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灯锣鼓聚象山 非遗文化再扬帆

刊发时间:2015-10-12

2015年9月14日,在喧天的鱼灯锣鼓之中,第十八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系列活动在浙江象山石浦拉开帷幕,本届开渔节不仅包含祭海仪式、渔区民俗文化巡展、妈祖巡安仪式、开船仪式四大传统项目,还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举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行动”论坛,在突出民俗性、群众性的基础上,融入当代生活,与淘宝等电商合作首次举办海鲜之都网络美食文化节,力图将开渔节打造成每年一度的特有文化品牌。象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来兴,象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华、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副秘书长周燕屏、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以及来自海洋、民俗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本次开渔节。

 

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

中国是文明大国,当年张骞带着我们的民族元素与文化遗产和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走向世界,以文明的“君子之交”为我国构建了国与国之间,民众与民众之间和平互惠的持久联系。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象山作为浙江省“三湾一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迎来发展的新契机,力图重点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渔文化资源,发展成为“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港湾。开渔节的仪式上,通过祭神、娱神、拜海、祭祀、演戏等活动,可以看到千年渔乡的浓郁风情已经融入了象山地区百姓的身心和血脉,在此基础上,象山市还通过全国渔拓书法邀请展的形式大力推动渔拓技艺与书法的融合发展,组织开展非遗精品节目展演,擦亮象山渔文化的名片,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播、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以“感恩海洋”为主题,突出民俗性、群众性

渔文化是象山传统的地域特色文化,本届开渔节围绕渔俗文化内涵,注重创新,通过“祭海仪式、开船仪式、妈祖巡安仪式、渔区民俗文化巡游”这四项开渔节传统特色项目,突出了“感恩海洋”的主题,突出民俗性、群众性,进一步增强开渔节的内在活力。妈祖是渔民的守护神,举办妈祖巡安仪式就是祈求海神赐福,鱼虾满仓,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正是象山人知恩图报的精神写照。今天,古老的祭海活动除了祈求平安丰收之外,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宏大主题。每年,都有台湾的同胞为了参加这个活动回到象山,体现了文化的凝聚和感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这正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为人之道。

 

传承传统渔文化 发展新民俗

随着象山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在继承传统渔文化优秀因子的基础上创建充满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新型渔文化,为象山提前的未来发展提供思想资源、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是亟待发掘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传统的渔俗文化要想在现代社会焕发活力,也必须敢于创新,找到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符合现代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承载形式。今天开渔节的主题“善待海洋”、“保护渔业资源”就是对传统“人海和谐”的主题的进一步延伸;如意娘娘的真身在中秋节之际重归故里,两岸亲人借如意娘娘回乡省亲实现了团圆,传统文化成为了情感交流的媒介;对于渔文化,象山通过成立渔文化研究会,召开全国渔文化研究会,创办全国第一家《渔文化》杂志等方式,对海洋渔文化进行专题调研和开展理论探讨,以开渔节为平台,带动了一批民间渔俗文艺的兴盛。

 

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发展就没有根基,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传承就会缺乏动力,传承就会由于缺乏新鲜血液而陷于停滞。象山的渔文化善于抓住传统中有生命力的因子,发展新的节俗文化,使之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