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民间素传“年例大过年”,年例在当地是比春节更为重要的节日。为进一步了解各地民间节俗的传承现状,探索适合年例这一节俗胜景发展的当代模式,2月16日至19日,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带队,中国民协副主席潘鲁生、顾问夏挽群、副秘书长周燕屏,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孙秋峰与来自北京、黑龙江、上海、广东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深入粤西湛江市,开展“年例”民俗的考察活动。
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吴川市、寓意“风调雨顺”的赤坎区调顺村、古朴的麻章区旧县村到"天南重地"的雷州市,从史料丰富的博物馆、非遗展览馆到活态的民间年例习俗、广东醒狮传承制作基地等,考察团一行调研了形式多样的年例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粤西文化。尽管各村年例的具体日期各不相同和形式各具特色,但却同样传递着尊宗敬祖、尚德崇仁的孝爱精神,散播着老少同欢、人神同乐的热闹气氛。18日下午,岭南民间节俗文化研讨会在调顺村村委办公楼举行。结合实地考察的体验和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与会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肯定了年例蕴含的文化传统与当代价值,以及全员参与尤其是青少年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对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将其更好地立档保护、整理研究、传播推广、传承创新和开发利用,更好地弘扬地域文化精神、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探索深具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路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湛江市民俗文化研究会承办,为进一步加强粤西年例文化的研究,促进民间文化的有序传承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