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民间文化传承的故事

刊发时间:2018-05-28

2018年5月23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76周年。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里号召重温《讲话》精神,倡导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号召文艺家到人民中去,为此,中国民协组织专家学者走进村庄田间地头,把民间文艺传承的学术研讨会开到老百姓家园炕头上,在陇西县巩昌镇二渠村召开了“到人民中去——陇西古丝路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陇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文明积淀深厚,文化的沉积与发展多元而复杂,在时间视野中的文化承继尤其体现了古丝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独特性。此次中国民协的陇西民间文化考察,以及在村庄中成功举办的座谈会,其意图即在于向基层民间艺人学习,发现乡村日常生活中古丝路上活态的文化遗存,发现古丝路上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民间艺术传统,为更好地探索古丝绸之路沿线民间文艺传承路径把脉支招。

到人民中去,真正读好生活这部文化的生命之书,讲好村庄里的中国故事,在二渠村的座谈会上,中国民协请来了陇西县不同民间艺术类型的传承人代表,他们讲述了自己在生活中传承民间文化的经历和境遇,讲述了乡村生活里文化传承的困境和问题,也讲述了他们自己钟情于民间艺术的梦想。陇西乡村农民艺人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对那些正在衰退的民间艺术类型的坚守,以及他们想把自己所掌握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的美好愿望,通过下列真实事例,得到全面彰显。

 

故事一  二渠村的云阳板

 

2017年修订版的《陇西县志》记录了陇西传统“朝山会”中的打云阳板的习俗,其中记载着城关朝山队“手执云阳板作舞器”的朝山活动,表演者所持的板是传说中八仙之一曹国舅持有的法宝,打云阳板的传统延续流传,至今仍是朝山会祭祀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阳板表演是整个朝山会祭祀表演的核心,也是最具有观赏性的动作表演,民间传说其表演套路是宋朝岳飞陆合枪法、单手鞭杆、双手鞭杆、头路鞭杆、五郎八卦棍中提取的精华。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的二渠村,是当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阳板”唯一的活态传承村,也是当地农历四月初八“朝山会”的重要参与村庄。二渠村隶属于巩昌镇,位于陇西县城北部,北邻渭河,全村辖4个社:北坛门社、二渠社、城壕社、李家巷社,总人口689户2908人,人口以汉族为主。二渠村云阳板传承的故事蕴含着这一传统坎坎坷坷的传承经历。

二渠村中“打板”的老一辈师傅,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阳板的表演者,六十年代中期以后该习俗中断,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才恢复。

今天,云阳板正在传承给村里下一代的年轻人。如今,每年利用暑寒,老辈云阳板队员组织村里的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培训,对于青少年的培养一直是二渠村的传统,现在由董彦琛、梁源二人负责,起到了良好的上承下传的作用。今年的云阳板表演的负责人是董全禄,1996年至今,他已经担任了22年的二渠村云阳板队的头人,董全禄已有33年打板经验,今天,村中很多孩子都跟着他学,其中有梁永安、梁小生、温建军、石宝平、董彦琛、梁源等人,都是今天云阳板队伍中的铿锵力量。今年云阳板的打板队伍有20人,4人一组,跟随着“铛—铛铛”的小锣节奏,挥舞云阳板行进,青年在前,少年在后,年龄最小的九岁,这些少年在云阳板的队伍里毫不示弱,人小板响,一整天的朝山会走下来,没有一人掉队。

村里的孩子一般十岁起就开始学习打板,孩子们都十分想学,他们觉得打板是件英俊帅气的事情,二渠村有传内不传外的习俗,村内青少年的学习热情给云阳板的活态传承注入了新生力,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弘扬光大的故事在二渠村的打板故事中生生不息。传统文化在二渠村也正在接受着时代变迁的挑战,高耸的大楼已经盖到了村口,年轻人离开村庄从事打工和中药材生意,云阳板的传承离不开年轻人,每年,会打板的年轻人会提前十天回来,有些人哪怕春节不回家,也要在朝山会这天回到家乡,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节日。总有一天,高楼会覆盖这个村庄,云阳板能跟着二渠村的村民走进城市的生活中去吗,二渠村打云阳板的人们告诉我们,他们会把自己的云阳板打下去。

 

故事二  郭廷俊和他的“一架山”

 

1949年出生的郭廷俊老人,是我们此次田野考察中遇到的少有的男性民俗剪纸艺人,他制作的在春节及婚俗中张贴的剪纸“一架山”,其表现形式独特,色彩搭配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堪称陇西剪纸中的一朵奇葩。说起郭廷俊,这大概是一位不爱武装爱“红妆”的老汉,除了剪纸外,化妆、唱曲、秧歌、绣花、织毛衣无一不能,无一不巧。郭老汉在十四岁时看到家中二嫂剪纸十分欢喜,也跟着铰。二嫂是五十年代从县城要门街嫁到郭家的,一架山的形式也是二嫂告诉郭廷俊的。

一架山是把单独的小花样张贴在传统棋盘窗格上,组合成高山的模样,俗称“一架山”。经过田野考察,许多剪纸老人都曾见过这种张贴形式,但他们不清楚“一架山”的来源,这种名称的由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郭老汉制作的一架山剪纸制作方法十分繁复,每张单独的剪纸纹样和窗格一般大小,花样中有以阳剪法造型,贴在窗户上透光性较强;有的是剪镂、拼贴结合,把画好的娃娃染色,贴在镂空的圆形或方形图案上;还有的是把彩纸剪成细丝穿针编织而成,制作一套一架山往往要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还窥探到一些制作的“独门秘籍”,例如有些细微之处,只用浆糊粘不上,郭老汉就会含一根棒棒糖,把纸在糖上贴一下,迅速捏合。

除了制作方法,郭老汉的剪纸还有许多纹样的“意头”,像一架山里的吉祥花草有牡丹、莲花、菊花和梅花,象征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贯钱里面套葫芦,民间的吉祥符号层层叠加;一张小小的斗眼剪纸里分布着琴棋书画,和村庄里家家户户在中堂挂字画的文化遥相呼应。一架山剪纸因为其精美的细节引人瞩目,白天剪纸上的缤纷颜色给传统房屋增光添彩,晚上透过灯光,光影斑斓间令人仿佛置身梦境。随着潮流变迁,因为棋盘窗被柳叶窗取代,柳叶窗被金属窗代替,一架山已经逐渐失去了依附的主体,而像郭廷俊这样保留记忆的老人也渐渐老去,我们的后代也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离开生活的“一架山”。

中国民协此次在陇西调查发现了一架山,对这样一种独特的地方艺术形式赞誉有加,我们也在倡导他们去保护这种有地方代表性的剪纸艺术形式。

 

故事三  磨难中的唱曲人

 

陇西当地人管倾宗仁叫“陇西的张帝”,1961年出生的他目前在建筑公司做安全监督方面的工作。从十五六岁开始,倾宗仁就跟随父辈学唱秧歌。三十多年的唱曲生涯,也伴随着倾宗仁曲折磨难的一生:幼年母亲去世、青年离妻、中年丧子,又在一次意外中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常说,秧歌唱词中曲折委婉的故事给了他直面生活,抚平磨难的勇气与力量。

倾宗仁所掌握的陇西民间秧歌,是当地最常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新年社火、庙会节庆、红白喜事中,秧歌小曲儿都是必不可少的热闹节目。传统的陇西秧歌在唱腔上分为城里腔、乡里腔,有时,甚至不同的村庄之间都有各自的特点,但随着交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这些差别由于交流途径和机会的增多而日趋统一。

陇西人对秧歌的感情很深:“有的人出去打工了,平时没机会唱秧歌,过年回到村庄,都会聚在我家一起唱唱。”每天下班后,倾宗仁总会如约出现在陇西县云田镇北站村倾家门社的村口,在那里,也总会如约地聚集起等候他口授秧歌小曲的人群。他的微信里有十几个唱曲交流群,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倾宗仁能随时随地为徒弟们示范唱腔,答疑解惑。“现在,唱我们秧歌的人是越来越多,等我退休了,有时间了,我要专门成立秧歌学习班,把传授秧歌当成真正的事业来做。”

但在周围人眼中,倾宗仁其实早就把秧歌作为自己的挚爱的事业,毫无保留地全全投入。2013年,倾宗仁将自己多年搜集整理的陇西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秧歌小调,集结成书,名为《陇原秧歌集》。倾宗仁在搜集曲目的时候,原封不动地保留了老辈的传统唱腔,在唱词上,他适当地调整了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父辈、祖辈们传唱至今的陇西民间小调从此系统而郑重地保留了下来。

倾宗仁常管自己叫做“快乐艺人”,年近花甲的他一唱起秧歌,总会充满能量,目光炯炯。人生的磨难曾给予他考验,更赋予他对陇西秧歌纯粹的热爱与执着。

 

故事四  汪玉兰的剪花梦

 

陇西县一心村村民汪玉兰老人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六十八年了,她的剪纸造型传统,色彩丰富,这些花样子背后蕴含着老人在艰辛生活中对于美的追求和梦想。汪奶奶十五六岁时就开始自己学着铰花样,母亲不会,也没有人教,就自己看着邻里窗格子上的花样子铰;父亲去世的早,家里农活重,汪奶奶依然挤出空闲时间铰花、贴花。

汪奶奶出嫁时已经是文革的尾声了,婆家要分家,汪奶奶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对柳叶窗,这是当时民居上最“时髦”的装饰部件了,一对柳叶窗要五十多块钱,相当于几个月的收入,比农村传统的格子窗贵上了许多,汪奶奶年轻时对柳叶窗的选择,寄托着她剪花的美好愿望。

随着生活的变化,村庄中的审美在改变,从传统木格窗到柳叶窗的变化也引起了传统剪纸张贴方式的改变。有了柳叶窗,汪奶奶就可以铰大花,把自己喜欢的花样子糊上去,格子窗只能糊小花样,一个个做费时又麻烦。最终,汪奶奶最得到了现在这对从岷县买下的柳叶窗,四十多年里年复一年地贴花样。这扇窗户见证了奶奶儿子、孙子的诞生与成长。

翻开老人厚厚的剪纸册子,一个个精美巧妙的花样映入眼帘,虽然年事已高,汪奶奶依然坚持剪纸,得到不少慕名而来民俗学者的支持和鼓励。据老人回忆,这些花样有些是学习邻里的,有些是嫁到陕西咸阳的五姨娘从婆家带回来的;这些花样里小的是贴在窗户上的,大的则是贴在炕围子上。早时候,过年、结婚家家户户贴剪纸,家里有人过世就连续三年不贴窗花,村里的人们就是这样靠着民间艺术延续着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但是在今天,这些民俗随着社会发展渐渐地消失了,我们现在能看到仅仅是一片片熏样里的旧时光。汪奶奶正在把自己的剪花传给儿媳,但今天村庄里年轻人的生活已今非昔比,他们已不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热衷于剪花了。

 

故事五  汪前的纸扎匠艺

 

生活在陇西县通安驿镇牛站村的汪前有着一身绝技,他是当地有名的纸扎艺人,也是一个特别在乎自己纸扎手艺的好匠人,他制作的纸扎逼真生动,色彩浓艳,造型古朴。同时,汪前老汉对于纸扎背后蕴含的丧俗文化内涵也都了如指掌,能对着实物一一道来。

汪家爷孙三代都是纸扎艺人,他们村及周边乡村丧俗中大多都使用他的纸扎,也有城里人慕名而来,选用他的纸扎。汪前今年67岁,十四五岁跟着父亲汪怀仁学做纸扎,至今已经50多年了。在当地,纸扎也叫纸货、纸活等,现在当地纸货店大都使用印制的纸材了,但汪前一直坚持他手工精细制作的方式。从竹条造型架子的制作、糊纸再到纹样的手绘,全都是他亲手制作。汪前老汉还是一位画庙的高手,附近庙中很多画像都是他来画的,他还向我们展示了吸收敦煌飞天造型的神像,他说,画庙的手艺也是跟着父亲学的。

在陇西地区,传统丧俗中使用的纸扎多是“三人一马(驴)”,在当地,人去世后,会烧纸货来祭奠亡人,但当地丧俗是人去世的前三年,只能烧“三人一驴”,三年后才能把驴换成马,这是因为当地把马视为“旱龙”,人刚去世时还无法驾驭“旱龙”,所以先用驴后用马。在当地,这种独特的丧俗很多纸货艺人都已经不太了解了。他们只保留着制作纸扎的技艺,但是背后的文化却在慢慢消失。非遗的传承首先是文化持有,其次是与文化持有所匹配的技艺传统,汪前老人,是一个既有手工技艺,又知文化持有的匠人。

汪前因为有绘画的基础,所以他所做的纸扎都很注重比例及细节,比如人物的五官和整体比例、马和驴的姿态等,都是他鉴别一个纸扎好与坏的标准。他也非常注重传统和规矩,他觉得纸扎除了外形以外,上面绘制的图案都是有深层含义的,不能乱画。像他这种坚守着文化的民间艺人实属难得,他现在在教大儿子汪锦舟的时候,就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制非常重视。汪前老人的传承价值观,正是当前很多民间艺人要学习的品质。只有文化持有与技艺精湛的结合,才能使文化生生不息。

 

故事六  杜彬的民间志愿者生活

 

陇西民众历来崇尚字画、热爱文化,民间有悬挂、张贴字画的传统。在陇西民间,有广泛收集文物及地方民俗艺术品的传统,陇西有很多民间志愿收藏者活跃在这片黄土梁峁之地。

1977年出生在这里的杜彬,便长期专注于民俗资料的收集,尤以民间剪纸为多。他是当地国土资源局的一名员工,又兼任陇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同时也是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为土生土长的陇西人,他利用业余时间骑着摩托走街串巷,踏遍了陇西巩昌镇、文峰镇、渭阳乡、云田镇、福星镇、首阳镇、碧岩镇等多个乡镇,多数乡镇均有剪纸发现,其收藏的主要类型有窗花、炕围花、司公剪纸等等。其收藏剪纸的爱好受到了母亲很大的影响,在他小时候经常看祖辈们做手工、看母亲和姨娘剪花,久而久之便对剪纸产生了感情,至今已经坚持了18年。杜彬从收藏民艺品起步,正在走向民间文化的深处,他的收藏开始和采风与民间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我们看到了民间志愿者在地方民间文化传统抢救、保护中的力量。

杜彬从事地方传统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得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陇西民间文化调研小组的认可与支持,在中国民协调查中他也提供了可靠的文化资源。他代表的是陇西民间的力量,是陇西民间志愿者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觉醒。他开始考虑陇西文化的价值,正是其丰厚的古丝路文化的底蕴,才造就了当地独特的窗花与“一架山”剪纸的发展延续。

对民间文化热爱的情怀,在2017年6月创建了微信公众号“陇西视野”,坚持每天编发陇西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史与民俗,目的在于呼吁人们对地方文化的保存。就像他所说,陇西传统老剪纸不收藏起来便会消失,只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呼吁亲戚朋友帮忙打听剪纸,努力做好基础普查。同时,杜彬的收藏与民间采风也影响了身边的朋友和更年轻的民间文化爱好者,他们成为陇西民间文化不可小觑的力量。

 

故事七  渭州校园里的非遗情

 

“我们陇西的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要用民间‘接地气’的丰富文化来滋养学校的教育。”渭州学校的校长郑国栋在谈起办学理念时如是说。郑国栋自2012年陇西县渭州学校创办起就担任校长,当时为了弥补当地义务教育的不足,创办不久便引进传统非遗文化课程,通过社团形式开设了剪纸、云阳板、陶艺、甲骨文课堂等多种素质教育课程。每周四下午是全校社团活动日,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社团,做到“学生人人有社团”,并建立了18个实践教育基地。

社团里除了学校老师授课外,还会请陇西当地的民间艺人来学校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能近距离接触最传统的家乡文化。例如:云阳板的教学中会请二渠村的打板人前去教学。但是,由于一些民间艺人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情况下还需要艺人先教学校老师,再由老师教授学生。

在办学初期,渭州学校的生源情况和办学效果并不好,学校面临着来自家长、社会的压力。但是,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渭州学校已经变成陇西地区数一数二的热门学校,获得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荣誉。郑国栋认为这正是发展素质教育的结果。通过这些社团的教学,逐渐带动了应试教育,相互促进中便提高了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当前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是经费问题,可用于补助传承人的经费有限,现阶段学校引入课堂的非遗项目还比较单一;

二是目前的社团活动基本都集中在学校范围内,缺少外出交流机会。郑国栋希望能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家乡的传统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给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讲关于陇西传统文化的故事。

 

经过本次深入陇西乡村,倾听民间艺人传承人讲述的故事,我们体会到陇西民间文化潜在的活力和有待发掘的精彩,同时,也发现陇西基层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首先,基层民间文化工作中,人员及经费极度缺乏;区域性整体文化普查工作有待深入,在新世纪文化遗产时代,区域性民间文化及民间艺术类型系统化的发掘、整理的基础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同时,像在全国其他地区存在的问题一样,当地对民间文化高龄传承人的抢救性发掘记录,以及文化自发型时代相关民间艺术类型、谱系、制作技艺、民俗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田野发掘工作尤其缺乏。

今天,六十岁以上的传承人正在远离文化的主流舞台,他们成为互联网时代被忽略和遗忘的一代人,而这一代人正是文化持有与文化记忆比较全面的一代,代表着中国农耕文化最后的文化记忆,因此,对高龄传承人的抢救式发掘记录已迫在眉睫。

 

考察过程中,专家学者们也提出了对陇西民间文化保护、发展的建议:希望陇西用智慧传承文化,做到文化传承有序,文化传播有力,文化发展有根。

文化传承首先必须有序,即要保持文化的精华,保持文化的传统程式以及与文化匹配的相关道具、服装、音乐、舞蹈图谱等作为遗产内容的因素。同时,文化传承要也要保护相匹配的文化空间,不能夸大文化遗产类型的娱乐成分而失去在文化空间中精神价值。古丝路的民间文化深厚、多元而丰富,做好古丝路文化发掘、保护和弘扬也是一带一路基础工作之一。

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应做到文化传播有力。文化传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未来价值,如何把文化传播做到位,使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具有更好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内涵,也关联着文化传承的有序。

最后,要做到文化发展有根。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的时代,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混生和融合,这时,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同时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今天,无论是乡村、城市还是大学的教科书中,文化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发展,因此我们倡导,文化需要创造性传承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要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守住民间文化传统中人民文脉的精神和情感之源。

 

(图文提供:乔晓光、朱芹勤、刘晓路、裴诗贇、邹丰阳、张冬萍、张晓萌)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