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艺高峰论坛《民艺——生活的艺术》

   刊发时间:2015-11-05   潘鲁生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民艺是生活的艺术,不同于经典文化中延续的精英艺术,以最淳朴的形式,承载着民间的道德追求、精神信仰、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知识体系。千百年来寓无形于有形,遍及日用民间,通过最广大的民众的创造,以“物”与“美”的形式,融会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积淀和创造智慧,是我们的根之所在,也是民族的文化意象。

近百年来,我国的民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从“五四”启蒙对民艺内在精神价值的发现,革命战争时期对民艺民族性与普及作用的发挥,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工艺生产支持国民经济,到民艺学科意义上的建构和立法层面的推动,中国民艺在社会历史构架中与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紧密交织形成了特定的演进历程。在这个从传统到当代转型分化最为剧烈的阶段,从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对民艺的关注从未间断。由于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意识和生活观念的改变,民艺得以孕育生长的文化土壤、物质载体、生存与发展空间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仅日常生活中以使用功能为主的物品、工具为新材质、新形态的工业化产品所替代,传统工艺和形式语言等失去载体和应用空间,传统的民间信仰、礼仪、习俗等也趋于相对弱化,传统民艺以及种种民间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意义空间等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生活的载体,有的成为一种遗存的形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民艺的传承系统、革新动力、存在方式、经济收益等都在新兴社会环境的急速旋转中发生改变。以陕西省太白县二郎坝村为例,村里60岁以上营造匠人往往一人多能,既是木匠,又是铁匠、蔑匠、石匠,且工具专业齐全,手艺精良,但由于年轻人因陪读、购房、创就业、偏远闭塞等原因逐渐迁离村落,多年来村中无新建传统式民居,部分远离聚居地的民居甚至荒废有时,营造等传统工艺的传承荡然无存。应该说,以农村为母体的民间文艺资源流失加剧,同时,部分民艺资源在商品化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略文化内涵,也存在异化。而如果游离于生活、脱离了创造主体,民艺将丧失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民艺的深刻内涵和社会联系。民艺要回归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化。

在国家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以加强对传统民艺的当代设计转化,这也是基于其传统手艺系统和价值系统的感性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科学评估而展开的一个创意策划、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的过程。当前,传统文化资源的内容已经快速与数字内容产业、工艺美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等业态交叉融合,成为文化产品设计竞争中“原创力”的主要来源。我们可以从民艺的生活习惯等元素中寻找“传统文化精神”,并加以设计转化,塑造民艺产品设计的人文价值;从技艺、图案、样式等元素中寻找“传统文化符号”的转化,塑造产品设计的审美价值;还可以通过从金属、木石、植物纤维等元素中寻找“传统素材”的转化,塑造产品设计的科技和生态价值。比如近期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海家崖头村调研中我们看到,运用“白塔寺川”木作、木雕工艺则创造了新的村居风尚。本来2009年之前,村里开始实行以所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的建设,水泥替代了土墙,铝材替换了木窗,速度与效率至上的风潮侵蚀着文化与价值的传统底色,生息地特有的土木结构和木雕工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村里木匠行当的领头人在老宅基础上进行结构创新和设计实验,从大门构造到迴廊结构,从外部雕艺到内部装饰,复兴、应用传统工艺,建成村里最不一样的“样板房”,创造了有当地民风的生活环境与空间。这也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民艺具有鲜明的样态,包含特殊的手艺,都具有民间文化的母题内容,融入当代创意设计,可以形成新的带有地方特色的衍生手艺,甚至进一步延展到数字内容产业,成为原创母题,在当代设计转化的同时运用新的载体传播民族民间文化。同时,内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转化,如手工艺中包含的生态观、循环经济以及意匠精神等,在新的经济和产业形态中有较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总之,对于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并经历社会转型的民族来说,进一步建立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造物传统与当代设计以及农村与城市的有机联系,还需勘透民艺的肌理,在文化、经济、民生的意义上发挥切实作用。民艺是生活的艺术,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寻找真正的传承与保护的发展路径。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民艺的价值,对优秀的民间生活方式有坚守和自信,对民间艺人的创造有尊重和倡导,还要不断融入生活的智慧和创意,使中华民艺文脉不断传承和发展,复兴中国民艺,复兴民族的文化意象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