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新余)七夕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新余举行

刊发时间:2018-08-20

8月16日至18日,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新余市委宣传部等共同承办,我们的节日——2018(新余)七夕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新余举行。

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叶青,省民协主席李小军,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犹王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力根等领导,北京大学教授陈连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亚虎、王宪昭以及陈东有、王东林、刘忠诚等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这是一个广大女性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生活幸福的节日,又因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而成为一个与爱情婚姻有关的日子。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华在致辞中说,新余是中国民协命名的“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今年六月,《中国艺术报》发表了回顾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的文章,文中把新余作为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民间文艺之乡品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范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新余着力打造名副其实的“七仙女传说之乡”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关注毛衣女传说的活态状况,持续进行搜集整理,并全面采集传说传承人的口述史;在中小学开展相关讲述活动;连年举办七夕民俗文化高峰论坛,加强毛衣女传说的研究,扩大其影响力;开展毛衣女传说“申遗”的项目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多年来坚持举办仙女湖七夕爱情文化节,央视连续两年在新余录制七夕特别节目《天下有情人》、2018年央视诗词大会又在新余录制,等等。这些工作充分发挥了民间文化的社会功用,有力地促进了新余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七夕文化在新余大放异彩,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叶青在会议上发言,他指出,“七夕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要借助传统节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七夕节”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节日中一个有趣的、浪漫的、温馨的节日。

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犹王莹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犹王莹在致辞中说,为促进七夕文化的发展,新余连续两年举办七夕文化高峰论坛,并出版了《讲好七仙女故事》一书。创造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技艺和“仙女下凡”传说贯穿于整个中国洞都旅游观光全过程,成为中国罕见以求姻缘文化为主的洞群旅游区“保护并传承节日民俗,就是尊重和珍视老百姓的生活传统和内心诉求,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就是传承和发展深深扎根于民俗大地上的文化精神。”

研讨会由原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汪玉奇主持,现场以采访互动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老师说,七夕节是从先秦时代的牵牛织女爱情传说逐步发展,并在西汉强调重逢,七月初七也由从先秦时代的凶日,逐渐演变为吉日良辰。七夕节两大主题是爱情和乞巧,民俗有晒书、晒衣、制曲、祈富、祈寿、乞巧、祈爱、求子等。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宪昭称在七仙女传说原生地谈爱情很有意义。这个传说所表达的一些价值观是值得肯定的,人们有追逐美好爱情的内心情结,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愿望,尤其是像《天仙配》、《白蛇传》那样,歌颂打破门第观念的男女爱情平等。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亚虎就毛衣女传说申遗提出建议。各位专家深入浅出闸述观点,共享七夕文化研究成果。

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院长王东林认为,在传统文化变更的过程,文化精神内核依然存在。牛郎织女在分离之后,依然能对爱情坚贞不渝,再度重逢。我们现代人对婚姻应该有敬畏心理。

此次研讨会, 6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相互交流,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七夕文化献计献策。

图片提供:中共新余市委宣传部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