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专家组赴湖北调查汉族民间叙事长诗

刊发时间:2015-10-16 作者:张礼敏

9月18日至9月2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专家组陶立璠教授、刘晔媛教授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行,赴湖北宜昌、咸宁,对汉族民间叙事长诗展开调研。湖北省民协驻会副主席鄢维新等有关领导同行考察。

短短三天时间,专家组先后考察了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和咸宁地方民间长歌,通过听取汇报,观摩歌手演唱,参观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及民俗馆等活动,了解到湖北民间至今仍保存着山歌的演唱传统,尤其是在多地汉族群众中,活态保留着大量的民间叙事长歌。这些长歌多在人生仪礼中传唱,传承状态自然良好,保护措施积极得当。令人欣慰的是,湖北省民协有关领导,湖北理工学院何岳球教授等专家,以及张定虎、熊旺秋等民间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已经对这些长歌做了大量的记录整理工作,各类出版物、文本资料、歌手档案、音像资料非常丰富。

民间活态保护是文化遗产的生命线。宜昌市雾渡河镇是“中国民歌之乡”,当地政府对民歌传承给予高度重视,不仅对民间长歌的传承人有奖励性政策,也把长歌演唱编入中小学教育课程。这些措施和手段使雾渡镇8村一个社区,就有民间歌手上千人,其中省级优秀歌手2人,市级11人,区级26人,区级民间歌师5人,歌手23人。正是这些歌手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使该地区的民间长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在咸宁调研期间,来自咸安区、通山县、嘉鱼县、通城县等地的刘友先、吴世春、汪加洪、夏淑兰、雷华英、胡时光、刘国甫、徐映保等八位歌手进行了现场表演。何岳球教授介绍了她多年来记录、整理、研究当地民间长歌的成果,熊旺秋老师则展示了他整理的21种民歌、山歌曲调。专家组对这些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二期)工程”事关湖北省的工作,与当地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