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与中华孝文化研讨会” 在山东菏泽成功举办

刊发时间:2018-10-25

10月1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文联与山东省民协、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与中华孝文化研讨会”在山东省菏泽市圆满结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中国民协副秘书长黄涛,《民艺》杂志社社长刘加民,山东省民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映雪,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邱运华代表中国民协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话。他说,在社会各界积极筹备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活动之时,中国民协在美丽的牡丹之乡、农民画乡、尧舜文化流传区域——菏泽举办“重阳节与中华孝文化研讨会”,这是中国民协会同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民协、菏泽市委市政府有关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一件大事。

邱运华指出,“我们的节日”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布置的重大工程,列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也是中国民协近年来推进的重要活动品牌之一。它旨在传承中华优秀节日文化,弘扬节日节俗,推进节日文化研究,美化社会生活。重阳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人精神家园里最美丽的风景,具有人文内涵丰富、流布区域广泛、社会影响深远的特点。重阳节登高、赏菊、祭祖等活动,弘扬了敬老孝亲、厚德仁爱的理念。重视孝道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中国人为人处世、品行修养、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孝文化之所以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强韧的适应力,就是因为它把个人修养、家族管理与国家利益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规定为一个渐次递进的逻辑关系。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孝文化功不可没。

邱运华最后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精神成长和思想进步,早已超越了仅仅依靠家族制度治理国家的迷信,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家庭这一社会细胞,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社会治理的不可忽视、不能缺少的基石。所以,在中国社会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传统孝文化的社会宣传、弘扬传播和思想研究领域,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立场,坚守“吸取精华,去除糟粕”的原则,传承好发扬好中华民族优秀的孝文化传统。我们衷心希望参加这次研讨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通过实事求是学术研究,大胆探索,积极碰撞,推出新成果,提出新方法,为孝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

研讨会上,黄涛、桂胜、刘晔原、潘建荣、唐孝祥、邹明华、赵英健等14位专家代表做了精彩发言。黄涛梳理了重阳节诞生的历史时代和主要功能,认为敬老求寿是最主流的文化诉求。武汉大学教授桂胜认为,奉亲养老与慎终追远是孝道的基础,上慈下孝的传统在孝道文化中具有同等地位。既然孝文化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就可以与时俱进,重构孝道,把先进文化观念吸收进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说,爱幼是人的本能,敬老却需要后天培养。当今时代要把爱惜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加入到孝文化中来。孝文化的当代表达就是要知行合一、创新形式。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是历史学的民间达人,多年来潜心尧舜文化起源地研究,推动德孝文化的传承发展、落地生根。他的发言从历史典籍和考古发现的角度论证了菏泽成为中华文明真正源头的科学性可靠性。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孝祥从传统村落里文化空间的建构角度,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孝文化传承发展及其当下意义提出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邹明华认为孝心与孝行值得认真对待,要学会甄别民间故事里的极端孝行与其承载的孝心内涵的关系,弘扬孝道不能照猫画虎、机械模仿。清东陵管委会副主任、研究员赵英健从清东陵的建筑布局,探讨了有清以来十分重视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的治国理念。

研讨会由侯仰军做总结发言。他从重阳节的起源与时代价值、尧舜文化与敬老孝亲、二十四孝与孝心孝行等方面对专家的发言做了梳理和回应,受到与会学者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赞同。

研讨会期间,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还与当地干部群众三百多人一起祭拜了尧帝,考察了德孝文化博物馆和菏泽木版年画。

图片提供:刘加民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