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向群众生活的深处

   刊发时间:2015-11-05  

中国民协密切联系群众暨文艺志愿服务小组赴凉山

中央提出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中国文联的统一部署,中国民协迅速行动起来,走进田野、扑向生活。7月26日至8月5日,联系群众暨志愿服务小组一行走进地处海拔3800米的凉山州彝族地区,实地调研民间文艺的传承保护现状。

中国民协副主席沙玛拉毅在有着中国革命红色记忆的“彝海结盟”遗址上感慨地说:“历史上太平军全军覆灭是因为失去了凉山地区群众的支持。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红军顺利通过凉山。群众路线是当年红军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还是我们今天做好民间文艺工作的生命线。”

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学科,其成果不是靠坐拥书斋的考证而来,它的发展趋势和学术超越是靠这一领域的后来者能够比前辈走到更远的地方,下到更偏的地域,进到更深的民间,挖到更新的学术成果实现的。志愿小组全体同志在泸沽湖五指落村摩梭人家开放的木磊子屋中,实地了解到当代摩梭家庭的生活状况;在素有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美誉的西昌,志愿小组每个人都举起火把,与彝族同胞一起跳起锅庄舞。罗杨说:“接地气永远是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根本。我们拿出的成果是“死”是“活”,我们获得的经验是“虚”是“实”,完全取决于我们走向民间是“近”是“远”。密切联系群众,既要成为一种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姿态,又要成为一种工作的常态。”大家表示,在民间文艺的田野里行走,使我们感到收获是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