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秃尾巴老李传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刊发时间:2018-10-26

2018年10月12日,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秃尾巴老李传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以及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全国各高等科研院所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在开幕式上,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民协副主席、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张士闪,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先后致辞。

张士闪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希望“秃尾巴老李”传说能形成一项更加广泛地跨区域的合作研究。刘铁梁的发言中更多地关注各地各族群人民口头和身体在场的日常交流实践整体过程,强调与老百姓亲密交流的欲望、勇气和自信。王锦强从大系出版工程的立项、文本出版、电子数据库建设及社会宣传系列活动等方面出发探讨大系出版工程多领域、多行业实践应运的意义,他特别强调大系出版工程将为“秃尾巴老李”传说类似学术研讨实现规模化、连续性、跨区域调查实践研究提供支持与保障。

以“秃尾巴老李”为代表的“断尾龙”传说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大致以“神奇诞生、断尾离家、回乡上坟、孝亲佑乡”为主要情节。“秃尾巴老李”则是华北、东北地区民众对该传说主人公的普遍昵称。与会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旨趣,围绕“断尾龙”传说展开了为期一天的学术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从传说体系整合的角度阐释“秃尾龙与龙母”的母题类型研究。他强调,民间传说能将秃尾龙、白龙、黑河三个本来互不相干的传说体系整合为一个如此著名的地方传说,充分说明了地方民众在特定时空的话语力量。作为历史上“闯关东”现象的山东移民聚居地之一和“秃尾巴老李”传说的重要传承地。

辽宁大学教授江帆以《“秃尾巴老李”出关:民间信仰的传承动力与演化逻辑》为题,以辽西喀左“李龙王赶香烟”为研究对象,通过透视山东半岛“秃尾巴老李”信仰以“闯关东”移民为载体出关,在辽西地区的扩布与演化,阐释民间信仰作为一种象征性文化资源,在“闯关东”移民群体文化建构中的认同功能与策略功用,进而揭示民间信仰在传承与演化中的动力机制及演化逻辑。

刘铁梁认为,传说是口头叙事的一种文本形式,也是依靠一定的日常交流实践方式来传播、体认地方或群体内部的共有知识。对于“秃尾巴老李”这一传说的理解,民俗学界值得做更多的田野调查。

在“龙的母亲”母题的民间故事中,岭南龙母传说与山东“秃尾巴老李”故事的影响最大,二者关系也一直为学界关注。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季中扬提出,两宋时期,岭南龙母传说影响到了江浙地区,但对山东地区影响较小,到了明清时期,江浙地区龙母信仰衰微,“小白龙探母”故事从龙母传说中脱胎而出,影响到淮河流域,可能沿着运河进而影响到了山东地区,并对山东“秃尾巴老李”故事主人公由龙母转变为“断尾龙”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山东地区的“秃尾巴老李”叙事是多重因素不断变异和塑造的产物。

作为存在状态的民间故事、作为实践的“秃尾巴老李”,是口耳相传的、以声音状态存在的民间文学。如何从不可见到可见?如何从存在到实践?辽宁大学教授吉国秀分别从“被说的世界”与“在说的世界”、被书写传统排除在外的声音、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状态、民俗学的干预机制四个方面做了具体阐释。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探讨了“秃尾巴老李(龙)”的地方文化认同问题。他认为“秃尾巴龙”传说传达出血缘、亲缘和文化在故事同构中的缠绕关系,并在地方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恋母文化、乡情文化、故土文化及福佑祈愿文化等。中国相当数量的传说,如“秃尾巴老李”“梁祝”等传播范围极广的传说,本身就是融合了普世性(跨区域)母题和地方性母题的产物。

青岛大学马光亭副教授以青岛即墨小龙山地区为调查点开展调查,以龙牌为题引,从自然空间、气候灾害、庙会与地区交往、国家与文人书写等角度,分析了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如何在本土与更大地域的内外合力中建构当地的文化空间的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指出,“秃尾巴老李(龙)”的传说是龙文化传说谱系的一个支系,而与龙母文化关系密切。自广东,沿海北上,过上海,到山东,至东北,“秃尾龙”的传播过程,与中国文化发展与民族发展密切关联。随着中国文化的格局的形成,“秃尾龙”的谱系也随之形成。民俗谱系是认同性与互动性制度性构成,其有着时间、空间和族群的特定系统。“秃尾龙”传说自身的情节母题的生长与“秃尾龙”文化谱系的形成也是密切关联的。因此,民俗谱系学说对于故事研究也有其独特的解读路径。

山东大学教授刘宗迪以《屠龙与治水:论中国的九头龙与希腊的九头蛇的神话象征》为题,通过比较《山海经》和古代西方神话的妖怪叙事,指出“秃尾龙”的神话原型可能与东方苍龙七宿的“尾宿”有关,“尾宿九星”就是《山海经》中“相柳”的九首。因此,“砍掉相柳的九头”其实就是砍掉苍龙的九尾,而在古人心目中,苍龙就是雨水的象征。这意味着,“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最初可以追到上古时期的龙星崇拜。

在辽东半岛,至今仍有许多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民间叙事,这些民间叙事不仅在资料本中有记载,在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仍有口头流传。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詹娜以辽宁地区搜集到的“秃尾巴老李”叙事和龙王庙信仰为关注点,揭示辽东半岛地区的秃尾巴龙信仰分布形态。她指出,辽西、辽南地区每年三月三仍然会有祭祀“李龙王”的庙会。每到下雹子时会有往天上扔菜刀的习俗,究其根源,皆是李龙王信仰的遗留。“秃尾龙”故事、“李龙王”庙会、扔菜刀习俗作为闯关东的文化符号和象征,至今在辽宁地区仍发挥着传承历史、追宗溯源、凝聚百姓的重要心理功能。

此外,辽西朝阳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宋殿武就老家谱及辽西秃尾巴老李庙会基本情况做了发言,并向王锦强赠送《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一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秀、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鲁汉、莱芜市民俗学会会长李胜华、潍坊市柳毅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辉等多位专家学者还从地方文化认同、日常生活实践、传播故事影响、地方文化认同、龙文化谱系、国内外龙文化对比等多视角多维度分享阐述对于“秃尾巴老李”传说的观点与见解。

本次研讨作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项目之一,对东北、山东、华北一带留存着“秃尾巴老李”传说进行跨区域研究,科学有效地对这一传说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成果研究。与会学者多维视角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建议和观点,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呈现出清晰的学术脉络,对于学术传承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显示出了新气象、新格局,表明“秃尾巴老李”传说研究更加成熟与自觉。此次论坛是山东民俗学界近年继“大禹神话与口头传说”学术研讨会后,围绕民间传说举办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我们进一步关注、重视与民间叙事相关的口头传说有促进意义,也是大系出版工程适应现代发展、体现当代学术研究成果、人文思想与未来文化标准的价值所在。

 

照片拍摄:朱俊波、李强、张礼敏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