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西藏高原最后的秘境

   刊发时间:2015-09-21   罗杨 刘德伟

初秋的雪域高原正是一些高山地区的雨季,要攀上海拔近5千米的高原,走进山上人家,本来已非常吃力,加上雨水使山路变得泥泞则又增加了几分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悲剧。然而高原上洁净的空气和雨后的彩虹吸引着中国民协赴西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一行顶风冒雨迎着彩虹登上了世界屋脊,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开展了一场以“送欢乐、下基层”和古村落调研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十天里,队员们战胜了高原缺氧身体不适的苦厄,勇闯生命禁区,走进被称为西藏最后秘境的吉隆山区,领略到了西藏民族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款款深情,学到了很多难以言传的东西。在任务结束时,队员们兴奋地说:“不经历风雨,就难见彩虹,来到神秘的西藏,不虚此行。 ”有了这次人生经历,一生都会充实,对艰苦的回味远胜于对甘甜的咀嚼。

不经历痛苦的磨练,就体会不到真正的欢乐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西藏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的民族民间文艺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西藏作为今年“送欢乐、下基层”的目的地,就是要深扎雪域高原,向藏族同胞学习,为藏族同胞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大家抱定了向西藏人民学习,为西藏发展尽力的态度和决心,任何艰难困苦也都微不足道了。

高原反应是来到“世界屋脊”面临的第一个严峻的考验。在海拔3700米的拉萨,大家都感觉到头晕头疼、胸闷气短。经历短时间的适应后,小分队踏上了征途——前往600公里外的中国传统村落错高村。一路上,要翻越5013米的玛拉山口,所有人都领教了高原的厉害。在颠簸的道路上连续行驶半天的时间,也只能前行100公里。很多队员头痛欲裂,呼吸急促。来到距离错高村10公里的宿营地结巴村时已经是晚上10点,村民告诉我们,这里的降雨已经持续一个月了,气温很低,有的同志因此感冒了,这可是在西藏高原上的大忌。按照计划,第二天要到错高村开展考察慰问,还要返回结巴村进行一场慰问演出。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 ,所有同志咬牙坚持,第二天一早即冒雨赶赴错高村, 10公里泥泞的山路竟然行驶了两个小时。在村里,我们走进村民洛桑群佩、丹增旺杰居住的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老屋,详细了解该村民居特色、生活习俗、非遗项目等情况。继而走进73岁的藏刀工艺传承人平措朗杰简易的作坊里,向老人了解藏刀工艺传承的现状。下午,在结巴村的小中心地带,尽管没有舞台、灯光和音响,志愿者已经和藏族村民们在绵绵细雨中载歌载舞,共同演出了精彩的节目。武警文工团歌唱家吴兢一曲《我的中国》深情感人;中央民族歌舞团彝族歌手阿成演唱的彝族歌曲赢得热烈掌声;北京青年魔术师王亚亮表演的绳技、手技幽默诙谐,令藏族村民开怀大笑。由错高村、结巴村十几位藏族同胞表演的《梗舞》是西藏自治区非遗项目,村民们的表演雄浑质朴,生动地表现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欢乐的场面让大家忘记了劳累和不适,和藏族群众一起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做民间文艺工作要把握到生活的脉搏就必须追溯到生活的源头,方能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只有走到生活的极致,才能看到极致的生活。中国民间文艺志愿者选择到最艰苦、最需要关注的西藏高原,播种文化的种子,探寻千年的历史,触摸雪域的文明,领略藏文化的辉煌。在走进西藏的3000多公里行程中,我们6次登上5000米以上的高原,克服人类生存极限的挑战,大家深深地感到, “送欢乐”不是“施舍” ,而是感恩,是回报,缘此,队员们在送欢乐的同时收获了更大的欢乐。

不踩两脚牛粪,就不了解真实的基层

只有带着一顿虔诚和敬畏的心往基层走,才能走得深,走得远,才能了解到基层的本来面目。西藏的传统村落什么样?过去我们不要说见,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次我们接连深入到多个村庄,了解到了藏族传统村落的现状,也洞悉了今天藏族地区村民的生活习性和文化变迁。

“踏作花泥透脚香。 ”在错高村,我们在全部是泥巴和牛粪的小路上把全村走了个遍,向驻村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达娃卓嘎仔细了解了该村的情况。这是林芝地区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古村落。距离工布江达县有111公里,全村104户, 435人,人均年收入8164元,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耕地面积555亩,草场面积11万亩。该村最具特色的是保存完好的石木结构的民居,历史平均在100年以上,最长的达到400多年。同时,该村还保留了极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每年的藏历正月十五立起长达45米高的经幡,同时跳起有着悠久历史的祭祀舞蹈“梗舞” 。“梗舞”已经在2008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这个村子历史上还是著名的藏刀工艺村,工匠们制作的精美藏刀远近闻名。这里建筑古朴,民风淳厚,沿袭至今的传统习俗蕴含着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多种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和志愿者一起来到该村的西藏民协副主席张宗显已经多次来该村调查,他告诉我们,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回程的路上,车厢里飘来一阵阵泥土的芬芳,大家互相看着两脚的泥土和牛粪,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中国民协副主席潘鲁生顾不上考察的疲倦,兴奋地连夜整理出“藏区传统村落见闻”的文稿。

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帮助,小分队就走进哪里。在日喀则地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邦兴村,队员们踩着松动的乱石,冒雨详细了解和查看在尼泊尔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古民居,听取当地村民解说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的民居结构和建筑布局,了解地震改变的样貌。我们来到临时搭起的抗震帐篷里,看望受灾的木碗工艺传承人和藏族舞蹈传承人,为他们献上洁白的哈达。我们来到达曼人家里,了解这个特殊的群落生活的现状。达曼人可谓是在中国土地上生活逾百年而最晚加入中国籍的,也是我国最小的族群,目前仅有183人、 49户人家。在村委会狭小的院落里,我们冒雨为从附近村落闻讯赶来的上百名藏族同胞演出。当《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唱起,激动的达曼人无不热泪盈眶,溢于言表。雨越下越大,村民们没有一个离开,他们把洁白的哈达献给演出的志愿者,拉着他们的手合影留念,队员们与藏族同胞共同跳起当地的民间舞蹈“同甲啦” 。演出结束,村民们把志愿者送到村口,仍久久不愿离去,志愿者们深受感动。彝族歌手阿成说:“把最动听的歌声洒向纯洁的青藏高原、献给可爱的藏族同胞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 ”在查嘎尔达索寺所在的海拔4300米的山顶上,驻守着一个只有两个人的边防哨所。为了让两个战士听到歌声,吴兢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站在哨所门前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她忍着难受的高山缺氧,“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努力放开歌喉,此时,情感比歌声更能打动人心,两个战士一边听歌一边流泪。

不以人民为师,就找不到下基层的真谛

过去听说,西藏是歌舞的海洋,藏族同胞个个能歌善舞、充满智慧,但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们来到最偏远的藏族村落,看到一个个淳朴的传承人,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传承、创造着优美的歌曲、欢快的舞蹈、精美的草编、精致的藏刀、古朴的木碗、实用的建筑。他们在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和谐地适应着自然,巧妙地利用着自然,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表现出了极高的悟性和智慧。志愿者小分队里最年轻的魔术演员王亚亮今年20岁,他感慨地说:“这10天经历的事情、学到的东西,比20年学到的还多! ”

在西藏的经历使我们体会到,真正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就是要为人民放歌;富有成效地送欢乐下基层,就是要送得贴心,送进家门。吴兢深有感慨地说:“这次随中国民协来西藏送欢乐,既没有豪华的音响,也没有高雅的舞台和精美的布景,却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惠民性。 ”阿成则说,咱们这次不像一些所谓的惠民演出那样,大张旗鼓地搞仪式,造声势,重形式。把文艺工作者作为主体和主角,为的是追求办起来热闹,看起来风光,汇报起来光彩,宣传起来红火。至于老百姓是否愿意,是否满意全都忘了,缺少了对文艺主体——人民的感恩和敬畏。一路同行的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沈开远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是真正真心的送欢乐下基层,真正做到了与藏族同胞同吃同住,拉家常零距离,连早餐有时都是自己做。 ”吴兢深有感触地说:“我知道来西藏是艰苦的任务,但没有想到这次走得这样艰苦,但苦中有乐。西藏之行,让我们了解了藏族同胞的生活方式、生活理想和信仰,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的伟大,真正体会到了感恩人民、感谢生活的真正含义。我要一辈子为人民歌唱! ”回顾几天的奔波,想到悬崖边上的行进以及目睹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过程中的勇敢穿越,王亚亮不无后怕地感慨:“太悬了,比变魔术还刺激,但危险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 ”

生活永远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人民永远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文艺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乐观,一种旺盛,一种不懈的热情。文艺志愿服务决不能应付了事,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决不能搞形象工程。而是要以自己的艺术给人民带来欢乐,以激情给人民送去温暖。因此,志愿服务对于一名文艺志愿者来说带去的不是一颗功利的心,而是一颗感恩的心。这就是参加本次赴藏志愿服务者的共同心声和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