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贡献中华美学智慧

——“中华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民间文艺传承宜昌高峰论坛”综述

   刊发时间:2017-01-04   谭源 赵以保

2016年10月14至1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民协”)联合三峡大学与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湖北省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 “中华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民间文艺传承宜昌高峰论坛”在湖北省宜昌召开。本次论坛是继去年在绍兴成功举办柯桥高峰论坛以来,中国民协继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增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又一次理论探索和生动实践。来自全国各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与美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及参会人员共计100余人,论坛发言专家提交论文共30余篇。论坛就中华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上的民间故事、“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习俗、中华美学精神与民族民间乐舞、中华美学精神与巴楚艺术等议题展开研讨。

为充分体现传承“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搭建多学科交流平台,中国民协联合三峡大学广泛邀请全国各地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宜昌高峰论坛采取跨领域、多学科、多角度的方式探讨中华美学精神以民间文艺为载体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承,是中国民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新的探索和实践。本次论坛体现了学界研究的新倾向、新特征:一是中华美学精神理论研究,与会学者深入辨析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二是重新发现民间文艺,学者呼吁中国美学研究应重视民间文艺的研究,关注民间文艺的精彩案例;三是阐述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应重视民间文艺研究的原因,探讨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传承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民间文艺不仅价值丰厚,而且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四是阐述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传承民间文艺的意义,学者认为重视中国美学特质研究并建构中国美学话语范式,不仅体现出中国文化自信,而且可以为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贡献中国美学智慧。本文举其大要,综述如下。

中华美学精神理论研究

“中华美学精神”是近年学界探讨的热点,对其内涵与外延的深入研究也备受本次论坛专家学者的重视。正如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所强调的,中华美学精神诞生于民间文艺的土壤上,给中华文化带来灿烂文化种子和文艺美学系统的思想家也多来自于民间,这赋予中华民族文化以深厚的底层色彩,尤其是这些思想家多身处危机时代,担当起重整中华民族文化大厦的神圣职责,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里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南北朝民歌到唐代新乐府、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论哪一种达到思想和艺术高峰的文艺品种,都来自于民间,“这说明,中华美学精神不仅诞生于民间,还依托民间文艺来传承。”他指出,“正是民间思想文化的滋养,为每每处在危机境地的中华美学思想带来新的滋养,促使它获得新生。”

在长期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中国民协国内联络部主任侯仰军看来,中华美学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美学情感、美学追求和美学理想的深层内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核心理念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求真求是、向上向善、文质兼美的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淡泊明志、入世出世兼顾的情怀,以及序人伦、倚教化、求团圆、重意象的情感诉求,都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陈宇京教授阐述了其对中华美学精神内涵的理解:“从本体学意义层面而言,中华美学精神是历经千百年浪打沙练、沉淀积累的、物化了的中华民族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从形态学层面而言,中华美学精神是彰显为华夏56个兄弟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而又各具特质且互为借鉴的、创造真善美的立美过程及相关审美经验;从美学或者哲学层面而言,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关于生命轮回、万物生命一体、天人合一等生命本真的辨析思考结果的总和。”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李修建副研究员以《中华美学精神的民间向度》为题论述自己的观点,“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高度凝炼和复杂化的范畴,它与中国社会的多元性以及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息息相关。”他的发言主要针对中华美学精神外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中华美学精神既是一个高度凝练又是一个复杂化的范畴,其内涵与外延具有丰富性,需要学界深入分析。他认为:“在谈论中华美学精神时,还要注意一下四个方面:第一,关注中国民间的、小传统的美学精神。第二,民间同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要从艺术、审美地理学的角度,关注到中国民间美学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第三,还要关注到民族美学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第四,中华民族有着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文化是一个连绵不绝的统一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大传统与小传统,朝廷与民间,文人与民众,民族与民族,其社会与文化始终处于互动、涵化与交融之中,从而有可能形成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文化理念与美学精神。其究竟为何,还需深入分析。”

三峡大学邓新华教授在提交的《三峡民歌与中华美学精神》论文中指出,“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目前学界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和阐释,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华美学精神同中华文化思想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做深入的学习和领会。不应当单纯从儒家等正统思想文化和正统美学思想中去审视和阐发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的民族民间文艺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表现形态和重要思想来源。”他同样阐发了中华美学精神内涵不仅体现在正统思想文化中,也体现在民间文艺中,并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给我们详细阐述了三峡民歌中体现的中华美学精神,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意象主题,心物交感的运思方式,“思与境偕”的意境为最高审美追求等特征。

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首先要讲清楚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讲清楚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性,理清其具体内涵与外延,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从本次论坛专家主题发言中,专家们对中国美学精神从发生学、形态学以及本体论高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重视民间文艺传承原因研究

本次论坛部分专家发言阐述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应重视民间文艺研究的原因,并探讨了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传承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民间文艺不仅价值丰厚,而且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民间文艺是中华美学精神重要载体  

很多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中国美学研究应高度重视中国地方性知识,民间的、民族的、口传的文艺形态,认为民间文艺更加原生态地保存着中华美学基因,也是承载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邱运华指出:“中华美学精神不仅来自民间文化,还依托民间文艺来传承”,他从源头上肯定民间文艺的地位,并认为在“一带一路”时代语境下,民间文艺形态是传播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媒介,也是便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相互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纽带。他说:“不论是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还是传播中华文化,仅仅依靠语言文字媒介是不够的,甚至是难以见效的;而最为直接和便捷地沟通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和不同区域的人民,唯有艺术,而艺术之中,民间艺术由于诉及人类普遍的日常生活、借助最简单的物质材料、采用的是最共同的朴素手法、表达最基本的理想和情感,因而,最能够直接为各民族、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所理解、所接受。”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以《古村落是珍藏中华美学精神的富矿》为题目做了主题发言,明确指出:“古村落有着物质和非物资文化的大量遗存,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库,更加深入地研究古村落,发掘珍藏于民俗大地的中华美学精神富矿,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也指出:“我们重新认识乡土,是在寻找乡土的文化基因与文化个性,发现乡土对于现代社会建设物质价值、社会价值与精神价值。”邓新华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不应当单纯从儒家等正统思想文化和正统美学思想中去审视和阐发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的民族民间文艺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表现形态和重要思想来源。” 湖北省民协副主席王作栋在发言中也表明,“长江三峡区域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古老的大河文明。从原始渔猎采集、农耕初萌、部族筚路蓝缕开疆拓土起,创造和积淀了恒久生辉的楚文化、巴文化。在丰厚的民俗文化中,民间文学艺术品种繁多,故事、民歌、谚语、谜语、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等门类齐全,自发沿袭的传人遍布城乡。难以数计的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内含多元的中华美学精神。”以上专家旨在阐明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民间文艺是中华美学精神重要载体,是中华美学精神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因此,他们认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传承民间文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二)民间文艺研究相对不足  

审美作为主体受外在对象感性触动的情感体验活动,非官方的民间同样具有鲜活的感性体验,其直接呈现为文艺作品留存下来的也极为丰富,也亟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整理与弘扬。近年来,有学者不断反思中国美学研究,对其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式均有深入的探讨,其中由美学研究对象集中于经典文本和艺术领域转向对重视民间的、民族的、口传的文本形态研究的开拓,本次论坛上,学者呼吁中国美学研究应高度重视民间文艺形态的研究。

对于美学概念,西方先于中国建立一整套话语言说方式和概念体系,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更多的受西方美学研究范式影响,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研究,而对民间的、民族的、口传的文本,以及生活中的美学研究相对不足。李修建副研究员在发言中提出:“‘中华美学精神’是近年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美学届、文艺学界、艺术届对其多有阐释。综合来看,这些解读存在一个问题,即往往将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者和承担者化约为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主要思想家和文人艺术,而忽视了民间向度和民族向度。”李修建认为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高度凝练和复杂化的范畴,它与中国社会的多元性以及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息息相关。

近年来,有学者不断反思中国美学研究,对其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式均有深入的探讨,例如上海社会科学院许明教授的“中国审美风尚”研究、山东大学陈炎教授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的“中国审美意识”研究等等。长期以来,中国美学研究对每个时代表现为理论形态的范畴、命题的研究较多,而对表现为感性形象的审美意识的研究相对不足。诚如叶朗指出的:“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的历史,表现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形象的系列,如陶器、青铜器、《诗经》、《楚辞》等等;一个是范畴的系列,如‘道’、‘气’、‘象’等等。”美学研究应该将理论形态的审美范畴与感性形态的审美意识研究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基于当前美学理论的研究,本次论坛专家从具体的民间、民族文艺研究实践出发,得出民间、民族文艺不仅具有丰厚的价值,而且还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诚如邓新华指出的中华美学精神不仅体现在儒家正统思想和正统美学中,还体现在民族民间文艺中;邱运华还提出中华美学精神来自民间并以民间文艺为其载体;刘华通过深入研究古村落,得出古村落是中华美学的富矿等等。因此,他们呼吁中国美学研究应加强对民间、民族文艺的关注。

民间、民族文艺研究

本次论坛还表现出另一重要研究倾向,即民间、民族、地域文艺研究也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专家发言呼吁中国美学研究应重视民间文艺的研究,一些专家提交的论文为本论坛呈现了他们长期深入研究民间文艺的精彩案例,为深入提炼与总结民间文艺独特性,传承民间文化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

与会专家的民间、民族文艺实实在在的、生动的个案研究,是本次论坛重要特征与创获。王作栋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湖北省宜昌市具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向大会报告了湖北省民协采录、编纂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卷》和《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卷》等几百万字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料。职业画家、艺术评论家周伟平的越窑青瓷研究,其提交的论文《越窑青瓷的辉煌、复兴与困境——以上林湖越窑传承为例》,为大会阐述了越窑青瓷独特的审美特征、历史地位以及传承困境等。湖南省文联曹志辉研究员介绍其湖南女书美学精神研究的成果,他介绍了女书起源、分类以及特点等,对揭开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神秘面纱,具有参考价值。贵州省文联李晶研究员的贵州民族开天辟地神话研究,阐述了在远古的贵州大地上的开天辟地神话,同样蕴藏着中华民族坚韧、乐观、向上、向善的真善美情怀。上海报业集团王雪瑛女士在《海派文化与土家文化的对话》中提出:“海派文化让上海形成多元文化格局,不仅赋予上海都市文化旺盛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生命力,而且赋予上海都市文化开放与包容的襟怀和气度”,并阐述了“海派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特征。浙江画院陈青洋教授在《丝绸之路文化意义的美术呈现——全西域古洞窟壁画艺术考察札记》中指出,古洞窟壁画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视觉呈现,也是中华美学重要宝藏,亟待深入研究与传承。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对农民画这一独特艺术门类进行深入研究,其主题发言为《农民画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他对农民画在内容上、形式上以及色彩上具有的特征进行深入提炼、总结,揭示其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内在关联。学界关于农民画研究,相较于文人画等画种,还是相对不足的,类似农民画的其他民间艺术形态也亟待学界对其承载的中华美学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提交的论文《文化交流与民族特性的凝铸——以中越跨境民族京族为例》,具体分析了文化在中越跨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是鲜活的中国文化输出与促进民族融合的生动案例。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做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跨界族群音乐的研究个案,他指出西南跨界族群音乐具有原生性民间音乐文化层和次生性佛教音乐文化层以及再生性杂糅音乐文化层,需要深入鉴别与研究。陈宇京教授的土家族丧仪乐舞文化研究,也是民族乐舞审美特质生动个案研究实践。他指出:“关于土家族丧仪乐舞自秩序化的探析,可以为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事业,提供形态丰富的个案实证和学理储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做出独具土家特质的人文贡献。”武汉音乐学院周耘教授在《美的异相与传统的现代性——土家族乐舞赏鉴偶感》主题发言中声情并茂地为大会呈现了土家族乐舞独特的审美特征,与陈宇京教授的《土家丧仪乐舞文化的自秩序化论》,形成土家乐舞理论阐述与具体表现形态的生动呼应。关于地方性民间文艺研究的实践还有武汉理工大学杨先艺教授的《楚艺术造物美学研究》,杨先艺教授通过对楚艺术造物的风格及精神的分析,挖掘楚艺术造物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楚文化属性。

本次论坛除了学术研讨外,还包括长阳民俗考察活动。与会专家深入民间切实体验民间文艺表现形态,也是“中华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民间文艺传承宜昌高峰论坛”的既定主题之一,同样也体现出本次论坛与会专家高度重视民间文艺研究倾向特征。他们为本次论坛呈现了其长期深入民间、实地调查而取得的生动民间文艺研究个案,为深刻理解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之间的关系,以及切实做好民间文艺的传承与推广工作积累了一手资料、打下了实践基础。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传承民间文艺的意义研究

本次论坛专家在主题发言中还阐述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传承民间文艺的意义,认为重视中国美学特质研究并建构中国美学话语范式,不仅体现出中国文化自信,而且可以为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贡献中国美学智慧。

(一)学理意义

审美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而非认知活动,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审美活动是一种“恒新恒异”的创造,不同的主体因性分修养不同,感知世界的美的程度也不同。从这一角度来理解,受东方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国人,其主体修养和知识积淀不同于西方,势必形成中国人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势必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审美话语言说方式和概念体系。事实说明,中国古代的确为人类贡献了大量美学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美学特质,弘扬中国美学智慧,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本次论坛专家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理论研究十分关注,邱运华教授从发生学角度阐释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源头,从本体论高度,肯定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传承民间文艺具有内在关联。邓新华教授与李修建副研究员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承担者和表现者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的精辟论断,从理论上为民间、民族、地域、底层文艺研究做好了铺垫,他们认为除了正统经典文本可以承载中华美学精神,那些民间的、民族的、地域的、口传的文艺形态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郑土有教授的农民画研究、萧放教授的重新发现乡土研究、陈宇京教授的土家民族乐舞研究等等,可以说是从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民族的、民间的文艺形态出发,呼应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并且也生动地证实了民间文艺是中华美学精神重要载体。

(二)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习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重大倡议,是国际合作与发展繁荣的区域中国新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在主题发言中呼吁从本土文化基因出发、从尊重地域文化特征出发,深入总结、提炼中国人自己的审美体验,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从而建构中国美学,为世界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贡献中华文化智慧。

如何有效传播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为世界发展与繁荣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才是问题的关键。本次论坛专家发言充分阐述了民间文艺是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美学智慧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因此,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传承民间文艺不仅具有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学理价值,而且还具有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合作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中华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民间文艺传承”宜昌高峰论坛,充分研讨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肯定了民间文艺的价值,认为民间文艺是承载原生态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并积极呼吁传承民间文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为世界贡献中国美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