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民间艺人节在杭州南宋御街落幕 百名艺人各展绝技

刊发时间:2015-11-03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物学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民间艺人节,10月29日在杭州南宋御街落幕。

烙画、镂雕、唐卡、皮影……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展示的每一种技艺,都承载着千年的传说,古老而略带神秘。

《张道一论艺术》一书中,写道:“民间艺术是从劳动者心中长出的花,花开花落,自生自发,犹如群星灿烂,仿若百舸争流。外表的粗、俗、野、土,却尤显雨露清新、茁壮美好。”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浪潮中,民俗文化却渐行渐远。

2003年,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启动全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成立了浙江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同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室”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由此,我省一大批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得以更好保护,进而发展、创新。

第六届民间艺人节,让我们有幸阅读这些优秀的民间工艺精品,聆听艺人们曲折的传承故事,体味那份传统而又可贵的工匠精神。

镂雕艺人:

刀锋寻回古老记忆

展馆里,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引起记者的注意:一张薄如蝉纱的展品上,镌刻着一位头戴凤冠的戏子,侧目低垂,绒扇半遮面。灯光下,展品散发着迷人的金黄色泽。

“这幅镂胜作品,是在金铂上完成的。”《戏子图》的主人名叫孙健,是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镂雕艺人。

“镂”,镂空、雕刻;“胜”,用金银箔、丝帛等镂刻而成的艺术品。这项技艺,孙健从事了二十年有余。

根据史料记载,镂胜艺术在唐代中期达到顶峰后就断代了。重拾镂雕技艺,孙健觉得完全是出于“机缘巧合”。2004年,四川金沙遗址出土了一张金箔,即“太阳神鸟”金饰。整幅图案线条简练流畅,酷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当时,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的孙健,已经在青岛的一所大学里任教。“太阳神鸟”的重返视野,激起他心中不小的涟漪:这可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

如获至宝的他,翻阅了大量文献,并制作了镂雕用刀,试着寻回这份古老的手工技艺。最初,孙健在银箔上临摹“太阳神鸟”。图案中,看似简单的一个太阳和四只神鸟,其实暗藏玄机:原稿中的太阳,怎么看都像是在转动。但是孙健临摹的作品,却失去了这般神韵。

最后,经历了前前后后十多次易稿,孙健发现:太阳的每个齿轮看似长度相当,实则长短不一。茅塞顿开的他,深深为古代艺人的创作智慧所折服。从那时起,孙健再也放不下对镂雕的热爱,一头扎进镂雕工艺。

在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薄的金银箔上行刀作画,孙健如履薄冰:一但刀走偏锋,就意味着要从头开始。经过不断的努力,孙健反复推敲,掌控落刀力度,技艺日渐纯熟。渐渐地,孙健也能在树叶、巾帛和金箔上进行作画。

孙健孜孜以求的,是一种“刀走笔艺”的境界。在展会现场,孙健向记者展示了另一幅人物肖像:金箔纸上,人物手臂处的线条自然流畅,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是用笔描画的。“这款刀法名叫高古游丝描,从起笔到收笔,都有藏锋和收峰。”孙健告诉记者,刀尖若要走出笔尖的效果,就需要藏锋,“手势一起一落,力道全在里面。”

二十多年来,孙健最引以为豪的,是一幅《大卫像》的“半浮雕作品”。这幅镂雕长为80厘米、宽为60厘米,是在泥银宣上完成的,花了他半年的时间。虽然是在薄薄的一张平面纸上,大卫头像却有着强烈的立体纵深感。用刀锋去处理西方雕塑作品中的受光与背光,孙健在自我挑战中乐此不疲。

烙画艺人:

三代传承创新求变

洁白的宣纸上,一朵朵素净淡雅的荷花,掩映于片片莲叶中。

如果不是烙画艺人姜中介绍,市民几乎不敢相信,这幅惟妙惟肖的风景画,竟然是修无线电用的烙笔烫出来的。

烙画,又称烫画,是汉代传统的艺术珍品。生于江苏南通的姜中,祖上三代都是烙画的能工巧匠。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在21岁的时候,也拿起了烙笔。

21岁以前,姜中一直潜心于工笔画。放下勾线笔,拿起电烙笔——姜中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承诺:要把家族的老手艺,薪火相传下去。

和父辈们一样,姜中最初是在木板上作画。通过控制电流的强弱,烙笔就能在木板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迹。拿惯勾线笔的他,用起烙笔来总是不太顺心,木板表面经常被烫得坑坑洼洼的,有时候木板还会被烫穿。

为了练好基本功,姜中给自己安排了魔鬼式的训练:早上5点30分起床,晚上7点30分休息,每天作画时间不少于12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姜中已经可以做到“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了。

要传承,更要创新。姜中发现,用木板作画不易携带和传播。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宣纸。载体变薄、变软、变轻,姜中对自己的画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的探索中,姜中发现,当烙笔通上12赫兹的电后,就能在纸上留下痕迹。欣喜若狂的他,为练就“纸上走火”的本领,又开始了闭关修炼。

如今的他,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纸上烙画,信手拈来。

眼下,姜中正专心投入于创作一幅长卷。这幅画卷长度约为200米,描绘的是乾隆二十年间的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姜中介绍,这幅作品构思于2013年。“这幅图名叫《万里神州图》,我会用6年的时间去创作。”姜中说。

贝雕创客:

方寸之美巧夺天工

在贝雕展位,前来观看工艺品的人络绎不绝。翩翩起舞的白鹤、腾云驾雾的仙女、层峦叠嶂的诸峰,或依附在白瓷表面,或放置于衬物之上,方寸空间显乾坤,令人拍案叫绝。

来自福建平潭的詹立新,是贝雕的主人。同时,也是一名贝雕商人。

詹立新告诉记者,老家平潭四面临海,螺蛏蛤蛎,品类之盛,不可胜数。1955年,当地就开办了贝雕工厂。20世纪80年代,当地的贝雕曾盛极一时,大量产品出口海外。随后国企改制,老艺人纷纷改行,许多贝雕厂破产,贝雕这项工艺也陷入低迷。

当时的詹立新,对贝雕产业的衰败感到十分痛心。20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收藏各式各样的贝雕工艺品,并研习贝雕之技。2010年,他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创意公司,主营贝雕产品。

在詹立新看来,每一枚贝壳都是独一无二的。“贝壳的美丽光泽,是所有的现代工艺无法匹及的。”詹立新打开手电,照亮扇贝的背面。只见灯光由内而外,穿透贝壳,层层渲染出七彩的光晕。贝上雕琢的小世界,瞬间变成了晶莹剔透的水上宫殿。

贝壳之美,美在原生态。贝雕遵循的是保有贝壳原有的肌理,天然去修饰。瓷盘上,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挂在藤蔓,娇艳欲滴。“制作葡萄的原材料,是平潭当地的一种螺。”詹立新说,连黛青色的葡萄叶,都是由一款少见的螺打磨而成,并无染色。

甚至,贝雕的创作,也要依赖于贝壳的原有形态。贝雕作品《渔翁乐》中,螺身直挺,黄黑两色错落有致,用作渔翁之身,如同披着一件蓑衣,惟妙惟肖。“做贝雕,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詹立新说。

鉴于贝雕的特性,詹立新在批量生产的道路上动了不少脑筋。创作一款贝雕,可能需要一个月时间,但是生产一千件同样的贝雕,就面临人力成本的难题。对此,詹立新引进了电脑雕刻的技术,把贝雕中适合标准化生产的部件,进行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

放眼全国,从事贝雕的人并不算多。这回,詹立新来到浙江杭州,是想在高手如林的艺人节上,和同行交流切磋,开展合作。“在浙江,有千奇百怪的螺,我们希望能有更好的贝雕作品问世。”詹立新充满期待。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