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染织遗产:就地保护就近研究

刊发时间:2015-11-12 作者:张志勇

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染织传统,民间印染作为一种乡土艺术,与特定的气候、土壤、劳作和栖居方式密不可分。民间印染作为仍然在延续的无形文化遗产,作为地域文化的血脉和基因,亟待得到就地保护和就近研究。近日,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在江苏南通挂牌成立,将协同同时成立的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中华三千年来珍贵的染织技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和传承。“土布上的蓝花是乡间盛开的野花,是走进城市、走向现代生活的人类所共同怀有的美好记忆,是共同的文化遗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的一席话,代表了许多传统染织研究者的心声。

传统民间染织品广泛应用于被面、床单、门帘、方巾、兜肚、枕巾、挂饰、帐檐、服装等生活用品,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白头偕老的向往、子孙繁衍的祈求、长寿永生的企盼、家人平安的祝愿。20世纪初,外来印染设备进入中国,新面料、新花型在大城市流行,后来慢慢进入中小城市,民间染织土布逐渐在百姓生活中被淘汰。时至今日,一方面,随着染坊老艺人的过世,古旧染织纹样及花版随之消失,另一方面,存世的染织品和传承人及其技艺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

中国的染织艺术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初成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经过魏晋多元融合,到隋唐时代已经蔚为大观。宋元明清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江南一带的染织艺术地位日益凸显。清《光绪通州志》载:“用以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说的就是南通一带的蓝印花布。对蓝印花布情有独钟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为该中心的成立发来贺词,他认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民间最主要的染织是蓝染。人们从大自然发现和获取原料,通过不断创造、积累与代代相传,融合了绘画、雕刻、印刷等多种艺术与技术,使得生活因蓝染而充满了美感与生机,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到民间集体的审美认同,是传统文化标志性的视觉符号之一。

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与中国民协副主席吴元新多年来的工作密不可分。吴元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人。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吴元新是听着母亲织布的声音长大的,十几岁参加工作开始,就跟着师傅到乡下收藏蓝印花布。他在工厂里熟练掌握了每一道蓝印花布染织工艺,并开始学习设计蓝印花布纹样。1996年,吴元新创立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今年年初,在中国民协主席团会议上,吴元新提出了成立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和编撰《中国传统印染文化档案》的计划,得到中国民协主席团的高度重视。据记者了解,吴元新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传统棉纺织技艺、蓝印花布技艺、蜡染技艺、扎染技艺、夹缬技艺的研究工作,抢救保护了传统印染品、手工纺织品共计两万七千多件,纹样达十万多个,为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的设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行动直接呼应了冯骥才2006年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仪式上的设想:要不留遗漏的地毯式普查,对所有地区的蓝印花布从纹样到形式、制作工具、材料、程序与民间文艺相关的内容都要立档。

根据工作计划,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收集和调研,准备用八至十年的时间出版二十卷《中国传统印染文化档案》,主要研究内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印染技艺类项目,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田野调研,对传统印染文化进行整体全面的调查研究,立体式呈现我国手工印染文化,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传统印染文化档案。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正如中国民协关于批准成立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的决定所指出的,需要“广泛团结我国广大民间染织艺术传承者、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及爱好者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开展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展示、交流与传播工作”。吴元新表示,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将联合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以及贵州、新疆、云南、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高等院校和非遗项目传承人,整合各方学术资源,有计划地完成为传统染织艺术立档的工作。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关于传统印染技艺的项目有:蓝印花布、蓝夹缬、苗族蜡染、白族扎染、维吾尔族印花布织染,覆盖全国广大地区。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显然已经不能再局限于某个染织品种、工艺的区域性抢救、保护、传承,而是抱有系统整体地修复和再现中华民族染织艺术这样一个宏愿。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当前社会生活快速转型期间,传统染织技艺的瓦解与濒危势所必然,但与此同时,广受人们推崇的品牌“无印良品”却找上了贵州土布。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染织艺术研究中心应该像中国美院艺术设计学系主任郑巨欣所期望的:“其研究的内容也不再完全定位于保护染织技艺的代代相承,而是以此为基础,着眼于更多可能的未来发展的探索。”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