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之“走进长安”

——“丝路文化起点考察与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行动”在西安举行

刊发时间:2017-01-18 作者:赵颖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文化资源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承办的“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之 “走进长安——丝路文化起点考察与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行动”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西安举行,40余名中国民协与陕西省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及文化学者参与此次考察。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沿线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挖掘深厚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提供民间文化保护的对策与思考,不仅是21世纪的重要战略选择,更是中国文化本土化实践的重要内容。此次专家组选择长安为民间文化探源考察的核心区域,一方面因为长安是“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周文王、武王在长安建立丰京、镐京,秦、西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汉唐文化对我国民俗文化、节日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长安是西部文化重镇,也是陕西民间文化资源富集区。这里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手工艺、民俗文化、节日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许多遗存至今的民间文艺样式具有源头和典范意义。“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在此背景下深入八百里秦川腹地,旨在探寻民间文化源头,强化生态发展理念,倡导文化多样保护,促进文明和谐进步。

田野考察:聚集民间智慧经验 梳理文化传承脉络

在传统礼俗文化积淀颇深的关中地区,民间活动从题材内容看,有的聚焦日常生活细节,还原时代本真,有的呈现民间仪式的发展历程,或普通百姓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此外,还有地域性的事神致福、祭祀及人生礼仪,等等。

此次田野考察分为东西两片,东片为周秦汉唐文化,考察点:红拳传习所、三灵文化、北张村造纸、崔氏龟兹音乐。西片史前文化与地域文化,着重考察西安鼓乐、华胥陵、白鹿原、吕氏乡约,以及“泾阳茯茶”。

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民间大型鼓吹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在西安城隍庙博物馆,保存着西安鼓乐各流派乐社的乐谱约百册。据20世纪50年代所知的乐普就有七十多本。除何家营一本署注“唐开元五年六月十五日立”有待考证外,其余各本中抄写年代最早的是西仑乐社保存的《鼓段、赚、小曲本具全》,注有“大清康熙二十八年(1659年)六月吉日置”。这些乐谱使用工尺谱进行记录,而且全部为手抄传本。西安鼓乐通过先辈的“哼哈”口传心授,历代承传。“哼哈”是一代代老艺师按照承续和个人在实践中的认知、理解,对谱面上记写的骨干音加以解读、润饰、加花等手段,使乐谱成为可演奏的曲谱。城隍庙鼓乐社保留着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各种曲牌。西安鼓乐分僧、道、俗三个流派,各派有着不同的风格。其中道派鼓乐温文典雅,技巧较高;僧派鼓乐热烈、粗犷,富有生活气息;俗派鼓乐班社长期活动于农村,比之僧、道两派,更多的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

华胥陵也称羲母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华胥陵北枕骊山,南临灞水,隔河与白鹿原相望。华胥陵原周长200米,高8米,封土堆南北长80米,东西宽40米。陵区古柏参天,钟鼓高悬,殿宇祭台雄伟,常年祭祀不断。关于华胥的遗迹虽说只有华胥陵一处,但与华胥有关的古迹在蓝田县还有华胥沟、三皇庙、遇仙桥、娲氏村、女娲堡、女娲谷、补天台、磨合山、人宗庙、华胥窑等。《华夏考源》一文从文字训诂得出结论:“胥、雅、疋、夏等古字相通,华夏就是华胥。因此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华胥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据当地村民介绍,农业合作化时期,华胥陵的祭坛被拆毁了。祭祀用的一口大钟也在大炼钢铁的年代被砸碎炼钢了。在华胥陵的东边,原有一座三皇庙,后来屡遭毁坏,不见踪影了。由于无人问津,更无人管理,村民们建房垫庄基地,逐渐把陵冢的封土铲掉了不少。如今,残留的华胥陵,仅是高约20m、周长约200m的黄土平台之上的一个小土丘。

据史料载,茯砖茶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以其药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或“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清代前期须在兰州府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定的销区销售,故称为“附茶”。泾阳茯砖茶除销往西域各地外,已沿“丝绸之路”远销俄国、西番、波斯等四十余个国家。据卢坤《秦疆治略》记载:“泾阳县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 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可见当时泾阳县城与周边,茶行、茶庄、作坊、茶商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泾阳茯茶”传习所“贾根社”守着上辈人留下的制茶工艺,坚持依照古法做茯砖茶。

三灵文化遗址位于西安沣河中游。它东依沣河,南接秦渡古镇,西与户县苍游乡地界接壤,北靠马王镇,属西周丰京故地,其遗址由灵沼、灵台、灵囿赛达区域构成。灵台系周文王讨伐殷商崇国成功后,在沣河西岸建立起以丰京为国都的西周政权。灵台的建造昭示着周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标志着国家机制的完善。灵台在灵沼境内沣河西岸,现存有两丈多高的土堆台基约14亩地,唐代时改建的“平等寺”院内有坐西面东的文王阁大殿,内塑周文王姬昌坐像,周围墙壁彩绘讨伐崇侯虎、修建枯骨冢、文王运渡台、渭水访贤、文王演易、教民稼樯、拯救牝鹿、灵沼瑞莲等故事图景。

灵台在历史上除了祭祀活动,还承担着相当多的社会功能,周文王筑灵台用以祭祀和发布时令节气,祈福上苍保佑子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灵台是集观察天候、制定历律、与民施教、动员战争、占卜大事、庆祝大典、会盟诸侯的一处多功用场所。据《诗经•大雅》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孟子•梁惠王》中有“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其谓台曰灵台,其谓沼曰灵沼”。宋敏求《长安志》载:“灵台高二丈,周百二十步。”这些史料记述着灵台的功能与营建过程以及地理范围。灵台之侧建有辟雍,系一圆形夯土台基,实为外圆内方的宫殿建筑,周围引沣水潆洄环绕,远处观看形似一块璧玉之圆圜,环境优静而高雅。辟雍即为我国早期的“高等”学府,教育对象为皇室子弟,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亦是西周贵族成员集会、习礼、明达、练武、奏乐之高雅地方。据《大戴记•保傅》载:“帝入太学,承师问道。”《礼记•王制》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从西周以后,历朝历代都在延续着辟雍教育,如清代“国子监”内的辟雍,即为皇家子弟讲学的场所。灵台之侧还有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恢弘庄严的建筑物,用作隆重发布政令,朝会诸侯,秋季大享、祭祀上天及祖宗。可以看出,由于辟雍和明堂等建筑的消失,人们把许多诉求都寄托在现在的灵台上,使它承载了更多的功能。

北张村传统造纸是西安地方传统手工艺。相传东汉时,蔡伦因受牵连,面临京都受审。蔡伦不愿受辱,在其造纸发明地和封地龙亭县服毒自尽。蔡伦族人亦受连累四处躲藏,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经子午道越过秦岭,将当时先进的植物纤维造纸技术传授北张村一带。北张村造纸采集沣河两岸所产楮和麻为原材料。据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逢学介绍,生产纸浆要经过采购——蒸化——踏碓——捣浆——淘浆——抄晒的几道工序,目前每日可造200多张纸。

距离西安市区四十余公里的户县大王东村的崔氏龟兹乐传承户保存着老乐器和摘抄的工尺谱,并且家谱、传承谱系清楚。由于宗教活动与宗教审美观念的影响,形成佛、道、俗融合的演奏风格和韵味,延续了崔氏龟兹乐的生命力。一千余年代际传承之所以没有断裂,也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宗教的地位及其保守性不无关系。在户县当地,有着“呜哩呜哩啪啪,前面走着龟兹”的民谣。在各种红白喜事活动中,崔氏龟兹乐参与维系这些仪式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并通过音乐媒介达到人神沟通。

座谈研讨: 开阔国际交流视野 倡导多元文化理念

传统与现代共存是大多数国家非遗保护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传统文化面对历史语境的转换, 必然要寻找与之相适应的生存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孟慧英剖析了此次活动的三个关键词: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首先,一带一路是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出民间文化的生存策略。其次,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可以触摸的触角很多,从很多方面都可以总结出经验和思路。例如工尺谱的意义在于,中国的文化可以给未来和子孙后代提供很多选择。所谓探源,意味着通过不同文化所在的地理环境与所在地生存经验,为人类未来发展探寻方向。从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理念出发,以民间文化作为研究的触点和基础,可以为多元共存、和平共处的道路提供更多的选择。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资料部负责人王锦强提出立足当代,关照历史,着眼未来的民间文化传承理念,即通过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新途径来进一步提升中国人的精气神。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陕西省及西安市知名学者傅功振、李西健、张志春、王智、冯晓立、赵颖、赵宇共、卞寿堂、葛仲卿等分别在座谈会和研讨会上,发表了真知灼见并分享了他们的思辨成果。

本次探源活动涉及到陕西关中长安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研讨会上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将对今后探源工程的推进和延伸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赵颖: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秘系主任)

公示

民协动态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