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

刊发时间:2016-08-09 作者:万建中

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民间故事已经或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中央领导的号召恰逢其时,这也是民间故事文体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间故事的“失落”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时常给我们讲一些民间故事。听完课,同学们都会哀求老师:“讲个故事吧!”现在的学生已不屑于听故事了。老师也不善于说故事了,实在要说的话,只能找一本故事书来读。借助大众传媒,各色各样的讯息将故事谴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再对故事津津乐道了。在过去,民间叙事是在民间社会的一所所大学,尽管这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大学”——瓦子里、街巷间、茶馆、烟馆里进行的。在文学、历史、宗教以及哲学、社会学这样一些“文科”成为现代社会大学里的专门知识之前,传统社会里的文化教育以及个人的教养全都是文学性质的。而且对于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所受教育的地方大多是上面所说的休闲与娱乐的空间,而其方式则是听故事的形式。因此,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是用祖先或人类的“过去”所充实的,也是用叙述故事的方式所建造的。

信息的密集和更替的加速,促使我们需要直接而快捷地领会真理与精髓,便不得不抛弃故事,远离情节,神话、传说和故事等逐渐成为古老的口头传统,成为可供解释的文本。寓言故事中的情节早已被遗忘,凝练为意义深刻而又固定的成语。叙事形式成了累赘,或者成了一种奢侈的我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分享的话语。

民间故事需要“打捞”

民间故事的生活意义是永恒的。每个民间故事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其所体现的情绪、思想倾向、生活理想有一定共同性。因此,在演说活动中,故事本身这种共同性经过演说者的发挥,很容易和听众(观众)发生心理共鸣,被听众(观众)接受,使“个体知觉变成集体知觉”,达到人们的共识和共有的精神趋同。在传统社会里,民间教育大多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实施的,教育过程也就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过程。寓教于乐是民间故事教育优势和特点。人们可能抵触其他形式的说教和教化,但绝对不会拒绝民间故事,因为民间故事不会一味地说教。

民众运用民间故事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这对于中国民族品格的形成,起了良好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相当部分存在于民间故事之中,并借助民间故事得以传播。在民间,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借助民间故事的形式得以实施的。

在思想文化建设中,民间故事所宣扬的思想大多都是正面的,都是真善美的,并且符合时代精神的品格需求,是民众最普遍行为和思想准则的显现。道德力量的释放往往是在故事的讲述中完成的,讲述者和听众共同营造了神秘的训诫和警示的氛围。民间故事对青少年教育的作用更为明显,它迎合了儿童的审美趣味和接受习惯,在相互传说的过程中,儿童们自然而然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熏陶。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如数家珍,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国民间故事人物知之甚少。

打捞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民间故事具有极强的时代适应性。故事并不专属于某种民间艺术形式,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可能表演同一个民间故事。因此,故事是超越民间体裁的,成为其他民间叙事体裁的源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同一空间里可能建构同一故事的共同体。围绕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文学体裁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转化可以在具体操作中完成,然而在更多情况下,是在自然状态中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在文学文本相互转移的过程中,故事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民间故事这一元文本特性正在被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让民间故事进入大众传媒,成为影视作品、网络小说和电子游戏创作的基本元素,民间故事将不再专属于口头语言,其讲述的形式具有丰富的科技含量。

就当下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优秀的民族民间故事传统。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民间故事是历史的、民族的,或者说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是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二是民间故事根植于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壤,带有深厚的民族特质;同时,民间故事的创作者和演说者是具有人民思想、愿望的人民自身,因此,民间故事具有直接的人民性。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当然应该吸取外国优秀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作品,但最能够代表民族群体的崇高精神,最能够表达这种崇高精神的,不可能是外来的,而只能是本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包括民间故事在内的文学传统。

新时期的民间故事,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其承载体系中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同时民间故事又通过教化、娱乐等途径,不断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间及民族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民间故事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可以在民间、民族和传统情怀的语境中,使核心价值观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并且深入人心。

                            万建中 (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