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日简介

刊发时间:2015-06-12

羌年,羌族民间年节,自称“日美吉(吉祥如意)”。针对农历汉族春节“大年”讲,又称“小年”。

羌年是我国滥觞年节之一。千百年间,节期多变,羌历、农历兼采:一、羌历年。古羌历认为“万物起一”,“十月初一”最吉利,定为“年节”。古羌人又借农历冬至,为羌历年“年节”。两类“年节”皆历五天,称“过年日”。二、农历年。不少羌寨,径直据十二月农历,定十月初一为“年节”。节期三五天,或长至十天。实际上,各地羌民长期均按本地习惯,从上述各“年节”自行约定时日,沿袭乡土“羌年”。1987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州政府旋即统筹“羌历年节”,将农历十月初一法定为“年假”。次年,州政府于此日,组织汶川、北川、茂县、理县,在茂县凤仪镇,联合首举“羌历年庆祝会”。这一隆重庆典,催生浑然一体的羌年。

家家祭祀祖先和白石天神;吃筱面蒸“达瓦”(三角形大蒸饺)。各寨举“坐愿会、祭山会”,由祭司诵经,或请“瑞公(巫师)跳神,跳“羊皮鼓舞”还愿;喝咂酒,唱酒歌,跳锅庄。小伙们着古武士戎装,威武结队到各家“贺年”。羌寨各家堂屋都很宽敞。届时,主客在堂屋拉开场子,纵情歌舞。老人领唱、众和,震得谷应山鸣。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盛大传统节日。族谓“那雅尔”,意为“娱乐、欢聚、游玩”。与“祭敖包”同时举行,则称“敖包那雅尔”。于牧草繁茂、牲畜肥壮的农历七、八月间,择日举行。会期据大会规模而定,历一至十天不等。

元、明两代,那达慕已将射箭、摔跤、赛马三大竞技固定下来。清代逐步变成定期游艺活动,规模、形式和内容均有发展。大会,竟展男儿“三艺”:“射箭”是大会最传统的智与力的角逐,很受人们青睐。“摔跤”广受欢迎。赛手们身穿传统摔跤服,进场先跳传统摔跤舞、唱摔跤歌:展开双臂,双腿高抬,活像雄鹰展翅。按规定,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即告失败。全族冠军饮誉“纳饮”(即雄鹰),倍受人们崇敬。“赛马”分“驰、走”两类:“驰马”小孩参加,身着蒙古袍,脚蹬马靴,头扎彩巾,腰缠艳丽色带,英姿勃勃,循令催马扬鞭,奋勇争先。“走马”成年参加,赛马术高超,求马步稳、走势好、速度快。大会另有拔河、歌舞表演、物资交流等传统项目。

那达慕大会充溢着族内外和睦气氛。届时,方圆一、二百里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草原上,蒙古包和各色帐篷星罗棋布,到处彩旗飘扬,人欢马叫。入夜,无垠草原燃起一堆堆篝火。人们尽情歌舞,彻夜不眠。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守望中国节——中国民协2012年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回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