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个美丽的传说

刊发时间:2012-10-17 作者:罗 杨

中秋到了,月亮圆了,人们自然会想到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

中秋的民俗以月亮为核心,咸安的月亮以嫦娥为化身。诗意的嫦娥在咸安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空间,尽管今天人类已登上月球,而嫦娥作为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在咸安仍然作为人类突破生存空间的超现实偶像和美的化身,彰显着独特的民间文化魅力。

咸安位于鄂东南北端,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古为“云梦泽”之一隅,属“三苗之地” 。从民间文化的视角看,这里既有山地文化特征,又具平原文化特点,且兼带水乡文化特色;既有吴越文化的印记,也有楚文化的传承,还融合了巴文化与某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基因。在这片山青水美的神奇土地上,生长有中国原生的古桂树,素有桂花之乡的美誉。浪漫的嫦娥神话正是与咸安的古老桂树传说紧密相连的。也正是由于有了与一代代咸安人生产生活密切相连的桂花,才使得外来的嫦娥形象在咸安落地生根,从而使虚幻在月宫中的嫦娥与生长于漫山遍野、馥郁馨香的桂花完美结合,成为咸安人现实人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咸安的嫦娥既没有脱离神话原貌,又逐渐被本土化,而且不断剔除了原始嫦娥的一些不完美因素和瑕疵痕迹,使嫦娥在咸安成为更加理想、更加完美的全新神话形象。

一种民间崇拜在当地盛行,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一种传说被群众所选择,必然有其特殊的魅力;一种文化成为持续的传统,必然有其超越时空的力量。咸安的中秋民俗和嫦娥文化现象从神圣的祭月仪式到诗意的嫦娥信仰,从宇宙自然的神话崇拜到人间的世俗转化,实现了月亮、桂花、嫦娥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形神一体,也铸就了咸安人爱家乡、爱桂花、爱嫦娥的故乡情结。至今咸安地区盛行的“守月华”习俗,特别是大屋雷村所保留下来和恢复的远古中秋祭月的礼乐典制民俗活动,使我们从中不仅看到咸安嫦娥文化的活水源头,也看出嫦娥文化世代相传的再生能力,以及在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蓬勃活力。

中秋节既是全面展示传统习俗、传递道德观念、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追求人生理想、培养精神信仰的熔炉。

咸安人世世代代传递下来的民间文化思想的精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谁能说中华民族这种借助神话生发的超强想象力,不是我们祖先对自然界和未知世界的大胆探索和把握;谁能说这不是民间智慧走在了时代和现实的前头。今天,不是有许多古代民间的想象都已被科学变成了现实吗?

物质生活的富足并不能代替心灵世界的丰富,飞船的登月改变不了人们对嫦娥诗意的向往。咸宁的中秋文化让我想到,中秋节不应仅仅满足于在月饼上大做文章,想象自然、美化自然、欣赏自然,面对夜空畅想未来的悠久传统也许才是我们与中秋节月影相随、历久弥新的文化方式。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