣《蒙娜丽莎》面世的那一刻,就赢得了众人的赞誉,这幅合用了黄种人和白种人不同颜色的发绣作品,让人发现了彩色发绣的魅力,点与线的对比,黑色与金色、棕色色头发的交织中,赋予人物形像鲜活的个性生命,产生了难以置信色质美,层次丰富、变化微妙,展现精致细腻的艺术效果、高贵典雅的艺术气质。单色变彩色的成功尝试,对于温州发绣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作为挑战者的孟永国,在成功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坚定继续做好发绣创新探索。

倾注真情重体验 苦练技艺出佳品

从事发绣至今,孟永国最为注重创作时的情感投入。他说,发绣创作与其它艺术一样,同样需要情感的浸润,更何况头发是人生命物质的一部分,本身就带有生命特征,你只有将内心的情感倾注于你的作品,它才能充分地传达出你所想要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注定要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多年来,在发绣过程中,孟永国不敢有丝毫懈怠。

采访孟永国时,他正在工作室里创作发绣新作品《廊桥》。据介绍,截至目前,他已完成了以廊桥为题材的三幅作品,其中有的发绣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提到泰顺廊桥,孟永国情有独衷。为了全方位地体验廊桥的结构和灵动,他曾专门6次驾车赶往泰顺泗溪,一次又一次地在北涧桥和溪东桥边转悠。“为了绣好廊桥,我去泰顺的次数可以说是“6+N”次。因为要想表现一件事物,你不能从单一层面去感受它,应该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去亲近它,熟悉它,只有你把它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创作的作品才可能充满鲜明的活力。”孟永国说。

孟永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他经常选择在一年四季和阴晴雨雪这样的天气,前去泰顺观察廊桥,有时候就住在廊桥周边的客栈里,白天一大早起来观察晨曦中的廊桥,晚上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眺望廊桥,用心灵在万籁具静的时候,与廊桥对语交流。有一次, 前往泰顺廊桥采风,突然下雪,他甚至差点阻留在了泰顺。

全身心的投入,最终赢得的是不同的感悟,当他把这一切都吸收到发绣作品中后,画面上的廊桥也就具备了生命的特征,变的无比鲜活起来。对此, 按照孟永国的话来说,情感的投入是创作的核心所在,在多年的发绣过程中,他已经将个人的情感融汇在针脚里,有了情感的发绣作品也就充满了生活的温度,显得饱满而温润。

要以发绣的方式表达情感,还得有过硬的技艺手法,在这方面,孟永国付出过辛勤的汗水,他创作实践时总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在绣《奥巴马》时,黑人的卷发给了孟永国挑战,他试着用弧形针法表现卷发,为了能使弧形顺畅成型,用过钉针方法,但钉点的距离和多少都关系到弧形效果的变化;也用过他自己创造的飞鸥纹针法,最后,在针法与客观物象特征的关联中调整技巧。在绣《丝语廊桥》中的树叶,为了能应物施针,他尝试过好多种针法都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后来再去现场观察体验,特写了几片树叶,掌握了树叶与枝杈之间的生长关系,再把树叶放到树冠中观察整体变化;由于树枝有前后穿插和阴阳向北的不同,树叶的变化更加复杂,有一次他在学校的操场上跑步,边跑边观察操场边的樟树叶,由于注意力分散,把膝盖给扭伤了,至今还痛,为了能使技法恰好表现对象儿又达到情感的诉求,孟永国孜孜不倦的追求。

出于对廊桥的热爱,后来,孟永国还把自己的一幅发绣廊桥作品拍成了照片,放到原作等大装裱成框,特意送给了泰顺廊桥文化园。

难舍发绣情缘 矢志不渝创新

2000年是孟永国从事发绣以来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他再次进行了发绣技艺上的突破。运用自由针法把不同人种的头发色泽顺应人物肖像肌肤的明暗创作出彩色发绣《爱因斯坦》。按他说《爱因斯坦》与《蒙娜丽莎》相比,前者是在传统发绣技法上的一次转折性的探索。如果说《蒙娜丽莎》是传统针法的代表作,那么《爱因斯坦》就是打破传统的乱针自由绣处女作。

采访中,孟永国向笔者展示了他用新技巧创作的发绣作品《爱因斯坦》,只见底缎上,通过发丝的直线交叉和顺势用针所展现出来的科学伟人肖像栩栩如生,无论是毛发还是肤色以及皱纹,都具有了立体感觉。

孟永国说,用细小的头发来表现人物的形体特征,需要很高的技巧,因为有些皮肤粗糙,有些皮肤光润,都需要我们不停地变换针法来展现。2000年之前,温州发绣以施针、交叉针为主,当时的追求停留在像不像的技术层面上;而2000年之后,温州发绣开始技巧创新,由原来的交叉针拓展到了小乱针和大乱针,丰富的针法技巧为发绣效果带来了巨大变化,运针时讲究形体结构与针脚的吻合,针法开始随着肖像形体的起伏而变化,顺势运针,在形象呈现出立体效果的同时,也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爱因斯坦》面世后,中国刺绣博物馆当时想要收藏这幅发绣作品,孟永国第一次没有忍痛割爱,因为这幅发绣对他来说意义重大。有人出价购买,也被他拒绝。有人开导他卖掉再绣一幅,同样也被他拒绝。

匠心精神永恒 怀抱发绣春天

不断地摸索新的途径,不断地突破传统技艺。在20多年的发绣创作过程中,孟永国始终不曾停止过追求的脚步,他大胆实践,尝试乱针技法在发绣中的运用,小乱针、大乱针、交叉针等并用而有对比,使绣面产生节奏感,层次分明,形象更加生动。他说发绣形式的创新关键在针法。

如今在创作中,孟永国再次进行了技艺探索,创造了“做底补色法”,巧妙地用色彩做底,弥补了发绣在表现对象时头发天然色泽所欠缺的色彩,使发绣作品的层次感更为丰富,代表作品《清影荷趣》、《丝语廊桥》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发绣的规矩,孟永国讲述了个人的一些感受:“温州发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一些艺术积累,现在创作都遵循“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的理念。应物施针就是根据不同的创作对象来施以相应的针法,因为艺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面对客观对象提炼出与之相适应的针法,把客观物象转化为艺术形象;而“法随心意”是指艺术法度由主体精神来掌控,凭着主体的情感诉求进行艺术创作,达到创作者心灵自由的境界。当创作技巧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也同时达到了一定高度的精神表达,这种理念决定了艺术家情感物化的形式,体现艺术家的心灵世界。”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孟永国和他的创作团队不断地摆脱了传统的约束,向更广的表现题材探索,从单一的人像绣向风景、静物、花鸟等方面开拓。

温州发绣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受到普遍的关注,谈到未来的传承,孟永国告诉笔者,在温州市人民政府和温州大学的关心和支持下,温州发绣发展势头向好。温州发绣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温州发绣研究所正通过人才培养、活动展示、作品创新的方式,努力开拓多元渠道,通过与本地乡土文化的结合,力求以发绣的方式展现本土文化、乡土内容,让温州发绣更具特色,走得更远。同时,在温州市大师楼搭建平台,对接社会,借鉴其它艺术品种经营的成功做法,实现以绣养绣,达到生产性保护,与社会良性互动,让温州这一民间技艺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附:孟永国个人简介

孟永国 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所长,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他是中国当代发绣艺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不断创新求变,把温州传统的单色发绣发展成为“彩色发绣”,新创“做底补色法”;倡导“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的创作理念,首次提出“以针线写生”的刺绣主张。

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邓小平》《爱因斯坦》《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丝语廊桥》《悠然》等。作品曾作为国礼馈赠外宾,被博物馆收藏。应邀到过欧洲、中东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作文化交流,在香港举办“孟永国发绣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