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写在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巡礼之际

刊发时间:2015-06-09 作者:潘鲁生

今天,“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巡礼”活动在山西晋中榆次后沟古村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档案》在此首发,我们回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起点,回望13年的风雨历程。如冯骥才主席所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启动十几年后,参与者应该回到抢救工作的始发地,摸一摸我们的文化良心是否还在,自问还能不能找到昨天那一点心里的圣火”,传统村落保护任重道远。
这次来后沟,体会到村子与13年之前一样平静,感受到村民的生活特别富足和幸福,意识到传统文资源在后沟村做到了很好的转换,很自然。我感到“再出发”是总结保护传统村落好的经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多为村民着想,共建有文化、有生态、有幸福生活的家园。
回想13年前,在冯骥才主席的带领下,我们首次对后沟古村进行了采样调研,并在2003年1月,将后沟古村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
一项事业与一个村庄的联系并非偶然,其中包含了学术的视野、关切和方法体系。十几年来,冯骥才先生引领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以及传统村落保护行动,在历史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进程中,存续民族文化的薪火,存留民间记忆的载体,可谓旷日持久、艰苦卓绝。其中,引领性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对民族文化命运和乡土民生的关切是一条贯穿的轴线,也是如今我们回看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1
后沟古村与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出发点

后沟古村发现伊始就建立了民间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紧密联系,也倡导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冯骥才主席的学术主张。
后沟古村的发现与认定,意味着我国对于传统村落评价范本的确立形成。
后沟古村的村落民俗采样活动,也标志着我国当代民间文化普查研究的方法体系进一步形成。

后沟古村发现伊始就建立了民间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紧密联系,也倡导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冯骥才主席的学术主张。我们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从未停留于孤立的民间文化事象本身,而是时刻关注其得以孕育生成、赖以演化发展的村落母体,建立了广阔深刻的社会视野,拉开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序幕。
后沟古村的发现与认定,意味着我国对于传统村落评价范本的确立形成。冯骥才先生在《古村落是最大的文化遗产》中对传统村落的历史、规划、遗存、特色做出界定,启示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析传统村落构成要素的相关性价值、潜在信息价值,具有原点意义。
后沟古村的村落民俗采样活动,也标志着我国当代民间文化普查研究的方法体系进一步形成。2002年,在围绕后沟村展开的民俗普查活动中,确立了涵盖生态、农耕、工匠、交易、交通、服饰、饮食、居住、家族、诞生、成年、结婚、拜寿、殡葬、信仰、医药、游艺、岁时等的调查内容,和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逐一调查、采用问卷和周围村落走访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阅历的村民进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采用了座谈、随机抽样等调查形式。由此形成的是一部村落及民间文化的调研范本。
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方向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回归文化,着眼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文化认同,发现农村文化价值。

历史上形成的村落文化具有丰富性。在转型过程中,其实很难孤立地保留建筑遗迹等物质外壳,必须深入文化的血脉肌理,考虑其根本性的生成和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拥有独特历史文化禀赋的传统村落,是以文化驱动经济生产,还是用经济市场来肢解文化?是实行相对静态的遗产保护,还是开展动态的乡村与社区营造?是自上而下的、外力干预为主的消极保护,还是多方参与、村民为主的主动保护?就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主体、对象、机制和目标。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回归文化,着眼社会发展。也就是更加重视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保护,变静态保护为动态营造,并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说,传统村落要延续和发展下去,必然要与当代社会对接发展经济和生产,因而发挥其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发展具有文化创意内涵的产业,具有契合度和可行性,关键在于,是充分认识文化的独特价值、尊重文化的生态和内涵,以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来增加产业附加值,还是以短期的市场收益、逐利需求来开发、肢解、改造原本具有唯一性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涉及深层次的认同、发展的监督机制、以及主动营造和发展的共识。
加强农村文化认同,发现农村文化价值。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农村文化缺少认同和尊重,甚至将农村、乡土作为鄙夷嘲谑的对象,也将农村视为需从城市“送文化”加以帮扶的文化贫瘠地带。这是我们不能深入到文化层次加以传承、建构、营造和驱动发展的原因所在。传统村落要生生不息发展下去,不能仅依存于自上而下的名录体系,必须建立村民主体的文化自觉与参与机制,全面考虑以文化为内核和驱动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实现以特色文化资源为根基的营造性的发展。
3
传统村落保护的建议

建议出台《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条例》。
建议深化传统村落文化资源转化研究,搭建公益性专业支持平台。
建议建立传统村落活化营造策略。
建议健全村民自主保护与发展机制。

从榆次后沟村的经验可以看到,在全面梳理、深度认识和尊重认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体性、风貌性和原真性的保护原则,解决了修旧如旧与舒适生活的矛盾,从民居建筑到作坊工艺,全面复原传统风貌,从而使文化价值全面凸显并在后沟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理性参与,而且制度化、精细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项可以量化决策、透明管理、社会整体受益的公共事业。
建议出台《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条例》。划定保护红线,解决传统村落认定、评估和保护的原则问题;实现有法可依,明确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责任、实施机构和法律责任;做到因地制宜,健全“一地一规划”,“一村一方案”的传统村落保护措施;突出民生主体,健全“政府主导、专家参与、村民受益、社会协作”的传统村落保护机制;重视文化建设,修复农村文化生态系统,激发农村文化发展活力。
建议深化传统村落文化资源转化研究,搭建公益性专业支持平台。发挥研究先导作用,加强实践转化和应用研究,找到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发展、活化利用的可行途径,建立研究转化“雅俗共赏”的信息交流平台,为村落基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学界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
建议建立传统村落活化营造策略。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必须深刻认识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的现实意义,进一步研究制定发展措施,从传统村落活化的意义上推动再生发展。尤其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趋势下,应通过建立传统村落活化营造策略,重振地方文化,实现地区机能重塑,提高生活品质,以期解决衰退问题。
建议健全村民自主保护与发展机制。村民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主体。具体应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的专业咨询机构“传统村落保护咨询委员会”,成员由政府机构成员、专业技术人员、乡土社区代表、社区外部公众代表组成,就传统村落价值专业分析与认定、保护资金落实、文化价值实现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目的在于有效引导、监管基层自治组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实践,保证传统村落组织保护在实践中的社会综合效益。
总之,传统村落是历史形成的,有其形成过程和内容内涵的丰富性,它在当代的转型发展也不可避免,我们既要从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上加以认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存续血脉和见证,也要精细化地剖检解决转型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矛盾,以文化的认同和创造为根基,重视整合资源,重塑环境,建立共识,发挥基层主体作用,实现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