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向民间文学前贤致敬书

刊发时间:2018-07-30 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7年1月24日,中央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成为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这是抢救、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也是对民间文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突出地位的认同;同时,也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间文学发掘、整理、研究和传播成就的充分肯定。值此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成立之际,谨发布本致敬书!

中国民间文学与中华文化相伴而来。古人云“以文化人”,自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四方孕育发展开来,民间文学便承担着化育民众、启迪智慧、醇化道德、陶冶情感的作用,并忠实地记载着民众的日常生活,历五千多年,日用而不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心灵,成为中华民族伦理观、宗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美学观的厚重载体,成为中华民族醒目的文化标志。

20世纪以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光照下,一代文学巨匠敏锐察觉民间文学里蕴含着活泼进步的思想及对创立中国新文学有重要借鉴价值的形式要素,民间文学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甦生的重要利器,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刘半农等一代宗师,无不感奋民间文学之于新文学的巨大生命再造力,对民间文学寄予深切厚望。延安时期,毛泽东大力倡导民间文学,号召文学家艺术家到人民中去,运用民间文学形式表现新民主主义内容,为利于革命事业而赋予五四传统以崭新的面貌。遵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不断转变思想和文风,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和灵感,民间文艺受到文学艺术家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新文学继承了延安鲁艺传统,把民间文学艺术在新中国文学事业的作用发扬光大,弘扬民族形式,系统搜集、整理和传播民间文学的运动渐次展开。郭沫若、钟敬文、周扬、茅盾、贾芝等大力推进史诗、故事、神话、谚语、歌谣、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领域的收集整理工作,特别是有计划收集和整理中华民族三大史诗《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填补了中华民族史诗发掘的空白。新中国培养出的大批民间文学工作者纷纷走向田野,深入到西南、西北、华北、东南、东北等地区,深入田间地头、高山草原,从事艰辛的田野调查,记录口头文学家传唱的史诗、歌谣、戏曲,讲述的传说、故事、俗语,搜集到数十亿字的民间文学口头资料,为后世留下价值无法估量的民间文学瑰宝,使得世代被正史埋没的“玛纳斯齐”、“江格尔齐”、“格萨尔仲肯”和“伊玛堪”等说唱者,如以居素普·玛玛依为代表的史诗和说唱艺术传承人,蜚声国际,在这一基础上,民间文学理论建树也成果斐然,隐然形成中国学派。与此同时,民间文学走进校园,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阿凡提、鲁班、七仙女、田螺姑娘等优秀民间故事深入到孩子们心里,与他们相伴成长。

20世纪80年代初,钟敬文等民间文学家主持《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通过普查收集整理全国各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完成一个前无古人的巨大工程。时任中国文联主席的周巍峙同志更是团结全国民间文艺家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把《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与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器乐曲、戏曲志、曲艺志相结合,领衔主编《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志书》,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历经三十年,完成了这一跨越世纪的浩大工程。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民间文艺的一座丰碑。“十套集成”成为一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生命的载体,他们有的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文学家,有的是新中国培养的一代专家学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间文学界巨擘。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