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重阳情意浓

刊发时间:2012-11-12 作者:罗 杨

秋色最浓,秋情最重。在浓烈的深秋时节,在渐凉的秋风中,我们迎来了温暖人心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而这种暖意源自重阳节敬老的内涵。

五千年文明的古老中国,农耕文化始终是中国的主导文化和显性文化。重阳节正是农历九月九日,因为九在《易经》中是阳数,故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重阳由此而名。在农业社会里,重阳时节秋收农事已近尾声,古人得闲开始张罗登高赏景等各项娱乐活动,随之形成了重阳的各种习俗。比如登高远眺、出游赏景、遍插茱萸、观菊吟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节日,在其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趋吉避邪、健康平安、祈福长寿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又与“久久”同音,逐渐又增加了长久长寿的人文寓意,由此牵动起人们的特殊情感。特别是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更使共思共想共度成为一种民族的共同节日文化心理。

关于重阳最早的记述可追溯到先秦的《吕氏春秋·季秋纪》中关于在九月祭飨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民俗史上亦有清明“踏青” 、重阳“辞青”等风俗。究其缘由,重阳节是围绕农耕文明人们岁时节令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南朝《续齐谐记》所记述的“汝南郡”桓景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避灾祈福的故事,是如今人们把上蔡作为重阳节发源地的重要依据。经专家考证,书中所说的汝南郡,就是今天的上蔡,即李斯的故乡。历代的上蔡人并不纠结于历史上“桓景避难”的传说,而是在时代的变迁中秉承重阳文化及其折射出来的至崇理念和人文精神同当今社会的紧密结合,在传承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因子的过程中,不断超越大众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派生出了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使两千年的重阳文化节俗日臻完美,文化内涵日渐丰富,进而使人类的美好情怀不断升华,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寓意。如今上蔡不仅每年举办隆重的重阳文化节,而且形成了全社会尊老、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时代新风。来到上蔡,使人感到这里的重阳是传统的,但是重阳文化节的价值追求是当代的、时尚的,人文关怀和视野是面向未来的。今天的上蔡人正在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中华民族感恩先贤、孝亲敬老的时代篇章。一年一度的重阳文化节使上蔡呈现出“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人间美景。

自1989年开始,国家将重阳节定为中国的“老人节” 、 “敬老节” ,从而把重阳节固有的内涵与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得重阳节不仅是传统的、古老的,也是现代的、鲜活的,实现了时代变迁中的与时俱进。然而,重阳节不放假使我们这个民族缺少了一个共同传承民族美德的固定的美妙时间和特定的文化空间,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最大的遗憾。

“百善孝为先。 ”孝敬长辈,尊老敬贤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活跃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形式,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始终不变的主题。过好重阳节不是要追求传统民俗形式的恢复和节日气氛的热闹,而是要重温孝道的传统和孝心的传送。“人间重晚情” ,我们不仅要关爱身边的老人,而且要关爱普天下的老人。对老年人的孝敬和关爱也不能只在重阳节这一天去表现和行动,而应该融入到社会每个成员每一天的生活里,让爱老敬老成为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崇高风尚。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