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明:坚持人民至上与系统观念,推动民间文艺事业的整体发展

   刊发时间:2023-05-22   作者:安德明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系统观念及“坚持人民至上”或“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系统观念,注重从整体、联系、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则是在强调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二者有机统一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不仅有效增强了讲话的说服力和指导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方法论。我的发言,将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民间文艺研究,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谈谈学习心得。

 

民间文艺是具有最直接人民性的文艺,它的创作者、传承者和享用者,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它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具有最广泛的普及性和亲民性。因此,推动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自然是践行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立场的题中之义。

 

在11届文代会开幕式讲话中,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直接借助民间文学领域最常见的“讲故事”来倡导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我们运用民间文学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众声合唱,抵制的是一言堂或教师爷式的说教或灌输;其前提,是必须把交流的所有参与者一视同仁地当作平等的主体。而要确立这种互为主体的关系模式,又必须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这一点,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总书记对民间文艺强大生命力影响力的重视,更能看到力图超越一国局限、促进更广大范围人民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与和平共享的追求。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生长点,经过认真梳理和阐释,对于我们提升文化交流水平、矫正当前一些领域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与行为,必将发挥积极有效的引领作用。

 

当然,要想准确、全面地认识、对待民间文艺,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首先,民间文艺尽管更容易被历史的、社会的偏见视为下层的、鄙俗的文化,但它又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整体文艺不可或缺的一翼,既具有自身的个性,又有整体文艺的共性,必须把它放在民族文艺的全局当中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和价值。其次,民间文艺是生活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多种生活实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只有结合整体的生活文化语境来展开,才能获得关于一种民间文艺事项的更加完整的图像。第三,历史地看,我们对于民间文艺领域许多内容的看法,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许多以往被认为不入流的内容,比如情歌,今天可能会被列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因此,对于民间文艺现象,我们应该保持更多的宽容,只要它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妨给它更大的空间。

 

多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坚持“学术立会”的理念,团结带领本领域的研究者和艺术家,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在抢救和保护优秀民间文化传统、促进当代文化建设、推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由中国文联牵头组织实施、中国民协负责落实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构筑新时代的“文化长城”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与民间文艺本身重要性及国家层面对它的高度重视大相径庭的是,这一专业在当前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严重失语的状态。1949年以来,民间文学被列为“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长期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学科目录调整后,民间文学被分散为其他多个二级学科下的研究方向,失去了独立学科地位,使原本充满生机的学科建设遭受了空前严重的破坏,也使中国民协所依托的基础学科变得零散而飘渺。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包括中国民协不少成员在内的诸多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恢复民间文学二级学科地位,并且已经得到更大范围的呼应。但要真正取得成效,还需社会各界继续努力。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从系统观念出发,希望中国文联也能在这一具体工作领域对民协给予支持,为推动这项工作的进展发挥助力作用。这也将成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举措。