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的民间向度

   刊发时间:2017-01-04   李修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来,“中华美学精神”成为学术研讨的一大热点,美学界、文艺学界、艺术界的相关学者对其多有解读。综合观之,这些阐释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即往往将中华美学精神的承载者化约为中国古代经典文本(如《周易》)、主要思想家(孔子、老子、庄子)和文人艺术(诗文、书法、绘画),而忽视了民间向度和民族向度。实际上,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高度凝炼和十分复杂的范畴,它与中国社会的多元性以及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息息相关。我们在谈论中华美学精神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中国民间的、小传统的美学精神。相比文人士夫的美学和文化,中国民间有着颇为不同的审美传统,体现出大异其趣的审美趣味,其美学精神很可能与儒家精神有着巨大差异。著名民间文学研究者刘锡诚先生曾指出:“在民间,我们可以看到,在占中国幅员比例很大的广大的领地里和众多的人口中,特别是那些边远的地区,或者文件中常说的‘老、少、边地区’,人们的行事,即行为模式,并没有多少,或压根儿就没有受到什么儒家的影响,在那里,被学者们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倒是地地道道的‘大传统’。”

举例言之,中国文人艺术深受老庄道家与禅学影响,追求空灵的境界与淡泊的趣味。山水画有着大量的留白,以求气韵之生动,崇尚寂寞荒寒、清逸高远的意境。而民间绘画,则如老农种地,面面俱到,尽量涂满,不留空余,所表现的,多为喜庆、热闹的场景和情感。音乐之中,古琴最受文人青睐,所谓“衣冠子孙,不知琴者,号有所阙”,和、静、清、远、古、澹、恬、逸是古琴艺术所透射的美学精神。而民间音乐则以鼓、锣、唢呐、二胡等乐器为主打,营造的是欢腾、乐天的精神气象。

第二,民间同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要从艺术地理学和审美地理学的角度,关注到中国民间美学的地域性和差异性。比巴楚文化,在历史上,有着迥异于以儒家为核心意识形态的中原文化。李泽厚曾提出中国美学有四大主干,除了儒家、道家和禅宗,特别拈出以屈原为代表的屈骚传统。在他看来,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代表了一种充满浪漫激情、富有原始活力的南国文化。唐代段成式曾将荆楚文化概括为“及戏及怪,无侵于儒”。巴楚的民间文化带有强烈的巫风,这种美学风格至今仍可见于巴楚地区的民间文艺之中。

第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历史流变、文化传统存在巨大差异,他们的宇宙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就有着显著不同。所以,在探讨中华美学精神时,需要关照到不同民族的美学精神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第四,中华民族有着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文化是一个连绵不绝的统一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大传统与小传统、朝廷与民间、文人与民众、民族与民族,其社会与文化始终处于互动、涵化与交融之中,从而有可能形成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文化理念与美学精神。其究竟为何,还需深入分析。

在具体研究中,可以借鉴人类学的方法,除了研究传统文人的美学精神,更要研究中国各个区域的民间美学,各少数民族的美学,在广泛获取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提炼、归纳,得出能为大家广泛认同的美学精神。

我们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民间向度的强调,一方面可以丰富并深化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提升其学理性,另一方面能够表明对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尊重、关切与珍视,从而为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留出更大空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