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召开七夕文化研讨会

   刊发时间:2015-06-19  

在七夕佳节之际,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主办,陕西省民协承办的中国七夕文化研讨会于8月22日至8月24日在西安隆重召开。

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和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道峻分别讲话。中国民协副主席、陕西省民协主席王勇超致欢迎辞。

罗杨在讲话中指出,“七夕”充满了家庭伦理文化的内涵,这正是当代社会所缺少的。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由专家学者带头寻找出一条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与合理发展经济的道路来,让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与当代人的生活更加贴近。

黄道峻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七夕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包括七夕文化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经济快速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智慧源泉。有效地保护、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广大的文化工作者要以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己任,不断锻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推动陕西省文化强省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在欢迎辞中,王勇超呼吁民间文艺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要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用自己的智慧与成果,为保护传承节庆文化倡议呼吁,为弘扬民族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光和热。

参加研讨会开幕式的还有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陕西省民协名誉主席傅功振等。

研讨会由中国民协副主席叶舒宪主持。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乌丙安、宋兆麟、柯杨、李稚田、叶涛、肖云儒、韩养民、赵宇共等来自全国各地和陕西省内的50位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围绕七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当代价值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专家们就七夕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婚爱观、七夕文化与家国同构文化的联系、乞巧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乞巧文化与中国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等议题展开充分讨论,从各个层面深入挖掘七夕文化的内涵,为七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献计献策。

研讨会上,叶舒宪宣读了将每年七夕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倡议书(见本刊第一版) ,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同,大家纷纷签名响应,表示要为弘扬七夕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亲临长安斗门活动现场,参与祭祀、乞巧、祈福等多种七夕文化主题活动,感受七夕节的浓郁氛围。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这里保存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牛郎织女两尊石刻,并建有石婆、石爷庙。千百年来,每逢七夕佳节,这里的群众都会举办盛大的牛郎织女祭祀活动和各种丰富多彩的七夕文化活动。由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衍生而来的七夕节,以其对忠贞爱情、美好理想、淳朴美德与社会和谐的不懈追求,形成了当地独特的“七夕文化” 。

 

寻找七夕的当代契合点

罗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作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可谓在大多数人集体无意识中度过了。不知银河两边的牛郎和织女是否跨过“银河迢迢暗度”如期相约,但是秦观词中那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还是有先见的。不过人间也有例外的,今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长安斗门镇七夕庙会之际召开了七夕文化论坛,让我们领略到七夕在民间的凝聚力,体味出古人所说“礼失求诸野”的意韵。在中国,有多少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都是在老百姓中世代演绎传承,才得以发扬光大。

七夕虽然不放假,甚至在大多数通行的公元纪年的日历上也都没有标记,但是长安斗门一带的老百姓记得很清楚,每年都在斗门牛郎织女庙举行三天的庙会。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不约而同地聚到牛郎织女庙虔诚地顶礼膜拜、敬香祈福。庙里庙外不分昼夜地载歌载舞、说书唱戏,方圆几里被围得水泄不通。在这里,七夕的习俗至少可追溯到汉代。当年汉武帝在此地开凿昆明池,对应天上的银河,现在庙中的石婆像也是当年汉武帝留下来的。令人感慨的是,今天的斗门七夕庙会完全由群众自发而来,没有丝毫政府打造和商业化包装,凸显出当代难得一见的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折射出人民群众对民间文化传承的自发、自觉、自信和自爱。

与长安斗门镇的七夕奇观相比,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对七夕的情感正在悄然淡化,民间文化工作者也难免有些无所适从。我以为,对七夕的无奈或许更多的在于我们对七夕文化内涵缺乏准确的领会和定义,加之当代人对七夕习俗的误解和乱用。最明显的莫过于风靡大街广厦的“中国情人节”商业促销。简单用“情人节”舶来概念来界定“七夕”不仅过于浅薄,也难免流俗。牛郎织女是一对不离不弃、生死相许的恩爱夫妻,牛郎在每年七夕挑着儿女与织女相会,即使银河相阻,仍然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如此真情岂能以一个“情人”道明。这是蕴含着丰富人文性、伦理性、道德性的中国文化观念。梁漱溟曾把“家庭伦理文化”定义为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观念的核心。而七夕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亲情感的内涵正是这种文化的集中体现。那些剥离了传统习俗中对七夕文化敬畏,掏空内涵歪曲形式的炒作,则会使庄重神圣的七夕消解在庸俗的、商业化的、低俗的娱乐化之中。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地融汇在七夕里,重要的不仅是形式,更在于内容。当代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节日与日常生活的区别越来越小,七夕的独特精神也逐渐被淡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会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融化和不断生成,我们可以把传统文化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传统文化,即民族文化传承下来的固化状态,这部分应原汁原味地保存。二是被称为文化传统的,这是可以不断生成和变化发展的民族的文化谱系,应当不断地做出诠释和解读。而对七夕的诠释和解读必须保持七夕传统精神的稳定和内涵的完整性。

重建七夕文化精神当然不是让七夕回到“石婆石爷”的时代,而是要将七夕固有的内涵与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让七夕不仅是传统的、古老的,也是时代的、鲜活的。我们不仅要守住长安斗门庙会这种“草根”文脉和民间基因,还要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乃至城市化过程中获得文化活力的聚变,让当代人徜徉在七夕的时间节点上,体味传统文化的价值,弥补人们在烦躁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缺失和淡化的传统文化与家庭伦理情感,放弃那些物化的、功利化的现实因素,从而明白幸福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美满是一种状态,与利益无关。

 

 

七夕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

乌丙安(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实践证明,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只有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才能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才是最正确的、最佳选择的绿色通道。

任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开发的做法,都应当尊重其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任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曲解、损害、粗制滥造、胡编乱改等做法,既达不到保护遗产的目的,更难以创造出文化产业的精品来。

我们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七夕”节不是“情人”节

宋兆麟(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七夕”节是历代文化不断堆积起来的、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具有非常牢固的原初性。我国的“七夕”节原本是女儿节、女人节,男人是不参加的,与西方的“情人节”有本质的区别。“七夕”节可以带一些爱情的内容,但要硬生生把“七夕”说成是“中国情人节”是欠妥当的。

“七夕”节是个全国性的大型节日,虽然各地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也有许多共性,比如牛郎织女传说、七巧活动、七夕饮食等,都应该很好地保留下来。在保留“七夕”节固有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可以有发展变化,但一定要尊重其原生态文化。为了能够保留“七夕”节的固态文化本质,建议做一个关于七夕的调查报告,也可以拍成纪录片,还可以办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展览,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七夕节的文化流变

肖云儒(原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七夕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浪漫色彩,是空间崇拜、时间崇拜、文化崇拜,生命崇拜、女性崇拜以及对土地劳动者的崇拜,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中国人,却给许多著名的爱情剧以悲剧结尾,比如牛郎织女、梁祝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七夕节有了新的追求,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价值,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来抒发现代人的爱情观,现代人不想如牛郎织女般隔河相望,而要长相厮守;不期望只是精神幸福,而是要身心都长久幸福。这是七夕节固态文化核心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活态文化流变。

 

 

南乞巧节的原初性及其文化史意义

柯扬(兰州大学教授)

陇南传统的“巧娘娘节” (乞巧节)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其文化空间之广(二十多个乡镇) ,持续时间之长(七天八夜) ,参与人数之众(约四十万人) ,活动内容之多,在全国可能是绝无仅有的,称得上是“华夏第一” !

陇南传统的“巧娘娘节” ,是古老秦文化的延续和活态遗存。“巧娘娘”是祖先崇拜(善织的女修)与星辰崇拜(被神化了的织女星)的合二为一,反映了我国传统岁时节日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系。

陇南“巧娘娘节”保持着中华民族乞巧节最原初的形态和价值观念,它是一个以未婚少女为主体的真正的“女儿节” 。祈求心灵手巧、才智双全,希望获得更多的生存本领和追求幸福生活,是它的核心。陇南“巧娘娘节”在历史上当然也在发展变化,但它不是朝牛女爱情传说方向延伸,而是朝着为受压迫的妇女争取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的方向发展,并为广大妇女开拓社交空间提供了机遇。这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就这一点而言,说七天八夜的“巧娘娘节”是当地的“妇女解放日” 、“妇女狂欢节”也不为过。

 

 

守望婚姻的家园

李稚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牛郎织女的传说,至少有以下三个主题:一是牛郎与织女的忠贞相爱;二是封建神权对人间美满婚姻的粗暴干涉;三是每年七月初七男女的浪漫约会(星夜、鹊桥、荼蘼架等) 。牛郎织女故事表现的是对幸福家庭生活的期望与憧憬和对原始时代母权制的记忆遗留。纪念“七夕” ,是为了守望文明的、符合社会主义新道德的爱情婚姻家庭的幸福家园。

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在研究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之后得出结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的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四大传说中,唯有牛郎织女传说将主题重点放置于一种新兴生产关系条件下,体现了对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期盼、渴望与坚守。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率大,各种诱惑很多,这对坚贞爱情与稳固家庭的破坏力极强。我们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不断增强道德判断力,为爱情筑根基,为婚姻增稳固,为家庭谋幸福。牛郎织女“七夕”传说的一个重要文化基因是:夫妻虽相望却不相及,一年一度相会,但仍能够坚守婚姻与爱情,这是必须大力倡导的。

 

 

历代文人笔下的“七夕”与“乞巧”

傅功振(陕西省民协名誉主席)

牛郎织女传说由先秦的婚姻悲剧转化为千古言情、相思的代表,成为人们抒发相思之情和追求忠贞爱情的代名词,表达了古人的家庭理想。唐宋以后,七夕节日习俗逐渐丰富盛行,咏七夕成为历代文人相沿成习的一个创作主题,将视觉逐步从牛郎织女转向七夕,大量描写从宫廷到民间的七夕活动场面,使文学创作走进普通民众生活。

在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形态中,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夫妻的团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祈望。在世人心目中,长相厮守是婚姻幸福的前提。牛郎织女以其善良、勤劳、智慧维系家庭美满和谐,其真谛是对家庭婚姻责任的担当,这是牛郎织女传说永恒的价值意义所在。

七夕乞巧活动旨在追求勤劳智慧和美满幸福,不少文人通过大量的诗篇,描述了乞巧的热闹场景。同时,还有文人雅士藉此针砭时弊,也体现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于今之世,申明乞巧的价值取向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