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傩祭到钟馗信仰

   刊发时间:2015-06-19   陶立璠

钟馗信仰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形象被认为是“人、神、鬼”的复合体,其神格有时是驱疫逐鬼的鬼王,被视为宅神供奉;有时又代表了福神、财神。因此钟馗和民众的生活最为接近和最为亲近,甚至有《钟馗嫁妹》一类的戏剧上演,深得民众的喜爱。

钟馗信仰源远流长,自唐代以后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且附会了优美的民间传说。正如宋·沈括《补笔谈》中记载的: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卷首有唐人题记曰:明皇开元,讲武骊山,还宫痁作,将逾月。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屦一足,跣一足,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捉其小者,刳目而啖之。上问大者曰:尔何人也?奏曰: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梦觉,痁若顿瘳,而体益壮。乃召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联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图以进。上大悦,劳之百金,批告天下。沈括认为,从钟馗画的题记看似始于唐开元年间,但是钟馗信仰由来已久,而且传说中后魏有李钟馗,隋将有乔钟馗、杨钟馗等,名称上的变化也很多,如钟葵、终葵等。

钟馗信仰流行于全国各地,唯以江南为胜。春节时钟馗是门神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中国民间的造神习俗,大都起源于巫术信仰和道教信仰,钟馗文化的形成也是如此。是中国巫文化的沃土培养了钟馗信仰,使之绵延不绝。所以要了解钟馗信仰的本质特征,不能不对中国巫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所了解。

笔者曾经写过《傩文化刍议》(《傩戏论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中国傩文化的民俗学思考》(台湾《民俗曲艺·中国傩戏·傩文化专集》、1990)、《中国的面具文化》(台湾《哲学与文化》22卷第5期,1995.5)等文,发表在大陆和台湾的杂志上,主要论述傩文化的巫术性质。巫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巫文化又是一切现代文明的源头。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无不和巫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老的天文、历算、医疗、文字、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无不渗透着巫文化的影响。而巫文化的传承者巫师,实际上掌握着民间全部文化知识。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巫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合各种信仰观念,不断产生嬗变,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和分布。在《中国的面具文化》一文中,曾介绍过中国无文化从地域上划分,主要是北方的萨满文化和南方的傩文化。萨满文化主要传承在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中国东北地区满族萨满信仰一直保持着原始面貌,很少受到其他宗教信仰的影响:而有些民族的萨满信仰则因为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产生了变化,如蒙古族原来笃信萨满,后随着西藏喇嘛教传入,民间的萨满信仰,有一部分逐渐和佛教习俗相结合;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原来也曾信仰萨满,后来由于信奉伊斯兰教,原有的萨满信仰遂被伊斯兰教所取代。现在只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民间生活中,留下部分与伊斯兰教习俗相结合的萨满信仰遗迹。由此看来,萨满曾是中国北方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普遍信仰。决定这一信仰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是这些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居住在北方地区的大部分民族,以往过着森林狩猎、渔猎、游牧和半农半牧生活;在社会结构上,又大都是氏族、部落式群体。萨满,作为氏族和部落的保护神,自然得到普遍的信奉。

其次是中国南方的傩文化。它不仅是巫文化的一种,而且以戏剧的形式传承于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傩,原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巫术行为。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这种“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举行。当时的傩分为两种:宫廷举行的傩仪称为“国傩”,民间举行的傩仪叫“乡人傩”。傩仪的形式非常简单,由一位叫做方相氏的巫师,戴着面具,率领其他戴面具的,被称为“十二兽”或“十二神”的人物,在宫廷的各个角落驱鬼逐疫。这种仪式到了汉代以后,达到鼎盛时期,形成宫廷内定期举行的一套完整礼仪,一直延续到宋代。不过唐宋以后,古老的傩仪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傩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祭祀仪式,古老傩仪中起主要作用的巫师方相氏,渐渐被面具代表的神灵和世俗人物所代替。傩仪逐渐由祭祀活动转化为简单的戏剧表演,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面具戏(傩戏)。在南宋长达150多年的历史中,原来产生和形成于中原地区的傩文化,和南方的民间巫术习俗有了充分的结合机会。而在北方由于处于辽、西夏和金的统治之下。这一地区当时被信仰萨满文化的民族所管辖,特别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元王朝建立,北方原有的傩文化,便从宫廷到民间消失殆尽。而在南方地区,从东南沿海到西南边陲,傩文化却得到稳固地传承。

中国的巫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走了一条由民间到宫廷再到民间的曲折道路。《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傩仪一般大年三十在宫廷举行,称为“大傩”,是国家级的典礼,叫“国傩”。傩有“古傩”和“今傩”之分,唐代以前的傩成为“古傩”,唐以后的傩称为“今傩”。唐代是古傩向今傩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唐书·礼乐志》和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驱傩》记载,有唐一代,相关的傩仪,一方面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傩仪和傩祭古礼,另一方面,又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古傩中原有的神秘、庄严的气氛渐渐淡化,而歌舞和娱乐成分却相应增加。唐代傩仪,最明显地变化是由“祭礼”变为“演礼”。《乐府杂录·驱傩》载:“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到四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宫于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其日大宴三五署宫,其朝寮家皆上棚观之,百姓亦入看,颇为壮观也。太常卿上此,岁除前一日,于右金吾龙尾道下重阅,即不用乐也。御楼时,于金鸡竿下,打赦鼓一面,钲一面。以五十人,唱色十下,鼓一下,钲以千下。”此种审傩彩排仪式,前代所无。这说明唐代傩仪之中,驱鬼逐疫的主题已变为象征意义,并将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祭礼不折不扣地变为一种演礼。

其次,傩仪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唐中叶以后,创造了另一位驱鬼逐疫的大神钟馗。钟馗的出现使古傩中“玄衣朱裳,黄金四目,执戈扬盾”的方相氏,被其形象所取代。据《唐书·礼乐志》记载,唐代傩仪中还加入了大型乐队,由戴面具,穿皮农、执棒鼓角的人率领,举行驱鬼仪式。宋代以后,方相氏、十二兽、侲子等古傩中的传统角色,在傩仪中完全消失,而由教坊令人扮演钟馗、小妹、土地、社神、将军、门神、判官等,在傩仪进行时,作戏剧表演。这就是今傩的雏形。

宋代,特别是南宋,是中国傩戏的形成时期。南宋在中国南方的统治达150多年之久。这一时期,也是傩仪从宫廷向民间流布的时期。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详细记载了北宋都城开封禁中大傩的情景。古老傩仪中的方相氏,十二兽(又为十二神)、侲子这些角色均已消失,代之以教坊伶人扮演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

由此可知,钟馗信仰源于巫术。钟馗信仰从一开始就是世俗化的,成为民众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些严肃的场合,比如春节,钟馗被作为门神供奉,和一般门神不同的是它一般贴在单扇门上,而且贴在后门的情况比较普遍;端午节被作为“斩五毒”的天师;其次在一些祭祀场合,则由真人扮演钟馗,比如陕西一带的傩舞“跳钟馗”就是如此。跳钟馗又称闹钟馗,请钟馗,嬉钟馗等,和古代的傩仪相同之处是“跳钟馗”时要戴面具,目的是送孤鸿野鬼。在庙宇落成,社戏开台、新居完工以致结婚、做寿、祭拜天公等场合,主要是通过跳钟馗除煞。其三,钟馗信仰历来得到文人的青睐,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戏剧、雕刻、剪纸、绘画作品中不乏钟馗形象,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钟馗信仰在民间的传播。其四,钟馗信仰的文化内涵是多种多样的,它所代表的神格各有不同,成为民间祈祥纳福的一种文化符号。在钟馗身上几乎体现了民间一切美好的愿望,福、禄、寿、禧、判、子、妹、文、武、财样样具有,有求必应。所以以钟馗为题材的作品常常被用来作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如寿送《钟馗祝寿图》;看望病人送《钟馗赐福图》;乔迁之喜送《钟馗镇宅图》等。总之,钟馗形象在民间是一种吉祥符号,这也是钟馗信仰得以传播、传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