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民间社火传承保护座谈会在陇县召开

   刊发时间:2024-03-03  

2月22日,2024年“我们的节日——陇州社火过大年”活动期间, 陕西省民间社火传承保护座谈会在陇县召开,陕西省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社火发展与保护传承。陕西省民协部分主席团成员、民间文艺专家及各地市代表参会,会议由陕西省民协副主席田小元主持。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环境下对民间社火的保护”“社火的地域性和传承”“社火热闹与产业发展”“对陇县社火的认知和看法”“关陇社火的传承”“陇县办社火的经验体会”等话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陕西省民协顾问修剑桥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社火的理解。他提出,社火文化是家文化的延伸,是年文化的延续和升华。社火是老百姓创造的很独特的文化,走街串巷所展示的风貌,凝聚了每一个家庭的期盼,是祈愿的表达和精神的寄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上,不仅仅是形式的保护,更多的是生态的保护、文化土壤的保护。

 

陕西省民协副主席王智现场展示了木枪、虎头帽、夹杆、泥机子、碗、盘子、斗子旗等社火道具,以实物演示的方式为大家讲述社火的意义。他认为,社火是一场辞旧迎新盛大的精神洗礼,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量,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形式,表达了老百姓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幸福生活的美好祈盼。

 

陕西省民协副主席李永平以“仪式性热闹:社火疗愈的内部机制”为题,分享了热闹是社火文化整合的关键所在,从群体认同和多功能认同的角度讲述了热闹文化的功能内涵。他指出,作为民俗意义上的热闹,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的语境之下,爱热闹具有子嗣繁盛与民族繁衍、聚集相互“照护”、有人气和合群意识的延伸意义。

 

陕西省民协副主席张西昌结合自己十年来对血社火研究的经历,谈到了对传统社火的认识,并分享了血社火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遇到的瓶颈。他说,血社火具有攘灾、教化、欢娱等功能,社火的传承应当从教化的角度惩恶扬善,从而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陕西省民协副主席薛宏权从市场的角度切入,他认为在社火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上,应当不断提升社火的“造血”能力,利用专业的公司进行包装,从形式、内容、编排等方面进行创新,让观众更为喜闻乐见,既能产生经济效益,也能扩大观众覆盖面。同时,应该注重开发衍生产品,提高社火的附加值,发展社火文化产业,提高传承人的收入,进一步提升社火的生命力。

 

陕西省舞协名誉主席王宏则从国际传播的视角,提出应当大力发展社火中的阳刚英雄之气,通过社火文化高度和精度的有机结合,展示社火表演者积极向上的形象,同时,要集合政府、社会、学校的智慧和力量,助推社火文化走出去。

 

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新峰分析了对于陕西省社火大赛上每个表演队伍的地域特色,讲述了自己对于社火文化可行性传承路径的理解。他指出,一方面,理论编创研究人才急需进一步培养和输送,另一方面,在社火表演上,要充满精气神,时代性的元素还需要进一步融入。

 

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渭清分析了关陇社火的特点。他认为,基层是社火传承的主体,社火传承人要全面、准确理解社火文化艺术元素,要注重现代观众的感受习惯,融入现代元素,从组织者、表演者、参与者方面进行全盘考虑。

 

研讨会上,安康市、汉中市、榆林市、延安市、宝鸡市陇县等各地市代表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实践发表了办社火的经验和对社火保护传承的思考。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旨在通过展演赛事与理论研讨的紧密结合,互为促进,进一步挖掘陇县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深入探讨社火的魅力,推动民俗社火的传承、保护和创新,让传统文化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

 

陕西省民协秘书长冯学敏表示,社火是民间艺术中最具艺术性、精神内涵最丰富的民俗表演活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意蕴,是认同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陇州社火是我国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极具考察、交流、研讨价值,对探源民族文化渊源,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陕西省民间社火展演是省文联、省民协第一次举办全省性民间社火大赛,落户“中国社火文化之乡”陇县,是为陇县社火艺术传承升级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加强了不同地域民间社火艺术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是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礼赞和弘扬,更是一次团结人民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奔向美好生活的聚会。专家、学者们宝贵的学术精华和意见建议对于新时代社火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