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丨葛剑雄: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编者按】

在全球化的同时,保持不同文化的独立性,不可能形成同一或单一的文化,也不利于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不同文化的并存是历史的趋势,要保持不同文化的独立性,避免因快速、高度的融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在我们原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以外,还应该加上一个自信——文化自信。为什么我们有这个自信?以及怎样有这个自信?这个自信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要考虑中国的文化如何能够走向世界,也必须加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只有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我们才能够理性的、稳步的、踏实的走向世界。

我一直觉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唯物论,是我们理解和研究文化、文明的重要基础。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发表了著名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他说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讲到马克思有两大贡献:一个是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的理论,另一个是历史唯物论的理论。恩格斯指出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包括文化在内的这些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的基础是什么?即首先人们必须吃喝住穿,要解决这些生活就必须有生产。

因此,我认为文化基本的特征应该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间所形成的规范、习惯、意识、思想、制度,所以它的基础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内部、地域、民族之间的差异都要从这个入手。

 

【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呢?

我认为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论可以对文化的本质作一个揭示: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今天我们中国境内的,从历史上讲应该是中国境内和部分藩属国的文化,尽管今天这些藩属国已经不在中国疆界内了,但是历史上它基本上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并且到现在还有强烈的影响。

比如说朝鲜半岛,尽管政治上从公元6世纪开始逐渐脱离了中原的政权,独立了。但是一方面一直到甲午战争以前,它还是清朝的藩属国,而且更主要的是它长期通行汉字,其伦理道德思想基本上是从中原传出去的,对韩国影响最大的李退溪的思想基本上就是朱熹的思想。朝鲜的大王为了便于民间的学习,用现在通行的韩文——朝鲜文字来注中国汉字的音,但是基本体系是离不开汉字的。所以它基本的制度在它现代化以前,可以说也就是中国中原制度的再造。

再比如说越南,特别是越南北部,尽管公元10世纪以后脱离中国的藩属国,但还是用汉字记录他们的历史,他们的观念基本上都是中原的儒家观念。这些地方基本上也是中国文化,而且他们当时也是认同中国文化的。

韩国甚至有一些学者认为真正的中国文化保留在他们那里,尽管他也承认文化来自中国,但是他有很好地保留。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地方应该是历史阶段里面曾经是因为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当时也应该是属于中国文化的范围。比如唐代时的日本,把唐朝作为学习的榜样,制度、文字包括一些都城的建筑,几乎都是从唐朝学起的。日文除了直接采用汉字之外,平假名、片假名分别是汉文的楷书和行书的偏旁。它的文部省、外务省等都是从唐朝学过去的,唐朝当初最重要的机构称为省,日本到现在还在叫省,很多汉字的解释都是当初唐朝的解释。所以把它划为中国文化没有问题,而他们自己当时也是完全认同并以此为荣的,一直到现在影响还很大。

到了今天中国文化不仅仅是指汉族儒家的,而是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都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说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新疆从公元14世纪以后基本上完全就是信仰伊斯兰教了。今天新疆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文化也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当然这里有区别,有些民族的主体在境外,而且他们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们的文化已经跟母体文化有所区别了。新疆有俄罗斯族,人数并不多,100多年前从俄国迁过来了,今天是我们56个民族之一,他们的文化是不是中国文化一部分呢?当然是。但是俄罗斯文化的主体不在新疆,而且长期和周边这么多民族共存,它也不是没有变化的。不管怎么说,今天的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所有境内民族的,不要片面理解为只有华夏汉族,只有这些主体民族是不对的。即便是汉族的文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尽管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到绝对多数,但是汉族这个民族和文化也是多元的,是吸收了大量其他民族的人口和文化,否则它不可能有今天在中国、在世界这样的地位。

所以讲到我们的文化自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中国的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人口,它的重要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因为血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除非通婚。文化只要你接受我的文化,那么就承认你是我的一部分。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间并没有纯粹因为血统原因引起的仇杀,除了极个别的例子,很少绝对根据血统来消灭、清除或者驱逐一个民族,所以这个情况和只认血统的地方不同。所以汉族文化的多元化对汉族本身起了很大的作用,包含匈奴、鲜卑、羌、突厥、契丹等这么多的民族,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其实曾经在中国境内生活过的这些人口绝大多数都已经融入汉族了。匈奴人好多内迁以后改了姓,相当一部分改姓刘,因为他们的祖先和汉高祖刘邦是结拜兄弟。鲜卑被孝文帝主动汉化之后,所有在中原的鲜卑人统统改姓汉姓,到了唐朝都姓元,因为元是老大,一直到清朝。比如我们熟知的元好问,他就是鲜卑人。还有慕容,这个姓到现在还有,没有再因为姓慕容就称他为鲜卑族,都称为汉人了。还有契丹、女真,都因为汉化的影响改了汉姓,包括留在中国的蒙古人,绝大多数都变成汉姓了,没有区别了。不久之前要求强调民族政策,那只有根据他的祖先查他是谁,才能知道他是女真的,或者契丹的,像爱新觉罗就改姓了金,祖上是叶赫那拉的改姓了叶。

我们现在从文化认同上来讲,大家都说是炎黄子孙,其实这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政治的概念。如果从血统来讲,那么它是非常多元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老祖宗可以传下来的,所以中国才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那么多的人口。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姓白的本来不是汉人,他们是今天哈萨克斯坦这一带,当时有很多人迁到内地来。他们往往从哪个国过来的就姓什么姓,比如说白国过来的就姓白,当然不是全部了,只取一个主要的音节,所以唐朝有好多姓白的其实都是中亚人。如果当时汉族不接待这么多的移民,那么今天就不会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了。因为汉族本身是多元化的,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我们的文化才能丰富多彩。

【农业民族与牧业民族在文化上各有所长】

当然汉族历史上主要是农业民族,有些民族是牧业的,但是可以看到农业和牧业民族在文化上各有所长,只有吸收双方长处文化才能保持先进。我们以前比较强调的就是农业民族的先进性,好像什么事情都必须牧业向农业民族学习,好像牧业民族只有内迁才能变得先进,其实并非如此。如果牧业民族迁到了农业地区,当然应该承认农业地区的文化是比它先进,但并不意味着如果农业民族扩展到牧业地区,或者双方也农也牧有了共同的产业,那就不一定农业民族先进了,这就是我们刚刚讲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定的文化形态其实是适应一种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正因为这样,各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先进性。

 

第一个例子:音乐舞蹈

为什么我们现在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老老少少往往能歌善舞,而且的确音乐舞蹈有他的特色,像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音乐,还有好几部电影用塔吉克人的音乐。这是一个很小的民族,人数只有1000多人,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音乐舞蹈有特点。为什么说这是普遍的现象呢?大家都知道,人类的早期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在某个方面发展的很快,但是另一方面会比较慢。快和慢,相对先进和落后都是为了适应它的生活和生存,都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比如说我们汉族的祖先,华夏诸族比较早的从事农耕,那么就喜欢比较早的由专人记录这个群体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比较早的发明了文字,有人说比我们现在传世的3700年前的甲骨文更早,但是没有找到证据。那么有了文字以后,文字会越来越复杂,能够表达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不仅表达具体的,还能表达抽象的,比如人的喜怒哀乐。在这个基础上拥有比较发达文字的群体,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了,说话也比较复杂了,所以这些民族和群体,他们往往是通过文字和语言来抒发他们的感情。但是不少牧业民族或者边疆民族人数少,一直没有文字,或者只有简单的文字,那么因为没有文字,他们的语言也不丰富,也比较简单,而人总是有七情六欲的,另外总是有人在某些方面特别有天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找到了通过声音、乐器和人的肢体语言舞蹈来表达他们的感情,时间长了以后,他们在音乐、舞蹈方面就比那些比较擅长使用语言文字的群体要技高一筹,并且经过其中某些天才人物的提高和总结,形成了高水平的音乐舞蹈,以后就代代相传了。

所以我们现在称为民族音乐的这些曲调、乐器,基本上都不是我们汉族华夏从祖上传下来的,绝大多数都是外来的,其中一个很主要的部分是来自西域,就是今天的新疆和中亚,那里的音乐舞蹈特别有特色。这些音乐舞蹈在历史上起的作用往往和汉字、语言是一样的,也是传承的。大家熟悉的民乐当中的二胡,最早是胡琴,就是外来胡人拉的琴,现在民族乐里面的这些乐器绝大部分都是新疆、西域这边传过来的。被我们称为盛唐音乐的很多都可以查清来历,比如说唐朝人很喜欢看的胡人舞蹈——胡旋舞,我估计就是快速的旋转这样来的。所以从这点来看不要说汉族就一定比农业民族先进,恰恰相反,汉族吸收了历史上大部分民族的音乐。

 

第二个例子:胡服骑射

在孔子年代的中原人,华夏的马不是用来骑的,是拉车的。孔子教弟子六艺中有一门艺“御”就是驾车,这个太重要了。皇亲贵族要按照一定的级别,谁配几匹马;另外也有它的仪式,什么时候平走,什么时候走的快一点,技术很重要,位子也很重要。打仗的时候都是兵车,要保证战斗力,赶车的人非常重要,路走错了或者翻车了怎么办?责任就在他那边了。但是这种战斗力要求就有限了,兵车对路面的要求比较高,转弯需要半径和一定的时间,万一车出了问题直接影响到战斗结果了,成本也高,马也要饲料,车子也要维护,车坏了也没有用。但是游牧民族,北方匈奴胡人早就知道骑马用弓箭,机动性快、强,再加上弓箭延长了打击距离,当然比华夏的兵车强的多,但是两者没有交流,所以没有互相学习。到了战国前期,赵国出了一个赵武灵王,他看到了胡人的骑马射箭,所以在国内推广胡服骑射,为什么要穿胡服呢?原来中原人衣服就像连衣裙一样,站在那边打仗当然没有关系,你裙子宽一点、长一点没有关系,但是骑马怎么行呢?所以他要改衣着,结果这个推行很困难,他让他的叔父公子成带头在朝廷换上胡服,公子成起先并不同意,后来赵武灵王去说服他,所以胡服骑射在部队推广成功了。从那时候开始,胡服骑射实际上就推广到战国的其他国家,以后成为了主流,这当然是我们军事上一个重大的进步,这个进步恰恰是和胡人学来的,胡服骑射的重大历史意义绝不亚于秦国商鞅变法。

 

第三个例子: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今天能够坐在椅子上听课、看书、休息,也要感谢北方的胡人。

原来汉人的祖先是席地而坐的,孔子那时候讲学就是坐在席子上,或者半跪在席子上,学生也是如此。这个习俗在今天中国北方有些农村、朝鲜半岛以及日本仍然流行着,这就是中国的古风,但毕竟不是很舒服。胡人平时是骑马的,所以他们休息的时候,一般是蹲着的,所以现在去北方农村看他们有些习惯——吃饭什么都是蹲在那边的。但是蹲的人总有特殊情况啊,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比较尊贵的人怎么区别呢?胡人比较早的发明了一种坐具,一开始是比较简单的,也不过是一个方的木箱,但毕竟不是席地了,而是坐着。一开始汉人也不知道,以后接触多了,特别到了南北朝,胡人入住中原了,也把坐具带到中原,所以胡床慢慢变成了大家的坐具了,然后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凳子、椅子之类的。如果当初我们的祖先没有接受这个新事物的话,可能现在我们还是盘腿坐在地上的。从很多词的来历也可以区分,中国称很多领导和会议主持叫主席,这个主席哪里来的?就是他的席子比你们的重要,比你们的大,就叫主席,所以以前家里请教书先生称为西席,喝酒也是宴席、酒席。还有这个床,也不全是躺着的,坐着的也是床,而且一开始床主要是指坐的意思。大家看李白这首诗:床前明月光,往往解释为睡着的时候,你睡着怎么举头低头?坐着不就方便了吗?

以上三个例子是以物质为主的,我再讲一个以精神和道德为主的例子。

 

第四个例子:农牧名族之间也是相互影响

比如说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到了汉朝已经基本是一夫一妻为主了,东汉的时候已经强调不要改嫁,开始讲贞节、守节这种概念了,但是婚姻本身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王昭君嫁到了匈奴就遇到了非常痛苦的抉择,根据匈奴的习惯她嫁给了匈奴的首领,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等到国王死了,根据当地习俗,她要嫁给他丈夫其他的不是她生的儿子。如果这个国王死了她还活着就必须再嫁给下一个。汉人看了觉得简直是乱伦啊!匈奴人理直气壮,他们为了繁衍后代,不这样行吗?确实匈奴作为游牧民族生活很艰苦,人均寿命比较短,他们为了繁衍就要充分利用妇女的生育能力,他们觉得这样很正常,汉人觉得不正常。表面上看文化冲突了,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汉人照样接受,在南北朝的时候北朝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战争,人口损耗很大;因为战争,好多前线的将士长期没有结婚,或者老婆死了。这时候出现皇帝下令从太行山以东比较安定的地方把寡妇都集中起来送到前线嫁给将士。甚至唐太宗曾经发布一个命令,命令全国的寡妇限期改嫁,并且以此考核当地地方的政绩。唐朝公主改嫁很正常,有人统计过,不改嫁的公主很少,最多的公主改嫁四次,都堂而皇之的记录在她的传记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唐朝很多人都有胡人的血统,所以他们比较多地受到了胡人这些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影响,但是更重要的因为唐朝初期经过隋末的战乱,北方的人口没有恢复,那时候也没有发达的医疗,所以人口增长只有一个办法,充分利用妇女,包括寡妇。再者当时寡妇比例也比较高,打仗了很多女人成了寡妇。还有当时疾病流行,人均寿命不高,往往男的承担比较多的社会责任,先死了,所以寡妇很多,寡妇要充分利用,这很正常。为什么到了宋朝开始这么强调贞节观念了呢?甚至在宋初就有不少今天看来令人毛骨悚然的贞节例子:自残,自杀。他们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儒家礼学伦理的加强。最主要还是人口增加了,有压力了,北宋时期人口突破1亿,人多了还要你寡妇改嫁做什么?合理的解释就是守节。宋朝这样,元明清一直讲下来,动不动就造贞节牌坊,你看一些地方志有多少妇女守节的故事。什么道理?明朝人口突破2亿,清朝人口突破4亿,所以到了清朝不仅要讲贞节,甚至出现了像汪士铎这样的人,认为人多祸害最大的就女人,因为人是女人生出来的,所以他提出来:第一要“溺婴”(女婴);第二要设立童贞院,就像修道院一样在里面一辈子不许结婚;第三寡妇严禁改嫁。他认为天地之力不能承担这么多人口了。但更多的人呢,是通过一种文化的形式、观念的形式,引导你,诱导你,限制你,让你顺从这个方向。文化和法律不同,但采取贞节的观念都是为了达到减少、控制人口的目的。所以这个并不是说游牧民族就一定野蛮,农耕民族就一定文明,这中间背后是有实际需要的。

 

最后一个例子:茶马互市

茶叶到现在产出全世界。但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对茶叶的依赖程度竟然是相反的。尽管茶叶是农耕民族种的、产的,但是游牧民族对茶叶的需求更迫切,甚至成为每天生活的必须品。我去藏北一些比较穷的地方,再穷的农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烧奶茶。我问当地的塔吉克人最需要什么,很简单:酒、茶,以前喝不起,一喝以后就再也离不开了。那个老头跟我讲一天不喝酒,脑袋晕呼呼;一天不喝茶,浑身不舒服。内蒙古也是奶茶,甚至俄罗斯早上也是红茶,但是牧业地区不能种茶。所以这点上,茶在汉族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形式。比如说北方人,北京喜欢喝花茶,其实不是说他们喜欢喝花茶,因为在这种地区,它的水往往都是地下水,水性比较硬,放上一点花茶一泡,那么水的味道就好了。像有些地方是半发酵、也有全发酵的红茶,完全不发酵的绿茶。但是到了牧业地区一般都是奶茶,有的还要放上大量的糖,这就是同样的茶形成的茶文化是不同的。有些牧业民族的茶还要放在重要的场合,包括祭天啊,还有各种喝茶的仪式和汉族也不同。但是另一方面,汉族地区往往离不开牧业地区的马。以前我认为有草就能养马,其实不是的,马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养好的。我们中国说的汗血宝马,人家给我们养了,养的再好也生不出这样的马来了,因为生长的地方不一样。所以我们说茶马互市,它既是物质上的,也包含精神上的,是根据各自的需要。同样的马北方游牧民族强调它的奔跑能力和战斗力,但是到了汉族地区更多的马是一种礼仪,或者是希望它拉车,用途是不同的。同样一匹马在农业民族当中的文化含义和牧业民族又是不同的,有同有异的。所以我们说中国文化应该是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结合,而不是单纯某一方面。

 

 

(本文根据葛剑雄主题演讲录音整理)

(转自微信公众号:复旦人文智慧课堂)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