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出作品——现场探访泥人张艺术永葆生命力的秘密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刊发时间:2014-11-26

在北京的街头,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画面主体,是一个胖嘟嘟的小女孩的艺术形象,身着红衣,头扎红绳,盘腿而坐,双手托下巴,粉扑扑的脸上,眼睛笑眯眯地看着前方,憨态可掬。“你是女娲托生的精灵,你是夸父追日的梦想。让我轻轻走过你的眼前,沐浴着你童真的目光。让我牵手与你同行,小脚丫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啊,中国,我的梦,梦正香……”诗人一清在这幅公益广告上的配诗,满含对小女孩艺术形象的赞誉。引人注意的是,这幅公益广告配诗的开头还有两句话:“始信泥土有芬芳,转眼捏成这般样”,点出了画面上这件艺术作品的材质和基本工艺。的确,这是一件精美的泥塑作品,就出自大名鼎鼎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这不是泥人张作品唯一一次出现在大街上的公益广告中。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中央文明办、中国网络电视台使用泥人张作品制作的各类公益广告达到了169幅。它们都在以一个个传神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主题。这些泥塑作品背后都有什么故事?本以为已经非常边缘化、小众化了的一个非遗项目,现实中却依旧耀眼地走入城市的大街小巷、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靠的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 11月22日,记者走进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02号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一探究竟。

一件作品,从最初的采风灵感到最后的创作完成,跨越了20余年

见到公益广告上的小女孩艺术形象的创作者林钢时,他正在工作室的一间屋里忙活。这个从事彩塑艺术创作已经30余年的中年汉子,有些不善言辞,但在与记者交流的寥寥数语中,无意中透露的一个事实却让人惊叹:这件作品,从最初的采风灵感到最后的创作完成,跨越了20余年。

林钢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他到河北省兴隆县的半壁山采风,就吃住在当地的一户农家里。那家有个叫“二妮”的小女孩,活泼可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二妮”的形象就不断在他脑子里盘旋。直到去年,他突然灵感迸发,以“二妮”为原型,创作完成了这件作品,并起名叫《憧憬》。“我们有时候采风,不见得马上就能出作品。但是通过不断深入生活,积累得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马上做出好作品来。”林钢告诉记者。

在工作室的另一间屋里,记者见到了另一幅公益广告《新闻战线走转改基层采访中国梦》中用到的泥塑作品的作者孙永升。这件作品,同样是作者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的成果。作品中,一对农村老夫妇和他们的孙女,或叼烟斗,或拎水壶,或拿书本,或蹲或站,神态各异,还有一只狗懒洋洋地趴在人们脚底下。一位女记者则蹲在老人面前,背着背包,拿着纸和笔认真地倾听并记着采访内容。“你不到农村去亲眼见到,根本想不到这么多的细节。”孙永升告诉记者。采访中,孙永升正在修改他的一件名为《看棋》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位老人披着棉袄,弓着腰,全神贯注地看眼前的棋局,都忘了把胳膊肘上夹着的凳子放下来。他指着作品说:“我们绝大多数作品都是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所以在生活中观察细节对我们很重要。”

深入生活,追求写实,既有历史渊源,更有现实坚守

创作者注重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作品注重表现现实中的人和事,按照生活中的样子来进行刻画,追求写实,追求细节,做到“准”、“逼真”,塑什么像什么,还要做到有思想、有情节、有趣味。这正是泥人张最大的特色。而且,“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主任傅长圣表示。

傅长圣介绍说,泥人张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它与之前出现的其他泥塑艺术最大的不同,也即最大的突破,就是远离鬼神,如陵墓雕刻、宗教雕刻,而是亲近百姓,题材上多表现生活中的人和事,手法上强调真实、传神。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从开始就秉持一种重视人物形象的观察和记忆、重视生活和形象的积累的创作态度。他曾说过:“对你用得着的人的面貌和体态要多记,好人、喜欢的人要多记,就是坏人、憎恶的人也应多记。记多了脑子就开了。”他曾为塑制一个理发匠的形象,研究他的动作、手势、剃头刀的拿法,走了好多理发馆,站在窗外观察。他塑制一个吹糖人的塑像,也要请吹糖人的来提意见。他教育自己的后代说:“如果塑捏发生了困难,做不下去,就要多看、多问、多想。”

这些良好的创作传统代代相传,成就了泥人张独有的艺术特色,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今,天津的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继续强调“深入生活出作品”的工作思路,继续坚持每年4月到5月为深入生活日,所有创作人员下到农村、工矿、部队去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寻找灵感,开展创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凭空想,创作肯定不顺利、不成功。”傅长圣说,比如我们工作室也有一些作者,曾经尝试创作少数民族题材,但是天津本身的少数民族资源并不丰富,所以很难出好作品,最后还得回到身边的人和事来。如今,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创作的作品,题材也有古典文学、戏曲故事,但更多的还是人物肖像、民俗民风,如市井生活、婚丧嫁娶等。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一门艺术要常青,要赢得人们喜爱,必须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二层,展示着工作室几乎所有的重要创作成果。走进其中,生活和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从伟人塑像到少女肖像,从解放前的各色行业到当下的各色人物,从普普通通的日常饮食到惊心动魄的地震救援,一幕幕场景、一件件衣着、一张张脸庞,或勾起人对遥远年代的想象,或勾起人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又或引发人对当前生活的会心一笑。就在记者参观的时候,一队解放军也来到展厅,原本严肃的官兵们见到泥塑啧啧称赞,个个兴奋得像个孩子。人们对泥人张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更让人惊叹的,是泥人张自身时至今日依旧保有相当的生命力。这门有着100余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在旧中国曾经一度濒临灭绝。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1958年成立了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张氏传人与从社会招收的学生一起开展泥人张彩塑艺术创作,从此这门技艺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专业机构,由一个家族的艺术活动发展为社会性的艺术事业,重新焕发了青春。近年来,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代表天津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天津小屋”的展示活动,还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天津周”的活动。如今,借着公益广告的推广,泥人张再次展现出了它强大的适应性。

2006年,泥人张彩塑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要进博物馆,因为它在当下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与许多非遗项目的命运不同,其中原因何在?当记者问起时,傅长圣表示,这与泥人张艺术一直坚持深入生活、追求写实分不开。“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一门艺术要常青,要赢得人们喜爱,必须和人民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有血,有肉,才组成生命,也才有生命力。”

【短评】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才能永葆生命力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文艺创作方法指明了方向。传承100多年的泥人张艺术,历经时代风云变幻至今仍保有相当生命力,它的生命力之源就是坚持深入生活、追求写实,这恰为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从发展之始,泥人张就有别于之前的同类艺术,确立了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确立了写实基础上传神的美学追求。在发展过程中,一代代泥人张艺术工作者,坚持并践行着“深入生活出作品”的创作信念。他们不断深入基层、积累素材、寻找灵感,终能厚积薄发,在坚守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推出大量描绘时代风貌、符合时代审美的精品力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长久不衰的喜爱,也从根本上得以让这门艺术永葆生命力。

泥人张的传承发展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艺工作者只有不断走进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之中,始终坚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吃透生活底蕴,汲取创作营养,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推出内容形式更接地气、思想文化品质更加饱满、时代气息更加浓郁的文艺精品。这对其他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