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凤文化之源 探民艺传承之道

——潘鲁生主席考察内蒙古赤峰民族民间手工艺

刊发时间:2017-08-12

赤峰,红山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交汇处。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距今六千多年“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其境内发现了“红山文化”代表性器物——中国最早的大型碧玉雕龙,后又出土了凤型陶杯,这里因之成为中华龙凤文化的肇始处,赤峰也被誉为“腾龙起凤之乡”。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口众多、多民族汇聚,蒙、汉、满、回等多民族群众共同创造了厚重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8月7日至8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一行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调研民族民间手工艺,走访赤峰市旗县苏木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喜山,内蒙古民协副主席、秘书长伊和及赤峰市文联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等十五个重大项目。6月,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的核心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正式启动。这两大工程都是国家重大项目,由中国民协负责组织实施。潘鲁生主席一行专程考察内蒙古赤峰民间文艺资源和民间文艺工作现状,对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家底进行实地调研。

民族民间手工艺具有民族、宗教、习俗等交织在一起的多元文化内涵,尤其蒙古高原上的手工艺品有其独特的传承脉络、创作规律和设计理念。短暂的一天半行程,调研活动主要集中在巴林石雕刻、蒙古族刺绣、蒙古族传统木艺制作(蒙古包、蒙古族家具、蒙古族生活日用品等)、银具制作、皮具制作(马具)等品类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赤峰市到翁牛特旗再到阿什罕苏木和太吉营子,总计300多公里;从展示厅、传习所、工作坊到艺人家中,共拜访了10余位代表性民间工艺传承人。每到一处,潘鲁生主席和民间艺人促膝而坐、亲切交流,观看手工艺品及其制作流程并对其传承脉络、工艺特色、带徒授艺、市场销路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做详细的了解。

巴林石雕刻,遭遇原材料的瓶颈

7日下午,登门拜访了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林阁先生,赤峰学院美术系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包英志先生和中国玉石雕刻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程铁峰三位雕刻艺术家。刘林阁先后担任过赤峰第一工艺美术厂技术副厂长、厂长,1993年创办赤峰市民族工艺品厂,并担任法人(独资)。企业产品有巴林石、鸡血石雕刻,猛犸象牙雕刻等(系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猛犸象牙雕刻定点加工企业)。其作品文化内涵丰厚,创意新颖,技艺精湛,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赛,并获得多项大奖。2004年被国土资源部中国宝玉石协会评定为首批“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获此殊荣第一人。现有艺仁阁工作室,共两层,楼上是雕刻室,雕艺师有10余人,楼下是雕刻作品展厅。据刘林阁介绍,前些年雕艺市场良好,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如今市场销售不太顺利。作为90年代工艺美术厂技术人员他对赤峰市工艺美术历史渊源和雕刻传承人情况有较清晰的掌握,因此在和潘鲁生主席的座谈中,对赤峰市工艺传承脉络、市场状况等做了比较详尽的说明。微雕艺术家包英志拜金石微雕大师朱云青先生为师,擅长在石、象牙、竹、金、银上微雕。他是金石微雕创始人吴南愚第四代传人,书法得康庄先生的指导。现任巴林石雕刻艺术协会副秘书长,缥缃馆美术社经理等职务。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展出,多件作品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国家政要和国际友人。2004年,包英志先生被巴林石协会评为“巴林石微雕艺术大师”。2005年,被评为内蒙古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内蒙古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6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潘鲁生主席一行到达缥缃馆美术社对其微雕作品进行考察。包英志对部分微雕作品的制作流程进行解释说明的同时,提出自己如今在微雕创作上如何有所突破的问题。潘鲁生主席讲,从当前情况来说,当地对工艺美术师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环境和创作条件欠佳。对工艺美术师本身而言,应该走出去,和不同领域的艺人多交流,拓宽视野,获取创作灵感。程铁峰1986年进入赤峰第一工艺美术厂开始了雕刻学徒生涯,并于两年后正式接受生产任务。据程铁峰夫人讲,他们工作室的作品都是巴林石雕,然而现在巴林石越来越少且价格较贵。现在用的材料都是前些年买的,如果现在买巴林石成本过高。

蒙古族刺绣,消费时代的变化

8日,前往翁牛特旗先后拜访了万里花香蒙绣工艺馆经理万花、刺绣艺人阿拉坦其其格和71岁的老一辈刺绣艺人灵叶等人。她们都是蒙绣能手、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万里花香蒙绣工艺馆主营民族用品、蒙古族刺绣服饰工艺品的加工、销售及对周边地区蒙古族刺绣艺人的集中培训等。该工艺馆有力推动了蒙古族刺绣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阿拉坦其其格蒙古族刺绣主要受奶奶的影响,自十几岁就开始绣靴子。出嫁后婆婆也是位蒙古族刺绣能手,从而不断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一直在做蒙古族服饰,一年最多能做两件,年收入一万多。阿拉坦其其格让潘主席观看了她奶奶做的蒙古靴子、蒙古袍、蒙古耳包,还有她自己绣的蒙古袍、马甲等。可以看出,老一辈人所做的刺绣特别典雅而细致,然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蒙古袍上的刺绣纹样大都趋于放大粗糙。提起原因时她说,随着时代的变化迎合市场也就只能这样了。刺绣艺人灵叶家见我们过去拜访,她把自己亲手制作的蒙古靴子都拿了出来,部分还未制作完成。老人说她有三个儿子,儿子都不在身边,虽然老了,但想给儿子们留住一些东西,所以戴着老花镜一直在做。以此为乐,从不出售。

蒙古族木雕与皮具制作,面临社会转型之惑

走访蒙古族木艺制作包凤军工作室和78岁尹明老人家。翁牛特旗蒙古族传统木艺制作中心分上下两层,有木雕艺人6人,主要制作蒙古族传统游牧生活类、文化类工艺品,现存有木雕工艺品400余件。经理包凤军出生于翁牛特旗东部的宝音套海苏木,世代以木工为生。他自小跟父亲学会了浮雕、圆雕、镂空等木雕技术,并为提升自己木雕技艺,到全国各地学习10余年。78岁的尹明老人不仅从父亲那里学习了熟皮技艺,并拜师学习,将学到的全套手艺又传授给了儿子尹福祥,现在25岁的孙子尹晓伟也在学习皮具(马具)制作技艺。尹晓伟中专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家里学习手艺。当我们到达尹明老人家时正巧遇上他儿子在熟皮。因此我们目睹和询问了熟皮的制作流程。潘鲁生主席和老人沟通和交流许久,并观看了用牛皮制作的马鞭子、马嚼子等多种马具成品。据尹晓伟讲熟一张皮子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要经过水泡、白灰泡、再用猪油洗、晾干等多道程序。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依靠口传心授、婆领媳做的传统方式传承的手工技艺面临着失传和消逝的困境。民族民间手工艺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全面的保护。潘鲁生主席一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切了解民间艺人的生活与创作,不仅是对唤起文化自信的勉励与鼓舞,更是对民间工艺全面复兴的期待与厚望。

                     (内蒙古民协供稿)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