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西双版纳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双版纳州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承办的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研修班在云南省景洪市举办,来自全国的50余名民间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文联工作、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加强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新时代民间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11月3日上午,研修班举行开班仪式,中国民协副主席李丽娜、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倩,云南省民协主席杨海涛,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桂红,西双版纳州文联主席唐扬,中国文联人事部事业人事处处长田磊,中国民协会员联络与维权处处长王森出席。开班仪式由王森主持,杨海涛、唐扬致欢迎辞。
李倩作开班动员讲话。讲话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观点,从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推动基层民间文艺工作深入开展、打造德艺双馨的民间文艺人才队伍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民间文艺人才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期许。希望各位学员提高政治站位、坚守人民立场、坚持服务大局,让民间文艺之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中绽放活力。
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带来《从文艺“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主题讲座。通过比较分析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深入探讨了“人民性”文艺思想的确立、人民与文艺关系的递进式阐述、“人民”本体论的文艺思想定位三个话题。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对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创作做出了针对性指导。
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授课《如何开展基层民间文艺工作》,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省民协工作的经验,提出基层民协负责人应具备团结引领会员的能力、沟通统筹调研能力、服务会员的意识和技能、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民间文艺的情怀。讲座以生动有趣的案例作为支撑,为基层民协负责人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课。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授课《民间文艺助力乡村振兴》,从提升乡村文明的历史机遇、民间文艺与乡土环境共同进步、乡村社会中民间工艺的主流形态等方面提出繁荣民间文艺,建设和美乡村,让现代化的乡村随时可触摸到生态之美、人文之韵、历史之迹、乡土之情。
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导师杨福泉授课《云南民族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从不同角度阐述“文化”在不同语境的定义,用生动详实的例子分析云南文化多样性、独特性、世界性、文化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高度融合等特点,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精神家园这一观点。
在紧凑的理论学习之余,培训还与西双版纳丰厚的文艺资源联动起来,组织学员们赴傣族村寨、曼芽村布朗村寨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培训给全国各地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次讨论、交流、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创作经历等开展热烈讨论,加深了不同行业、不同门类的民间文艺工作者之间的了解。
在11月6日举办的研修班结业仪式上,中国民协副主席李丽娜,西双版纳州文联主席唐扬、中国民协会员联络与维权处处长王森共同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李丽娜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培训班面向的是省市民协的优秀管理者、工作者,是推动地方民间文艺工作的重要力量。希望每一位学员都努力把这次培训作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饱满的艺术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良好的精神风貌,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民间文艺工作者。
甘肃省张掖市民协主席葛立宝、山东省民协主席团成员王乃云、陕西春萌秦绣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崔萌作为学员代表在结业式上分享了各自的心得和感悟。他们表示,此次培训为基层民间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提升艺术境界的机会,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矢志创新、精益求精的实际成效,把优秀的精品佳作奉献给社会,为推动民间文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