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丝文化调研考察活动走进湖州

刊发时间:2018-05-25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文化探源工程——浙江海丝文化调研考察活动第二站走进湖州。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华、理论研究处处长王锦强、浙江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郑蓉及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孟慧英、华东师大教授仲富兰等专家学者,在湖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沈宝山,办公室主任郑娅以及湖州市民协主席马明奎、秘书长许剑锋等陪同下先后考察了湖州钱山漾丝绸文化交流中心,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以及南浔古镇。深入了解湖州丝绸文化发展之源,以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渊源。

湖州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处于‘’一带”和“一路”的交汇地带,是连接上海和中部地区、贯通长三角南北两翼的重要节点城市。

湖州是“立足全国、辐射海丝”的航运服务枢纽与联系东北亚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重要中转枢纽之一。

湖州内河航运先进,商业贸易活跃。自唐宋以来,湖州就是我国粮、丝、渔重要的生产基地。享有“水晶宫”,“天下粮仓”,“丝绸之府”的美誉。

“丝绸之路”因丝绸贸易而得名。丝绸不仅是历史上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东方文化的主要载体。

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浙江、浙江丝绸看湖州。湖州在丝路文化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的角色。

在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残绢片和丝、麻织品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丝、麻织品,已经有4200多年的历史。这些出土文物证明了湖州是“世界丝绸之源”。从地理概念来讲,湖州不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但是从物理概念来讲,湖州却是地地道道的丝绸之路的起点。

湖丝因其产量大、质量优冠绝海内。1851年5月1日,伦敦世博会,各国展品粉墨登场。产于中国湖州市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的南浔辑里湖丝以其“白、净、柔、韧”的特点获原材料类金奖,这是湖州丝绸、更是中国商品在世博会上的首次亮相。此后,湖州丝绸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御用品,它还被英国女王钦点运用,成功进入英国市场。

近代湖州南浔有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的近百余家丝商巨富,俱系因此致富。

湖州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蓬头垢面四十日,油头光脸整一年”的俗语,形容当时湖州一带的蚕农们在养蚕季节辛苦劳作四十多天,之后能够过上一年的富庶生活。

作为反映当时湖州丝绸文化的重要载体,位于湖州丝绸小镇的钱山漾丝绸文化交流中心和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充分展示了湖州丝绸起源和塘浦圩田系统的特质与文化。

由溇港圩田系统衍生孕育的桑基鱼塘系统,是一种独特的洼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它是将低洼处挖深变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四周为地基,六分为基,四分为塘。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喂蚕,蚕砂用以饲鱼,而鱼塘中的塘泥又挖来用作桑树的肥料。桑基鱼塘的兴盛,使大规模蚕丝生产成为可能,是湖州丝绸之府的根基。

今天的湖州,仍然是桑蚕丝生产的重要基地,丝绸产量占全国1/10强,丝绸纺织业成为其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湖州桑蚕丝织文化,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诞生,跨越千年,通过“丝绸之路”的海陆通道,将中国的丝绸及其生产技术和经验传遍四方,促进了世界科技和文明发展交流。

 

(转自微信公众号:浙江民间文艺)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