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丽中国遇到美丽民俗——春节鞭炮:“放”与“不放”的纠结

刊发时间:2013-03-15 作者:钟 民

癸巳蛇年春节,关于鞭炮放与不放的纠结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放鞭炮有巨大危害,特别是造成环境污染和雾霾天气,另一方面人们还有着鞭炮所承载的节日情结。那么,随着时代发展,当一种文化延续与现实困境发生冲突,应如何选择?如何化解放鞭炮与环保之间的冲突?近日,中国新闻网和中央电视台《文化正午》节目分别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专家萧放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

中国新闻网记者:近期频发的灰霾天气令“过年该不该禁放鞭炮”再成舆论关注热点。您认为是否应禁放鞭炮?

萧放:过年,大家追求的是有声、有色、有味道、有气氛的节日,如果听不到鞭炮声,大家会不习惯。鞭炮禁放不符合中华民族的节日心理。

过年放鞭炮是中国的古老传统,是年节的一个符号,人们通过烟花驱邪祈福,燃放鞭炮的过程中寄托了和平、幸福、美好的愿望。以前禁放的时候,老百姓觉得过年太平庸,还是喜欢热闹的氛围。而且,今年的雾霾和放鞭炮没有必然联系。年节的时候放鞭炮确实会加重污染,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但不能简单加以禁止。禁止的话,会造成对很多老百姓的伤害。

在城市人口密集状态下,要根据情况变化,适度控制,不能像乡村社会那样狂放。但传统也要尊重,要给人一年放一次的机会。目前情况下,应该以一种疏导、提倡的方式,让大家自觉遵守,不要去强令禁止。这样老百姓就会理解。然后就是提高鞭炮的科技含量,降低污染。如果有好的清洁的方式替代它,也可以替代。但是现在没有的话,还是要按照传统方式来做,老百姓的心情才会好。雾霾是自然的污染,精神压制之后,那个“霾”是在心头,很难去除的。这个霾要你的命,那个“霾”同样要你的命。自然之霾和人文之“霾”都得重视。

中央电视台《文化正午》主持人:作为一位民间文化工作者,对于鞭炮放与不放,您怎么认为?

罗杨:我的看法是要顺应民意,尊重民俗,敬畏文化,同时也要崇尚科学和文明。“堵塞不如疏导” ,今年就特别好,政府没有简单地采用禁放的办法,而是由人民群众这一燃放鞭炮古老民俗文化基因的携带者自己来选择和思索:放还是不放?现在春节过去了,答案也有了。就是:大家还是放了,但是明显减少了。说明整个社会都很纠结。人们既渴望走入现代化的文明生活、渴望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同时也渴望留住那些曾经温暖我们祖祖辈辈美好生活的迷人民俗。我的观点是:应允许放,但是在什么时间放?什么地方放?要有限制。怎么放?如何放?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政府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去断然禁止燃放鞭炮,要担负起引导和管理的责任。文化人也不能以自身的情感简单地陶醉讴歌,要担负起传承文化、推陈出新的责任。

主持人:鞭炮在文化中的重要性是什么?您认为可以被取代吗?

罗杨:放鞭炮迎新年的民俗至少已有两千年历史。所谓“爆竹一声除旧岁” ,清脆的爆竹声是世代中国人除旧迎新的文化符号。抛开空气污染和环保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在央视春晚的钟声响起时,举国上下鞭炮齐鸣、人声鼎沸。辛劳了一年的中国人此刻进入送旧迎新的喜庆状态;一向矜持的中国人此刻融入狂欢的世界;神州上下处处是红红火火的中国年。现在大家都在哀叹年味越来越淡,也就是民俗越来越少。特别是在城市,似乎只有放鞭炮这样一个公众欣赏性的习俗了。喜欢热闹是中国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心里还是离不开放鞭炮,何况人们还有驱灾辟邪的心理。在靠天吃饭的时代,人们用鞭炮来驱邪祈福,史书上曾记作“惊鬼” ,同时还有送神、迎神的功用。虽然今天的鞭炮已隐去了很多原始本意,和很多古老的民俗一样成了一种具有文化仪式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但作为一种民俗仍然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符号。

至于能不能被取代,我以为,民俗本身是活态的,不断发展的。如今的春晚不是在城市中取代或改变了过去的围炉夜话、炕头守夜等很多老习俗了吗?在民俗文化这条流淌不息的长河中,有很多习俗会不断地沉淀在河底,留在历史的记忆中,而优秀的文化总会伴着江水奔腾向前。实际上,很多民俗都在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而不断变化。比如,过去拜年都是到家中,后来时兴团拜,再后有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现在又有网上拜年,这些肯定不如见面拜年更有人情味。但是我看过冯骥才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短信拜年的文章, “短信传情挺好的” 。其实我担心的倒不是放与不放,而是10年或20年后的人们还会不会放鞭炮,就像现在的春运20年后可能就会消失一样。我做过一个调查,在90后的年轻人中很大一部分对放鞭炮不感兴趣,基本上不主动参与放鞭炮。

主持人:我们的传统民俗必须要让步吗?有没有某种方式可以化解放与不放的纠结呢?

罗杨:民俗的“新生”可能要比“复苏”更为令人欣喜。比如,现在的清明节就是由可变的上巳、寒食两个文化的节日让位于时间上的节气,三者合一从而形成今天的清明节。节日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它的文化内涵、核心观念应该是传承不变的,就像我们这个民族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环境自然的敬畏,对衣食父母的感恩,对家庭团圆、国泰民安的企盼。说到具体的,我有一个想法:可以采取有组织、自愿参加的鞭炮燃放方式。以北京为例,比如可以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在城内各区分设若干个集中燃放点,政府统一燃放。或者按社区分别确定燃放地点,由居委会组织,群众自由观看和参与,也可以自愿出钱,比如我出一百元,要求给我放一个礼花或者一百响的鞭炮……政府、社区集中燃放保证环保和安全,这样既满足了人们燃放鞭炮的心理,又保证了安全、减少了污染。

总之,对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传承关键在于精神,我们要传承的不是那些燃烧过的灰烬,而是那束曾经点亮我们心灵、照耀我们前行的民族文化的火种。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